㈠ 互聯網廣告有什麼優缺點
互聯網廣告有如下幾點優缺點:
優點:
覆蓋范圍廣傳統媒體無論電視、報刊、廣播還是燈箱海報都不能跨越地域的限制,只能對某一特定地區產生影響。但任何信息一旦進入Internet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國際互聯網的用戶都可以在他的計算機屏幕上看到。從這個意義上說,Internet網路將會是具有全球影響的高科技媒體。
費用低廉電台電視台的廣告雖然以秒計算,但費用也動輒成千上萬;報刊廣告也價格不菲,超出多數單位個人的承受力。Internet電腦網路由於節省了報刊的印刷和電台電視台昂貴的製作費用,成本大大降低,使絕大多數單位個人都可以承受。
成交概率高廣告受眾對於傳統媒介的廣告大多是被動接受,不易產生效果。可能95%的觀眾沒有任何興趣,看完後馬上忘得一干二凈。但在Internet上,大多數來訪問廣告的人都是抱著求購的願望而查詢的,成交的可能性極高。
多媒體動感Internet網上廣告可以應商家要求做成集聲、像、動畫於一體的多媒體廣告。這是其他報刊雜志,電台廣告所無法比擬的。與電視多媒體廣告相比,其價格之差顯而易見。
迅捷性這一點一方面指的是信息的發布,另一方面指的是信息的反饋和更換。對於廣告運作來說,從材料的提交到發布,所需時間可以是數小時或更短。
互動性這種互動性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一對一的直接溝通。
巨大的信息承載量這一點同傳統媒介中的紙媒介相似。只不過互聯網的呈現方式不是翻閱,而是一層層的點擊。
缺點:
網路廣告的覆蓋率低統計資料表明,即使在北京,網路廣告的覆蓋率也只是城市人口的8%,上海只有2%。其覆蓋率的增長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受制於計算機和電話的普及。
效果評估困難在中國至今尚未有一家公認的第三方機構可以提供量化的評估標准和方法。當一個媒體不具備可評估的時候,我們從媒介作業的角度就完全有理由去質疑它的可選用性。目前對網路廣告效果的評估主要是基於網站提供的數據,而這些數據的准確性、公證性一直受到某些廣告主和代理商的質疑。
㈡ 互聯網時代,網路廣告的優勢和劣勢有哪些
個人看來,網路廣告優勢:1、費用低廉,2、多媒體動態,視覺效果。3、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強。4、巨大的信息承載量,播放視頻時間可以很長同時可以不斷重復。5互動性,可以及時的進行溝通和交流。
網路廣告的劣勢:1、受眾的人群必須要擁有電腦。2、效果評估困難。3廣告彈出的方式處理不好,讓大使用者反感。4、創意的局限性。
㈢ 網路廣告有什麼缺點
1、容易使人不相信
其實很多人上網並不電擊廣告的 都怕是病毒,
2、人群受限制
因為不是那麼大眾化的 假如你在現實中做廣告 可能很多群眾都能看到信息 可是假如是在網路上 那麼就只有一部分上班族或者喜歡上網的部分人群能看到了
3、很多人對網路廣告都不會感興趣的
比如我上網就從來不關注廣告。
㈣ 網易網路廣告的缺點
不錯啊我覺的!
