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同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和山西傳媒學院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那個好
大學一般是綜合性的,但是每個大學都有自己比較強的專業哈
山西傳媒學院的話聽這名字肯定是新媒體這塊比較強,畢竟是專科性子的
如果兩個學校都是同級別的本科院校,況且你本人確實對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感興趣,個人覺得可以考慮下山西傳媒學院
Ⅱ 遼寧傳媒學院四年得需多少錢 網路與新媒體
大一交的多一些,大二三四就學費住宿費,沒其他費用
Ⅲ 山西傳媒學院好不好
山西傳媒學院前身是1983年由原廣播電視部建立的華北廣播電視學校,1990年經教育部批准,在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基礎上成立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是全國僅有的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成人高等院校,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礎上建立山西傳媒學院,成為全國第三所獨立設置的傳媒類本科院校。學校現有文華和東華兩個校區。文華校區位於山西高校新校區文華街,東華校區位於太原市五龍口街,校園佔地面積共94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227人,年培訓全國廣電系統各級各類人員1000餘人,畢業生分布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及全國各省市縣廣播影視機構、動漫創意機構、網路與新媒體等相關單位,多數已成為業務骨幹。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學校設有動畫學院、播音主持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攝影系、藝術設計系、導演系、傳媒管理系(傳媒工程系)、錄音系、廣告系、表演系、思政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外語部(語文教學部)、公共體育部、繼續教育部14個教學單位和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影視製作中心、信息中心3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學校開設了影視攝影與製作、攝影、動畫、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錄音藝術、表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設計、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網路與新媒體、文化產業管理、廣播電視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等涵蓋傳媒策劃、製作、經營管理、傳輸、音樂表演、舞蹈編導、視覺傳達設計等崗位的19個本科、6個專科專業。其中,五星級專業3個。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近500人,其中專任教師400餘人,有全國「十佳百優」廣播電視理論人才、全國廣播影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雙師型」教學名師、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31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等高水平教師。學校聘請了王鐵城、余秋雨、王偉國、白岩松、馮鞏、賈樟柯、王樂文、敬一丹、聶建華等近百名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兼任教師或客座教授。
學校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幹部培訓基地、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山西省「部校共建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高校、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戲劇影視學術研究基地。2016年,學校以戲劇與影視學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為主幹學科,新聞傳播學、設計學、工商管理學為核心學科的文化創意與設計學科群被認定為山西省高校「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建設計劃」培育項目。2016年,學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省級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016年,學校與山西大學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試點正式簽約。2017年9月,學校戲劇影視編創中心成立,聘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姚寶tD為學校戲劇影視編創中心主任、全職教授。2017年10月,學校融合媒體創新研究中心成立,聘中國廣播電視系統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為首席科學家。
學校擁有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的演播中心、國內一流的動畫製作機房和圖形圖像實驗室、網路傳輸實驗室以及影視編輯室、攝影棚、燈光室等14大類100餘個實訓室,設備總值2億余元。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廣播電視台、鳳凰衛視等123個行業單位建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校現有紙質圖書、影像資料85萬冊(盤),電子圖書30萬冊,建有較為完善的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
近五年來,學校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出版教材、著作200餘部,其中國家級精品教材2部,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22部;教師獨立或參與創作影視作品1800餘部(集),先後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視戲曲「蘭花獎」、韓國光州國際電影節「亞洲太平洋青年導演獎」、台灣電影「金馬獎」等獎項100餘項;承擔產學合作項目60餘項;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古秧歌和河曲二人台口述歷史的搶救工作;與中國學生體育協會合作成立北京菁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擔了全國中學、大學生體育競賽全媒體轉播和直播工作,助力我國學生體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科研創作、社會服務成效明顯,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第二屆動漫獎最佳動漫教育機構入圍獎」、「山西省模