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線網橋是怎麼回事
無線網橋顧名思義就是無線網路的橋接,它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無線網橋從通信機制上分為電路型網橋和數據型網橋。
無線網橋的分類:
根據協議不同,無線網橋又可以分為2.4GHz頻段的802.11b或802.11G或者802.11GN以及採用5.8GHz頻段的802.11a或802.11an無線網橋。無線網橋有多種工作方式,每種差別略有差異,但是原理相同:網橋、AP、APC、透傳客戶端,中繼模式、路由模式等。特別適用於城市中的近距離、遠距離通訊.它有2種接入方式,IP介面接入,IP+E1雙介面接入。
無線網橋通常應用:
1、無線網橋監控應用:
網路攝像機可通過艾威無線網橋實現無線監控,解決跨馬路無需挖溝埋管,增加監控點不破壞裝修。無線監控廣泛應用於小區、商場、學校、工礦企業、交通運輸、治安消防等領域。
2、無線網橋遠距離無線傳輸應用:
在A大樓放置一台無線網橋,頂部放置一面定向天線;B大樓同樣放置一台無線網橋,頂部放置一面定向天線。兩地的無線網橋分別通過饋線與本地天線連接後,兩點的無線通訊可迅速搭建起來。無線網橋分別通過超五類雙絞線連接各地的網路交換機。這樣兩處的網路即可連為一體。特別適用於工廠總廠到分廠無線連接,或者為沒有有線電纜的地方連接網路。
這就是無線網橋的基礎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無線網橋是不是可以免流量上網
也可以理解成是免費的,以下是詳細說明,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無線AP是什麼?
無線AP可以理解為無線路由器,AP只是無線路由器的一個功能。
無線AP(AP,AccessPoint,無線訪問節點、會話點或存取橋接器)是一個包含很廣的名稱,它不僅包含單純性無線接入點(無線AP),也同樣是無線路由器(含無線網關、無線網橋)等類設備的統稱。各種文章或廠家在面對無線AP時的稱呼目前比較混亂,但隨著無線路由器的普及,目前的情況下如沒有特別的說明,我們一般還是只將所稱呼的無線AP理解為單純性無線AP,以示和無線路由器加以區分。它主要是提供無線工作站對有線區域網和從有線區域網對無線工作站的訪問,在訪問接入點覆蓋范圍內的無線工作站可以通過它進行相互通信。
單純性無線AP就是一個無線的交換機,僅僅是提供一個無線信號發射的功能。單純性無線AP的工作原理是將網路信號通過雙絞線傳送過來,經過AP產品的編譯,將電信號轉換成為無線電訊號發送出來,形成無線網的覆蓋。根據不同的功率,其可以實現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網路覆蓋,一般無線AP的最大覆蓋距離可達300米。
多數單純性無線AP本身不具備路由功能,包括DNS、DHCP、Firewall在內的伺服器功能都必須有獨立的路由或是計算機來完成。目前大多數的無線AP都支持多用戶(30-100台電腦)接入,數據加密,多速率發送等功能,在家庭、辦公室內,一個無線AP便可實現所有電腦的無線接入。
單純性無線AP亦可對裝有無線網卡的電腦做必要的控制和管理。單純性無線AP即可以通過10BASE-T(WAN)埠與內置路由功能的ADSLMODEM或CABLEMODEM(CM)直接相連,也可以在使用時通過交換機/集線器、寬頻路由器再接入有線網路。
無線AP跟無線路由器類似,按照協議標准本身來說IEEE802.11b和IEEE802.11g的覆蓋范圍是室內100米、室外300米。這個數值僅是理論值,在實際應用中,會碰到各種障礙物,其中以玻璃、木板、石膏牆對無線信號的影響最小,而混凝土牆壁和鐵對無線信號的屏蔽最大。所以通常實際使用范圍是:室內30米、室外100米(沒有障礙物)。
因此,作為無線監控網路中重要的環節無線接入點、無線網關也就是無線AP(AccessPoint),它的作用其實就類似於我們常用的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在那些需要大量AP來進行大面積覆蓋的公司使用得比較多,所有AP通過乙太網連接起來並連到獨立的無線區域網防火牆。但同時由於其一般專用無線AP都不帶額外的區域網介面,使其應用范圍較窄。
二,無線網橋是什麼?