㈤ 現階段網路廣告的不足有哪些
網路廣告的不足1、網路廣告是真正的雙向信息交流,內容由消費者自己控制,不像傳統廣告每每將信息強行灌輸給消費者,雖然更具人性、友好、更有針對性,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會使廣告的傳播面相對縮小。2、互聯網的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一些廣告主對這一新興廣告媒體還缺乏足夠的認識。3、互聯網正飛速發展中,網站層出不窮,水準、影響力參差不齊。某些網路廣告媒體和製作、維護公司專業水準亟待提高。因此,選擇合適的網站和優秀的網路廣告經營者至關重要。
㈥ 網路媒體廣告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優點一:快速響應 互聯網路這個媒體的響應速度是其他媒體所不能比的,觀點、信息能夠在你提交的這一瞬間,發布到全球。 優點二:其他媒體參考源 網路時代,其他媒體的記者、編輯已經不再停留在采訪寫作的層次上了,會用一定的時間從網路上獲取新聞、信息。 優點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 第一點中已經說過,網路信息能夠在瞬間發布,並可在全球瀏覽;從覆蓋面的角度,遠遠大於其他單一媒體。 缺點一:「度」的把握較難 這一點中不僅是對信息的把握,也需要對受眾的心理進行研究,危機爆發時,受眾一般都持有「挑剌」的心理和特點,從什麼角度、採取什麼手段,能夠獲得受眾的認可也是非常重要的。 缺點二:局限性
希望採納
㈦ 網路廣告的劣勢有哪些
網路廣告與傳統廣告相比除具有明顯的優勢外
㈧ 網路廣告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我做網路傳媒的。
個人感覺,網路廣告不足是只能針對網民,不上網的人肯定的看不到廣告;當前網路廣告泛濫,很多網民有廣告逆反心理,造成效果不佳。所以說何時的時間出現在何時的地點是網路廣告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
網路廣告的好處呢?相比電視、報紙等媒體,網路廣告價格要低些;覆蓋時間長、能夠找到意向人群、也就是說有選擇的投放。
時間緊,有時間回答你。抱歉。
㈨ 網路廣告的網路劣勢
網路廣告在具有比傳統廣告明顯的優勢外,也同時無法避免地帶來了它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訪問者自身對網路廣告的「過濾」
有些訪問者根本就不想看,一告更不用說有應答反應。這與其他媒體的處境是相似的,只有極少數的消費者會購買你的產品,但這就行了!關鍵是要能把廣。告信息傳遞給這部分消費者,網路廣告的最大的難點是在於選准目標市場,否則廣告就很難促成最終的購買行為。
2.網路技術對廣告的過濾
網路本身一方面為廣告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機會、工具,同時,網路文化本身的起源又是厭惡商業主義的,所以又出現了一些軟體和工具將網路廠一告作為網路文化的糟粕過濾掉
3.普遍性的問題,例如網路帶寬、網路終端、安全、結算等。
4.監管滯後。
中國還沒有專門的政府相關機構或專業的管理監督手段來對網路廣告進行從製作到發
布的全程透徹地跟蹤和監控。
5.無序競爭。網路廣告價格的透明化勢在必行。
6、強迫性廣告過多。
網民想躲開強迫性網路廣告,瀏覽一個干凈的網頁越來越難了。而網民主動搜取
的分類信息在網路廣告中所佔的比例卻一直不大。
7、網路廣告專業人員缺失。
網路廣告大多是由網路技術人員來完成,受本身專業的限制,使得網路廣告缺
乏與行銷、傳播、美術設計等專業廣告要素的契合,從而讓網路廣告的效果大打折扣。
8、網路廣告的真實性。
由於網路上傳的方便靈活,會出現很多虛假、誇大廣告,誤導顧客。
㈩ 網路廣告跟傳統的比有什麼優缺點
網路廣告是一個絕對嶄新的時代。現代廣告使用的形式是大眾媒體,包括四種:廣播,電視,報紙以及雜志。而現代廣告使用的卻是以網路媒體為主的多媒體,傳統的大眾媒體所扮演的角色無疑在漸漸淡化。不可否認,大眾媒體曾經在廣告的歷史上呼風喚雨,直到現在它還是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網路廣告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是作為觸覺敏銳的廣告人,應該「山雨欲來風滿樓」地意識到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大眾媒體的風行一時只不過是落日余輝,昨日黃花。歷史的巨輪是無情的,任何落後於形勢的東西都必然被它無情拋棄。