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面向未來,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內涵式發展為根本途徑,堅持定位在山西、定性在行業、定格在特色,突出基礎、突出融合、突出創新、突出應用,實施黨建先鋒、依法治校、人才強校、國際化辦學、社會服務五大戰略,樹立教師主人翁、「一切為了學生」、彰顯學術、獨立思考、貢獻率導向、「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念,形成規范的戰略定位、學科專業、教學科研、內部管理、系部建設、培養模式、大學文化,落實「1331工程」任務,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2016年10月,學校第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確定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未來5年,全面建成規范合格、在山西充分發揮作用、在行業具有較大影響的傳媒類本科院校;第二步,未來10年,全面建成特色鮮明、行業一流的高水平傳媒院校;第三步,到建校50周年時,基本建成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行業具有示範作用的傳媒類高等院校。
Ⅳ 山西傳媒學院是幾本
山西傳媒學院是二本。
山西傳媒學院前身是1983年由原廣播電視部建立的華北廣播電視學校,1990年經教育部批准,在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基礎上成立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
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礎上建立山西傳媒學院,是培養新聞輿論和傳媒人才的專門院校,也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幹部培訓基地。
學校設有動畫學院、播音主持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攝影系、藝術設計系、導演系、傳媒管理系(傳媒工程系)、錄音系、廣告系、表演系等10個二級院系,思政部、公共外語部、公共體育部、繼續教育部4個教學部,影視製作中心、信息中心2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300人。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9180人。畢業生分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及各地廣播電視機構、動漫創意機構、網路與新媒體等相關單位,多數已成為廣播電視傳媒領域的業務骨幹,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學校設施:
學校建有較為完善的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高效便捷,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持。建有實訓樓4棟、演播中心樓1棟,建築面積共67385.08㎡,在建綜合實訓樓1棟,建築面積25795㎡。
Ⅳ 我是大專生報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怎麼樣畢業後好找工作嗎工資能拿多少錢
一、專業概況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屬於文學門類下,新聞傳播學類的專業,本科4年,發文學學士學位。與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等專業是一類專業。既然是新聞學類的專業,那麼新聞學等專業學習的課程,網路與新媒體也有,比如新聞采訪與寫作、傳播學、公共關系學、傳媒經濟學、平面媒體設計、媒體職業道德法規等。
當然,既然叫做網路與新媒體,也必須有新媒體方面的課程:網路傳播、網路編輯和網頁設計、資料庫技術、手機媒體概論、音頻和視頻媒體編輯、動畫設計與編輯、新媒體營銷傳播、新媒體數據分析。最後我們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專業課程因學校不同而略有差異。這個專業是文理兼收的,也就是說不管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可以報考這個專業。
二、就業方向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傳媒集團等國有新聞單位、網路媒體、各級企事業的信息化管理宣傳部門、文化傳播公司、廣告公司、各企業的新媒體部門等。互聯網、新聞機構等企業的網路與新媒體崗位,或是各個企業之中的新媒體相關崗位。新媒體編輯、新媒體運營,或是新媒體方向的策劃、營銷、文案編輯等相關職業。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畢業生可能就業的方向有:技術類:包括文案專員(沒錯,文案也算是一門技術)、設計師、程序員等。運營類:包括公眾號運營、微博運營、網站運營等。媒體類:包括網路推廣、店鋪推廣、網路廣告投放等。管理類:包括新媒體主管、新媒體經理、網路營銷主管等。策劃類:包括互聯網產品策劃、活動策劃、事件策劃等
三、工資
薪酬是與地域、行業、工作經驗以及個人的能力有關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新媒體運營需求大,工資也相對較高:有經驗或能力比較好的5000起、有豐富經驗的8000起、有經驗並且有資源的1w+起;其他城市2000-3500不等。
Ⅵ 山西傳媒學院是幾本
山西傳媒學院是二本院校。山西傳媒學院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的前身是由原廣播電視部於1983年建立的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在此基礎上1990年成立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2000年劃轉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3年改制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山西傳媒學院,2018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培育單位。學校是全國第三所公辦傳媒類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6)山西傳媒網路與新媒體多少錢擴展閱讀:
學校設有電影與電視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播音主持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融媒技術學院、表演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基礎課教學部、繼續教育部等3個教學部,圖書館、影視製作中心、信息中心等3個教輔機構。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9180人。畢業生分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及各地廣播電視機構、動漫創意機構、網路與新媒體等相關單位,多數已成為廣播電視傳媒領域的業務骨幹,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山西傳媒學院-學院簡介
Ⅶ 山西傳媒學院網路與新媒體的錄取分數線
一本通知早就已經發了,應該早就收到了。二本通知正在發(大部分已經發了),也應該收到了,最遲本月5日收到。三本要到本月10日左右收到。專科更晚。.