無線網橋,首先大家要了解網橋的概念,網橋(Bridge)又叫橋接器,它是一種在鏈路層實現區域網互連的存儲轉發設備。網橋有在不同網段之間再生信號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聯接兩個LAN(區域網),使本地通信限制在本網段內,並轉發相應的信號至另一網段。無線網橋通常用於聯接數量不多的、同一類型的網段。
無線網橋顧名思義就是無線網路的橋接,它可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無線網橋亦是無線AP的一種分支)。無線網橋除了具備上述有線網橋的基本特點之外,比其它有線網路設備更方便部署。
通常有些設備可以同時具備AP和網橋等功能,通過配置可以設置。AP與橋的功能差別主要是在應用上,AP用於覆蓋,其用戶主要是單個的移動用戶,具備漫遊、認證等功能。但是橋主要是用戶網路之間的連接。橋一般是不能同卡去連通的。至於通信距離,這到與模式無關。
三,無線AP和無線網橋的主要區別
無線網橋通常是用於室外,如豐潤達的W350CPE無線網橋主要用於連接兩個網路,功率大,傳輸距離遠(最大可達約50km),抗干擾能力強等,不自帶天線,一般配備拋物面天線實現長距離的點對點連接。
無線AP一般用於室內,AP正如它的名稱一樣,是一個無線接入點,其主要起到一個接入作用,通常用於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的節點,一般工程中不方便布線的地方就可採用無線AP連接該區域的終端,通過AP接入到有線網路中。如豐潤達W168AP一般自帶天線,發射功率下,傳輸距離(覆蓋范圍)小,即便外接天線+功放,其傳輸距離不超過十幾公里,而且由於抗多徑干擾能力差,因此信號也不穩定。
無線網橋和無線AP之間也可以混用,總的來說,AP就是AP,做室內覆蓋使用,室外橋接器就是室外橋接器,做網路連接用。
『叄』 家用無線網橋怎麼連接有線路由器 說的詳細點 謝謝
先你自己 會插線把貓用網線接無線路由的wan口,然後你要再另外一根網線連接台式電腦到路由的lan口
把進線接入 LAN 口,然後 WAN 口接電腦,比如拿 ADSL 接入的話,(不同的路由設置也不太一樣,不過就一個套路,套著用就行了).設置里選擇 LAN 口設置,然後 選擇 PPPOE 設置
在我的電腦 或者 瀏覽器的網址欄輸入 192.168.18.1或者192.168.1.1 密碼 一般為admin admin帳號密碼一樣
進入後自己設置 或者 你找你用的 例如 安裝的 是 電信 找電信工作人員 來 幫你 免費的
望採納 啊 手打 累
『肆』 無線網橋怎麼安裝
安裝無線網需要路由器或貓
安裝方法:
1,給路由器通電。將路由器連接充電器,充電器插到電源上。把充電器插入power口。指示燈亮起,說明連接成功
2,原網線插入路由器。把以前用來上網的網線從原電腦上拔下來,插入路由器的WAN口,成功後相應的指示燈會亮起
3,用另一根網線把路由器和電腦連接起來。網線一段插入路由器標有1234的口,另一端插入電腦的網線介面。介入成功之後,相應的指示燈會亮起
這樣就安裝成功了
打開手機連接wifi,輸入密碼即可使用無線網了
『伍』 無線網橋怎麼連接上WIFI上網
無線網橋即通過新的路由器無線連接原來的路由器,然後發射WIFI信號,再用手機等設備連接新的無線路由器,可以實現WIFI信號放大的作用。
下面以NETCORE一款路由器為例介紹如何設置通過無線連接原有路由器:
1、進到管理頁面後點擊左邊的「網路參數」,然後選擇「WAN設置」,然後選擇「無線接入」,然後點擊「AP探測」。

『陸』 無線網橋怎麼設置,怎麼連接網路。
問題提的太籠統了,什麼品牌,類型的無線網橋都不同。
大致步驟如下
1,配置自己電腦的IP地址為靜態,和無線網橋為同一網段
2,網線連接無線網橋和電腦,瀏覽器輸入,網橋默認的IP,一般貼在網橋設備上,包括用戶名密碼。
3,進入網路配置界面後,一般有一下幾種模式,AP,WDS,站,橋,等,更具自己需要選擇
4,下面的就是一些細微的配置,很容易。保存,應用,設備自動重啟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希望補全提問。
『柒』 無線網橋怎麼設置
無線網橋的設置:
第一步: 把設備用POE供電模塊跟電腦連接好,OUT端連接無線網橋,IN端連接電腦網線介面,連接好後本地連接會顯示已經連接或者正在獲取地址,如果顯示紅色的差號提示網線電纜沒有接好就檢查一下連接的介面是不是松動了,下一步更改本地連接IP地址,網上鄰居—查看網路連接—右鍵點擊本地連接—屬性—雙擊在最下方的Internet協議,更改IP地址為192.168.1.**,後面可為任何數字(非20、21),確定後本地連接應為已連接狀態。
第二步: 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192.168.1.20進入設備管理頁面,用戶名密碼都為ubnt;
第三步:選擇好信號後再把本地連接的IP地址改為自動獲取,信號差一些的話可能要稍等片刻等待本地連接顯示已連接的時候就可以上網了。
『捌』 無線網橋是什麼接入點有什麼不同嗎
網橋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LAN連起來,根據MAC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地址進行轉發)。
遠程網橋通過一個通常較慢的鏈路(如電話線)連接兩個遠程LAN,對本地網橋而言,性能比較重要,而對遠程網橋而言,在長距離上可正常運行是更重要的。
網橋與路由器的比較
網橋並不了解其轉發幀中高層協議的信息,這使它可以同時以同種凡是處理IP、IPX等協議,它還提供了將無路由協議的網路(如NetBEUI)分段的功能。
由於路由器處理網路層的數據,因此它們更容易互連不同的數據鏈路層,如令牌環網段和乙太網段。網橋通常比路由器難控制。象IP等協議有復雜的路由協議,使網管易於管理路由;IP等協議還提供了較多的網路如何分段的信息(即使其地址也提供了此類信息)。而網橋則只用MAC地址和物理拓撲進行工作。因此網橋一般適於小型較簡單的網路。
二、使用原因
許多單位都有多個區域網,並且希望能夠將它們連接起來。之所以一個單位有多個區域網,有以下6個原因:
首先,許多大學的系或公司的部門都有各自的區域網,主要用於連接他們自己的個人計算機、工作站以及伺服器。由於各系(或部門)的工作性質不同,因此選用了不同的區域網,這些系(或部門)之間早晚需相互交往,因而需要網橋。
其次,一個單位在地理位置上較分散,並且相距較遠,與其安裝一個遍布所有地點的同軸電纜網,不如在各個地點建立一個區域網,並用網橋和紅外鏈路連接起來,這樣費用可能會低一些。
第3,可能有必要將一個邏輯上單一的LAN分成多個區域網,以調節載荷。例如採用由網橋連接的多個區域網,每個區域網有一組工作站,並且有自己的文件伺服器,因此大部分通信限於單個區域網內,減輕了主幹網的負擔。
第4,在有些情況下,從載荷上看單個區域網是毫無問題的,但是相距最遠的機器之間的物理距離太遠(比如超過802.3所規定的2.5km)。即使電纜鋪設不成問題,但由於來回時延過長,網路仍將不能正常工作。唯一的辦法是將區域網分段,在各段之間放置網橋。通過使用網橋,可以增加工作的總物理距離。
第5,可靠性問題。在一個單獨的區域網中,一個有缺陷的節點不斷地輸出無用的信息流會嚴重地破壞區域網的運行。網橋可以設置在區域網中的關鍵部位,就像建築物內的放火門一樣,防止因單個節點失常而破壞整個系統。
第6,網橋有助於安全保密。大多數LAN介面都有一種混雜工作方式(promiscuousmode),在這種方式下,計算機接收所有的幀,包括那些並不是編址發送給它的幀。如果網中多處設置網橋並謹慎地攔截無須轉發的重要信息,那麼就可以把網路分隔以防止信息被竊。
三、兼容性問題
有人可能會天真地認為從一個802區域網到另一個802區域網的網橋非常簡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802.x到802.y的九種組合中,每一種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問題要解決。在討論這些特殊問題之前,先來看一看這些網橋共同面臨的一般性問題。
首先,各種區域網採用了不同的幀格式。這種不兼容性並不是由技術上的原因造成的,而僅僅是由於支持三種標準的公司(Xerox,GM和IBM),沒有一家願意改變自己所支持的標准。其結果是:在不同的區域網間復制幀要重排格式,這需要佔用CPU時間,重新計算校驗和,而且還有可能產生因網橋存儲錯誤而造成的無法檢測的錯誤。