從形式上比較,以網路媒體為主的現代廣告有著傳統廣告不可比擬的優勢。(一)網路是全天侯和全球性的。正如人們所說的,互連網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二)傳播速度快。眾所周知,網路使用的是光纖,和傳統的大眾媒體比較,簡直是火箭和馬車在競賽。(三)網路廣告可以追蹤廣告的效益。廣告主無法知道多少顧客是由於傳統廣告的影響而購買他們的產品的,對此,網路廣告卻可以大聲地說「ICANDOIT」(四)投資回報的優化。網路廣告完全採用和傳統廣告的截然不同的回報方式(五)廣告與購買一步完成,大大地減少了營運成本(六)互動性。在傳統大眾媒體,進行的是單向的強制的買賣,是賣方市場。而網路廣告多媒體卻是實現了互動買賣,是一對一的傳播。傳統媒介無法實現的信息反饋,在信息網路時代卻可以輕易實現。
如果說形式於廣告來說,就好象武器於戰士,那現代廣告與傳統廣告之爭無疑是新式的核武飛彈與舊式的長矛鐵盾之間的戰爭。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告也獲得了快速發展。發達國家的廣告費一般都要佔國民生產總值2%左右,廣告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網路媒體的出現,近年來,網路廣告也以其獨特的形式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以下從溝通模式、覆蓋范圍、信息容量、交互性、注意力、沖擊、對象、發布、互補、購買力、經濟性、視聽效果、心理因素、信賴度、靈活性、准確性、融合、競爭環境、效果評定、權利等方面對網路廣告與傳統廣告進行比較研究。
1、溝通模式。傳統廣告主要傳播形式是由發送者即企業經過許多中間環節「推向」最終消費者。溝通模式的特點:大面積播送,不是直接將信息送到細分的目標市場;信息傳送和反饋是隔離的,單向流通,非交互的,有時差的;強勢信息灌輸,試圖用某種印象勸誘目標受眾成為購買者。而網路廣告促成消費者採取行動的機制主要是靠邏輯、理性的說服力。溝通模式的特點:受眾成為主動的信息尋求者,而企業成為被動的尋找目標的信息源。一旦受眾確定了某個企業成為他的信息源,他馬上就會與企業進行即時互動,這時企業就應活躍起來,使出渾身解數使受眾成為購買者。這種由受眾出發向發送者索要特定信息的溝通形式是一種「拉」和互動相結合的模式。所以網路廣告不能像傳統廣告那樣大面積播送,它只是等待目標受眾的光臨,然後再互動。網路廣告的溝通模式更為緊湊,溝通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
2、覆蓋范圍。現在全球上網人數有4億多,覆蓋186個國家,而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網路聯結著世界范圍內的計算機,它是由遍及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種網路按照統一的通信協議組成的一個全球性的信息傳輸網路。因此,通過互聯網路發布廣告信息范圍廣,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從廣告角度看,作為廣告媒體,其傳播信息的范圍越廣,接觸的人越多,廣告效應越大。從廣告用戶市場看,用戶市場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即使是一家小企業上網,都有可能一夜成為國際性公司。絕大多數的電視、廣播、報紙及雜志只是地區性和專業性的,而通過網路廣告,可以最快的速度把產品介紹到全球的客戶。
3、信息容量。傳統廣告由於受媒體的時間和版面的限制,其內容只能刪繁就簡,突出重點。而在網上,廣告主提供的信息容量是不受限制的。網路廣告可以藉助層層點擊或直接鏈接進入另一網站的方式,使網路用戶獲得更多的信息,突破了傳統廣告的局限和翻閱的呈現方式。廣告主或廣告代理商可以提供相當於數千頁計的廣告信息和說明,而不必顧慮傳統媒體上每分每秒增加的昂貴的廣告費用。 網路上一個小小的廣告條後面,廣告主可以把自己的公司以及公司的所有產品和服務詳盡的信息製作成網頁放在自己的網站中。可以說,費用一定的情況下,與別的網站上交換廣告條,廣告主能夠不加限制地增加廣告信息。這在傳統媒體上是無法想像的。