Ⅷ 網路與新媒體就業方向及前景
你讀這篇3千多字的回答之前,我想先說明,為什麼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我本身是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生,對網路與新媒體體會深刻;
(2)我對於網路與新媒體的認知,絕不僅限於我所在的學校。通過互聯網,我結識了很多同為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小夥伴,我們天南海北,狀況大同小異;
(3)雖然目前沒有取得什麼能稱道的成績,但有較多關於專業的體會;
(4)最近老有人私信問我關於這個專業的問題,但知乎私信聊天實在是不方便,並且你們的問題大致相同,我不如直接把你們的問題放在這里;
(5)雖然我用了以上4點給自己鍍金了,但畢竟還是我一家之言,對這個專業有興趣的同學千萬不要把接下來的內容當作一份報考指南,慎採用!!!
1.網路與新媒體(以下簡稱網媒)的課程有哪些?
個人對網媒的課程分成四類:
第一類: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要學習的,比如馬原、毛概、體育、英語等;
第二類:選擇一些中國文學的內容,比如中國文化史、古代散文等;
(這類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文學涵養,不做深入學習)我原以為只是我們學校有,後來發現原來其他網媒小夥伴也有這類課。
第三類:新聞類課程,比如新聞寫作、新聞采訪等;
(相比學新聞的小夥伴,網媒的這類課程新聞性削弱了,實踐性加強了);
第四類:網媒專業理論課程和設計類課程,比如網路與新媒體概論,數字媒體技術、非線性編輯、數字圖像創意等;
(這類課程最受學生歡迎,但這類課程教學水平普遍一般)——不是貶義,至於為什麼後面會說到的。
2.不會要學高數吧?對英語要求很高吧?
乾脆點,
高數,
不學!【修改:真是 乾脆的讓人心疼,感謝 @恬恬醬的科普,山西傳媒學高數、學高數、高數~~~】
乾脆點,
英語,
…………………………
問我這個問題的絕對是英語學渣啊,巧了,你詢問的對象,渣中渣!
很客觀的說,英語對任何一門專業都很重要,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技能。
所以,請收下英語渣的忠告,學好英語,學好英語,學好英語!
不學好、也能活!
哈哈哈哈哈哈哈
3.文科生能報不,理科生適合不?
先說理科生。
數據統計,全國有190多所開設網新的高校,下面是所有開設網新專業的高校名單
注意:不代表名單上有的學校你就能報,具體還要看你的分數、意願城市、以及學校是否在你的省份招生,
【修改:部分開設網新的高校支持理科生報考,如何查看呢?通過你填報志願的手冊,手冊上顯示你能報你就大膽填。具體的還請以各位的以自己手中的填報志願手冊為准】
【修改:經知友 @胡叨叨et @超想靜靜 @行走的小可愛 @陌年微涼提醒,湖南理工學院、山東政法學院(不學高數)、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不學高數)、湖南女子學院(只招收女生)的網新文理兼收,具體的還請以各位的以自己手中的填報志願手冊為准】
【修改: @恬恬醬 提醒:山西傳媒學院(高數要學)、安康學院的網新專業也招收理科生】
再說文科生。
文科生不能報新聞類的專業,誰能報鴨!
大部分提出這類疑問的同學是因為聽到要學 非線性編輯,網站策劃,數字圖像創意等被嚇到了,放心,都是唬人的。
這類技術性科課程都有,基本都不會深入教學;原因有3:
1.網媒的專業老師大多是學新聞的、學中文的、學傳播學的、學媒體的,很少有專門做技術的(技術大佬一般都在校外開班呢);
2.技術本身就不是這個專業的唯一任務,如果是為了單純的學技術,在校外找個靠譜的班教1W學費更靠譜;
3.單純的教技術違背了高校的教學理念;
4.和新聞的區別是什麼?