4、交互性。網路廣告不同於傳統廣告信息的單向傳播,而是信息互動傳播。採用交互界面,可以使訪問者對廣告的閱讀層次化,除了產品的概況外,感興趣的訪問者還可以閱讀有關企業和其他產品的資料。藉助於電子郵件,廣告瀏覽者可以方便地在線提交申請表單,向廠商請求咨詢或服務。可以隨時通過文字、圖像、聲音等方式向廠商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廠商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收到信息,並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建議及時做出積極反饋。網路廣告提供的這種交互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滿足消費者邊瀏覽廣告,邊在線訂貨、購物的需求。這就順應了人們快節奏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同時企業可以利用網路及時監測功能對訪問者類型、訪問的時間、訪問的地區進行統計,從而了解到廣告的實際效果,並隨時修改廣告出現的頻率或實時改變創意。
5、注意力。注意力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經濟學認為,人類在各個文明時期都有自己的稀缺資源。農業文明時期土地資源有限、工業文明中能源、礦產儲量固定,而在信息時代,最大的稀缺在於注意力的稀缺。各種媒介對注意力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一波又一波的「印象轟炸」使人類心神疲憊,可以說,注意力資源已經成為信息時代的第一瓶頸和第一稀缺。因此,人們提出了注意力資源的保護問題。注意力經濟指的就是在網路時代,產品、信息的提供者為了推出自己的產品和信息必須千方百計獲取和保持消費者和公眾的注意力。傳統廣告的受眾關注度低,而網路廣告的受眾關注度高。電視並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看電視時可能有40%的觀眾同時在閱讀,21%的人同時在做家務,13%的人在吃喝,12%的人在玩賞它物,10%的人在烹飪,9%的人在寫作,8%的人在打電話。而網上用戶則不同,55%的人在用計算機時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只有6%的人同時在打電話,5%的人在吃喝,4%的人在寫作。
6、沖擊。網路廣告的實時性與直接的特點將逐漸影響在其他傳統媒體上做廣告的客商,網路廣告在形態上的翻新,也促進了在傳統媒體廣告中引入新的創意,電視等媒體廣告中引進網路創意。網路所提供的創意將影響廠商,使它們開始質疑傳統媒體的既定標准和限制。同時,廠商也有必要重新關注現有的廣告理論。例如,很多廠商發現,在網路上橫條廣告必須經常更新,消費者才會繼續瀏覽。這種發現推翻了廣告必須看過4次以上才會留下印象的陳規論斷,也讓人對於強調頻率觀念的電視系列廣告的效益產生了質疑,將刺激營銷廠商重新評估對於傳統媒體的使用。網路廣告不僅回應率較高,找到目標顧客的成本比較低,而且能獲得較好的顧客信息。因此,可以預見,愈來愈多針對特定目標對象的營銷經費,將從傳統媒體以及直銷信函轉移到網際網路上來。網路廣告將促使企業提高對傳統媒體廣告在效益與標准上的要求。同時現有的廣告理論也可能會因此需要作相應調整、修訂。
7、對象。廣告對象是依據消費者的需求偏好,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的差異性,按照一定的細分標准,把整個市場劃分為若干個需求與願望各個不相同的消費者群。網路廣告由於其對操作者物質設備的要求,對操作者文化水平的要求、對操作者經濟收入的要求、自然地對廣大消費者做了第一層次的市場細分,從全體消費者分離出了網民這一具有某些共同特質的消費者群。而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其某一欄目可能是針對特定消費者的,但就整個媒體而言,其對象幾乎是全民性的,包括了各個年齡、各個文化水平、各個收入標准、各個生活層次的消費者。
8、發布。傳統廣告發布主要是通過廣告代理制實現的,即由企業委託廣告公司實施廣告計劃,廣告媒介通過廣告公司來承攬廣告業務。廣告公司同時作為廣告客戶代理人和廣告媒體的代理人提供雙向的服務。而在網路上發布廣告對企業來說有更大的自主權,既可以自行發布,又可以通過廣告代理商發布。
9、購買力。由於網路對其用戶在物質設備、文化水平及經濟收入方面等有一定要求,所以網路廣告的目標群體是文化水準、職業層次、收入水平、消費能力都相對較高而且最具活力的消費群體。在我國,上網人群中的研究生、大學生和中學生佔了很大的部分,中高收入的人中上網的比例也比較高,白領人員上網的比例較高,他們或者消費水平比較高,或者消費觀念比較新。他們是整個市場里耐用消費品、不動產、旅遊產品、精神消費品等商品的主要顧客群。
10、經濟性。廣告宣傳的目的是為了促銷產品,而促銷產品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取企業利益。由於企業廣告的價格不斷增長,對許多企業已構成負擔。網路媒體的收費遠低於傳統媒體,網路廣告由於有自動化的軟體工具進行創作和管理,能以低廉費用按照需要及時地變更廣告內容。與傳統廣告單位面積(時間)的廣告價格相比,網路廣告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據美國《現代企業》雜志對旗下企業社員的統計,網路廣告能有效地節約廣告費用達40%—70%。若能直接利用網路廣告進行產品的銷售,則可以節省更多的銷售成本。
11、視聽效果。網路是伴隨著新科技發展起來的。網路廣告由於先進的科技,具有在文字、聲音、畫面、音樂、動畫、三維空間、虛擬視覺等方面的一切功能,實現了完美的統一。網路廣告在傳播信息時,可以在視覺、聽覺,甚至觸覺方面給消費者以全面的震撼。相比之下,傳統的媒體雜志、報紙僅提供靜態的圖文信息,而廣播只提供聲音信息。根據美國廣告公司的一項調查,利用網上多維立體廣告的宣傳效果,無論是在男性成衣、電信器材,還是在婦女用品的品牌上,其知名度都提高了12%—200%,遠遠超過電視或平面廣告的效果。
12、心理因素。網路媒體和網路廣告與傳統媒體和傳統廣告相比,其最大優勢不在技術上,而在心理上。對網民的研究表明,消費者所以點擊廣告,心理因素是主要動因。網路廣告是一種以消費者為導向、個性化的廣告形式,消費者擁有比傳統媒體面前更大的自由。他們可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否接收,接收哪些廣告信息。一旦消費者作出選擇點擊廣告條,其心理上已經首先認同,在隨後的廣告雙向交流中,廣告信息可以毫無阻礙地進入到消費者的心理中,實現對消費者的100%的勸導。
13、信賴度。廣告的信賴度是指廣告主所預期的廣告效果和實際間誤差的大小,誤差越小則信賴度越高。在廣告信息的傳送過程中,信賴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信賴度較高的媒體,廠商較容易預期刊登廣告的收益,因而對該媒體較有信心,較願意接受廣告的定價。網路廣告可以直接計算廣告信息下載的人次,再加上瀏覽者通常會看到已經被下載了的廣告,因此網路廣告的信賴度比較高。傳統廣告是以間接的方法估算廣告信息的接收人數。以電視為例,雖然當觀眾收看節目時,通常也會看到廣告,但是我們並無法直接知道電視的收視率,因此電視的信賴度並不高。再如報紙和雜志,如果你在報紙或雜志上刊登廣告,你只能間接根據其總訂閱人數和抽樣調查的比例推算廣告曝光率,你無法確定讀者是否翻到你登廣告的那一頁,當然也就無法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廣告,因此報紙或雜志上廣告的信賴度也不高。
14、靈活性。網路媒體具有隨時更改信息的功能,廣告主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廣告信息的改動,廣告主可以24小時調整產品價格、商品信息,可以即時將最新的產品信息傳播給消費者。在網路上做廣告能按照需要及時變更廣告內容,當然包括改正廣告的錯誤。這就使經營決策的變化可以及時地實施和推廣,並且網路媒體也可以長久保存廣告信息。廣告主建立起有關產品的網站,可以一直保留,隨時等待消費者查詢,從而實現了實時性與持久性的統一。 而在傳統媒體上做的廣告發布很難更改,即使可改動往往也須付出很大的經濟代價,這是因為傳統廣告從策劃、製作到發布需要經過很多環節配合,廣告一旦發布後信息內容就很難改變而且費用昂貴,因而難以實現廣告信息的及時更改。