不僅僅是報考的學生有這樣的疑問,很多上了一年學的學生也有這樣的疑問,以為自己上了個假專業。
造成這個疑問,主要是因為學生大多感覺教學有一種以新聞類課程為主的感覺。
網媒和新聞類專業有兩個區別:
區別之1:它是新聞未來的趨勢,但永遠無法取代新聞;
什麼叫新聞未來的趨勢,建議你讀這樣幾本書《全媒體新聞采寫教程》《超越門戶:搜狐新媒體操作手冊》,如果不想讀可以去幕布搜索我的ID,上面有這兩本書的精要摘抄。
全媒體新聞報道方式是未來或者說是現在新聞的主流模式,全媒體新聞報道人才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空缺,而且新的趨勢是,不僅新聞報社需要全媒體報道人才,所有的企業、公司、單位也需要全媒體報道人才。
之所以說他無法取代新聞,我前面就說了,網媒的新聞學的不系統,不全面,不深刻。
區別之2:新聞是新聞系的唯一對口選擇,新聞是網媒專業的多種選擇之一;
選擇的權力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項非常奢侈難得的權力,網媒是一個擁有多種對口選擇的權力。
這個專業讓你在就業的時候擁有更多的選擇,這對個人來說是利,但對整體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5.男女比例?
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
我問網媒的女生小夥伴,你們專業男生多麼?
女生答,emmm...男生很少。
我問網媒的男生小夥伴,你們專業女生多麼?
男生答,emmm...女生很少。
感情你們中有些人性別是飄忽不定的啊!
算了我以自己專業為例吧,我覺得女生很少。
算了算了,大數據顯示男女比例4:6。
6.專業燒錢不?
問這個問題的還是因為聽到什麼數字動畫、代碼編程,非線性編輯,再聽到攝影當場就慫了!
事實上,一台游戲本7K做設計,一台不錯的手機4K做攝影,基本已經完美了。而且手機電腦本身就是必備,你只是手機和電腦比別人稍好一點而已。
器材黨可以多花點錢,預計也就2W吧……
以我淺薄的經歷來看,我見過在這個專業最花錢的就是我自己,基本上在這方面花的錢比我大學花的其他所有錢都多。
防噴預警:我不是土豪,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告訴你這個專業花錢的量。
我本身是花錢不多的,學費超級便宜,然後平時吃飯泡麵可以滿足,盒飯那是最愛hahaha,我對吃穿出行也沒有任何講究,手機還是在二手手機店花300遠買的蘋果6S,原因是蘋果的原畫質很棒,還便宜~~便宜~~
6S的一角
我就是感覺對專業方面的需求有潔癖,不太主流的消費觀,勿學!
正經的說一句,真的喜歡就不要怕花錢,你當初付出的,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獲得的。
7.二本院校的網媒專業要不要考慮?
說到這個就有點氣鼓鼓,我為了這篇文章的准確性下載了一大堆報志願的APP,進了一大堆報志願的網站,發現很多網站竟然沒有收錄我們學校的網媒專業!!!
客觀的說,我所在的學校不是一所氛圍很好的學校,不管是人的風氣還是學的風氣(這句話還是片面了,畢竟我只在兩所高校里長住過,對國內其他高校的氛圍也不清楚)
也許現在全國的高校都是差不多的風氣也說不定?不過我真的不希望都是這樣的。
從以上的看法來說,不建議你報考二本的網媒專業,這是一個非常需要開拓創新的專業,學校整體不開放不創新只會壓制這個專業。
但有一個東西,打破了這種固有的壓制——互聯網。
這不是李彥宏馬雲他們通過互聯網認識世界的時代了,但互聯網能幫助我門擴大認知這件事從來沒有變過。
圈子真的會死死的限制住一個人,如果你感覺自己身邊的圈子不夠好,互聯網也許可以成為你的第二個圈子,到時候記得找我。
8.網媒專業有哪些發展方向?
剛剛在說到和新聞的區別的時候,我也有說過,網媒可以往全媒體方向發展,但這不是網媒的唯一路徑。
我認為網媒的對口發展路徑有3條:
第一條:全媒體新聞報道(融合新聞報道);
這條上面已經說過,不再贅述;
第二條:新媒體運營;
這點我不做學術的定義,專業的定義也許你聽得懂,但我一定不會背。
你可以在求職APP上搜一下新媒體運營,看下人家的招聘JD,你會發現人家的JD上面的要求幾乎都是這個專業涉獵較深的部分。
天選之子,絕對天選之子!