15、准確性。盡管傳統的廣告鋪天蓋地,由於這類廣告沒有進行定向和分類,其收效甚微。網路廣告的准確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廣告主投放廣告的目標市場的准確性。網路實際是由一個一個的團體組成,這些組織成員往往具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無形中形成了市場細分後的目標顧客群。廣告主可以將特定的商品廣告投放到有相應消費者的站點上去,目標市場明確,從而做到有的放矢。而信息受眾也會因廣告信息與自己專業相關而更加關注此類信息。另一方面體現在廣告受眾的准確性上。上網是需要付費的,消費者瀏覽站點的時候,只會選擇真正感興趣的廣告信息,所以網路廣告信息到達受眾的准確性高。從營銷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一對一的理想營銷方式,它使可能成為買主的用戶與有價值的信息之間實現了匹配。
16、融合。網路電視廣告就是一種網路廣告與傳統廣告的融合形式,此業務將電視廣告移植到網上,使網路廣告具有電視品質的多媒體效果,傳播廣、力度大,網路媒體的互動性強等多重特性,有利於品牌的直接和多層次營銷。企業無須製作網路廣告,只須電視廣告片即可,減少了廣告製作費用。而且系統能提供一份很詳細的報告單,可以具體到廣告何時被誰看過,看了多少次、看了多少時間。另外,還可以根據企業要求鎖定廣告目標用戶群,根據地域、個人屬性、播放次數等定向方式做到精確定位。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量身定製廣告。利用網路廣告與傳統廣告的融合形式,可以有效地宣傳企業、產品和品牌形象。
17、競爭環境。傳統廣告競爭環境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政府的統一組織和協調、法律制度、消費者的觀念、人才、隱私權、基礎設施、標准化和監管等方面。網路廣告雖有許多優勢,但它並非十全十美,目前的網路環境條件、控制技術、標准規范等的不成熟、不完善,也給網路廣告的發展帶來了一些限制。 由於對網路廣告認識不夠,加上目前網路廣告在定價收費、效果測評、規范監管等方面尚未形成統一標准,這些未知因素阻礙了廣告主對網路廣告進行大量投入。目前我國企業、消費者上網的比例都還不夠高,相對於全國13億人口來說,互聯網路的受眾范圍還比較小,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互聯網路廣告還只能是作為傳統媒體廣告的補充,網路還不是主流媒體,網路廣告利用和開發的程度都比較低,受眾對其的接受水平一般。
18、效果評定。傳統廣告效果的測評一般是通過邀請部分消費者和專家座談評價,或調查視聽率發行量,或統計銷售業績分析銷售效果。在實施過程中,由於時間性不強,主觀影響,技術失誤造成的誤差,人力物力所限樣本小等因素,廣告效果評定結果往往和真實情況相差很遠。而網路廣告效果由於技術上的優勢,有效克服了傳統媒體以上的不足。網路交互性使得消費者可以在瀏覽訪問廣告站點時直接在線提意見反饋信息。企業可以立即了解到廣告信息的傳播效果和消費者的看法。網路廣告效果測評不需要人員參與訪問,避免了調查者個人主觀意向對被調查者產生影響。因而得到的反饋更符合消費者本身的感受,信息更可靠、更客觀。網路廣告效果測評成本低,耗費人力物力少,能夠在網上大面積展開,參與調查的樣本數量大,測評結果的正確性與准確性大大提高。
19、權利。在傳統廣告傳播過程中,受眾只有單一接受的功能,即使反饋也是零散的、間接的和延遲的。但在網路空間,受眾不僅能主動獲取信息,而且能主動地報道甚至發布信息。受眾可隨時同傳播者在媒體上直接進行面對面的視頻、音頻對話,與傳播者完全處於平等的地位。同時,網路、多媒體等新技術將使受眾可以通過網路同新聞工作者一樣容易地、直接地獲得新聞事件的第一手材料,從而獲得依據第一手材料進行分析、解釋、評論報道權,由此打破了過去新聞工作者對新聞的壟斷報道。受眾的聲音不僅發出來了,而且越來越多樣化。
總之,通過以上比較可知,網路廣告具有傳統廣告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雖然網路廣告有許多優勢,但每種媒體也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企業在選擇廣告時,除應了解各類媒體的主要優缺點外,還應考慮消費者的喜好、產品種類、廣告信息、成本等因素。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將傳統廣播、電視、報紙和雜志等傳統廣告與網路廣告整合運用,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發揮廣告的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