第三條:野路子;
第三條的路子就比較野啊,這條主要是以個人興趣能力為主,不要擔心你現在毫無興趣,那很正常,天天在學函數背單詞哪來的興趣,但到了這個新的充滿創新和方向的環境,也許你會找到另一個自己。
網媒專業的一個好處就是,它允許你絕對的不同!
10.總結:這個專業到底好在哪,到底問題在哪?
目前全國開設網路與新媒體的學校不過50所左右,未來還會有更多學校開設這個專業。
在很多數據調查里也都有顯示,近年來就業率很高的專業里,網媒的身影總是閃現,要知道和網媒一塊沖上榜單的專業幾乎都是理課專業。
這從側面說明網媒的熱度,但這種熱度會持續多久,超出了我的預測范圍。
我總結優勢有這幾點:
1.新。
網媒專業最核心的不在於學了多少新聞學、輿論學、傳播學、動畫、視頻,而在於幫助人創新思維的提升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
2.多。
學的東西廣泛,也許有人抱怨說自己加入這個專業最後啥都學了但是啥都學的不深,那不是學校的問題,是你的問題。你自己不會選擇側重點,都學的同時找到自己的側重點,一超多強聽過沒,說的就是現在。
3.允許不同。
網媒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允許你不同。因為網媒的確給了人很多的選擇,只要你能確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那就大但去做。
這是一個很寬容的專業,包括我現在做的事情,有時候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我有一種感覺,未來有一天,我付出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饋我。
我總結優劣勢有這幾點:
1.新。
落後是一種罪,超前也是一種罪。
網媒這個專業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時機剛好,但對於開設它的高校來說,就不一定了,那些選擇這個專業的領導、老師真的懂了這個專業了嗎?個人調查,我的網媒小夥伴所在的學校都只開設這個專業幾年,甚至有第一年開設的。
老師領導們一臉懵逼的領著這個專業走,成了你就是孤膽英雄,敗了你就是小白鼠。
除了上層建築在思維上的跟不上之外,師資力量、設備、教學環境等也跟不上。
2.多。
老師教的廣泛,而且都不深入,學生就慌了,不會抓重點了,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麼了。
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學生是好事,但學生不會選擇那問題就不小了。
教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學什麼。
3.允許不同。
因為允許不同,所以問題很多。
首先是學生以為自己的選擇是另闢蹊徑,實則可能是誤入「歧」途;
其次是教學,學生們從最開始的一股越走越分散,選擇多了,教學任務也不知道怎麼安排了。
也許你看出來了,網媒的優勢和劣勢是同樣的三點,所有的選擇都這樣,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
這篇文章到此結束,你可以忘記所有內容,但一定要記得這不是一篇指南,只是一次閑談。
我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專業,也正因為喜歡,我可能會潛意識的放大它的優點,弱化它的缺點,翻看那些大數據,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客觀,但人難免感情用事,這篇文章請慎採用!!!
選專業,採用別人的意見,也忠於自己的選擇。
Ⅸ 大家覺得山西傳媒學院怎樣
山西傳媒學院前身是1983年由原廣播電視部建立的華北廣播電視學校,1990年經教育部批准,在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基礎上成立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是全國僅有的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成人高等院校,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礎上建立山西傳媒學院,成為全國第三所獨立設置的公辦傳媒類本科院校。
學校現有文華和東華兩個校區。文華校區位於山西高校新校區文華街,東華校區位於太原市五龍口街,校園佔地面積共94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近500人,其中專任教師400餘人,有全國「十佳百優」廣播電視理論人才、全國廣播影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雙師型」教學名師、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31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等高水平教師。學校聘請了王鐵城、余秋雨、王偉國、白岩松、馮鞏、賈樟柯、王樂文等近百名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兼任教師或客座教授。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8500人,年培訓全國廣電系統各級各類人員1000餘人,畢業生分布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及全國各省市縣廣播影視機構、動漫創意機構、網路與新媒體等相關單位,多數已成為業務骨幹。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