第二個問題是互聯的區域網並非必須按相同的數據傳輸速率運行。當快速的區域網向慢速的區域網發送一長串連續幀時,網橋處理幀的速度要比幀進入的速度慢。網橋必須用緩沖區存儲來不及處理的幀,同時還得提防耗盡存儲器。即使是10Mb/s的802.4到10Mb/s的802.3的網橋,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802.3的部分帶寬耗費於沖突。802.3實際上並不是真的10Mb/s,而802.4(幾乎)確實為10Mb/s。
與網橋瓶頸問題相關的一個細微而重要的問題是其上各層的計時器值。假如802.4區域網上的網路層想發送一段很長的報文(幀序列)。在發出最後一幀之後,它開啟一個計時器,等待確認。如果此報文必須通過網橋轉到慢速的802.5網路,那麼在最後一幀被轉發到低速區域網之前,計時器就有可能時間到。網路層可能會以為幀丟失而重新發送整個報文。幾次傳送失敗後,網路層就會放棄傳輸並告訴傳輸層目的站點已經關機。
第三,在所有的問題中,可能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三種802LAN有不同的最大幀長度。對於802.3,最大幀長度取決於配置參數,但對標準的10M/bs系統最大有效載荷為1500位元組。802.4的最大幀長度固定為8191位元組。802.5沒有上限,只要站點的傳輸時間不超過令牌持有時間。如果令牌時間預設為10ms,則最大幀長度為5000位元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出現了:當必須把一個長幀轉發給不能接收長幀的區域網時,將會怎麼樣?在本層中不考慮把幀分成小段。所有的協議都假定幀要麼到達要麼沒有到達,沒有條款規定把更小的單位重組成幀。這並不是說不能設計這樣的協議,可以設計並已有這種協議,只是802不提供這種功能。這個問題基本上無法解決,必須丟棄因太長而無法轉發的幀。其透明程度也就這樣了。
四、兩種網橋
1、透明網橋
第一種802網橋是透明網橋(transparentbridge)或生成樹網橋(spanningtreebridge)。支持這種設計的人首要關心的是完全透明。按照他們的觀點,裝有多個LAN的單位在買回IEEE標准網橋之後,只需把連接插頭插入網橋,就萬事大吉。不需要改動硬體和軟體,無需設置地址開關,無需裝入路由表或參數。總之什麼也不幹,只須插入電纜就完事,現有LAN的運行完全不受網橋的任何影響。這真是不可思議,他們最終成功了。
透明網橋以混雜方式工作,它接收與之連接的所有LAN傳送的每一幀。當一幀到達時,網橋必須決定將其丟棄還是轉發。如果要轉發,則必須決定發往哪個LAN。這需要通過查詢網橋中一張大型散列表裡的目的地址而作出決定。該表可列出每個可能的目的地,以及它屬於哪一條輸出線路(LAN)。在插入網橋之初,所有的散列表均為空。由於網橋不知道任何目的地的位置,因而採用擴散演算法(floodingalgorithm):把每個到來的、目的地不明的幀輸出到連在此網橋的所有LAN中(除了發送該幀的LAN)。隨著時間的推移,網橋將了解每個目的地的位置。一旦知道了目的地位置,發往該處的幀就只放到適當的LAN上,而不再散發。
透明網橋採用的演算法是逆向學習法(backwardlearning)。網橋按混雜的方式工作,故它能看見所連接的任一LAN上傳送的幀。查看源地址即可知道在哪個LAN上可訪問哪台機器,於是在散列表中添上一項。
當計算機和網橋加電、斷電或遷移時,網路的拓撲結構會隨之改變。為了處理動態拓撲問題,每當增加散列表項時,均在該項中註明幀的到達時間。每當目的地已在表中的幀到達時,將以當前時間更新該項。這樣,從表中每項的時間即可知道該機器最後幀到來的時間。網橋中有一個進程定期地掃描散列表,清除時間早於當前時間若干分鍾的全部表項。於是,如果從LAN上取下一台計算機,並在別處重新連到LAN上的話,那麼在幾分鍾內,它即可重新開始正常工作而無須人工干預。這個演算法同時也意味著,如果機器在幾分鍾內無動作,那麼發給它的幀將不得不散發,一直到它自己發送出一幀為止。
到達幀的路由選擇過程取決於發送的LAN(源LAN)和目的地所在的LAN(目的LAN),如下所示:
1、如果源LAN和目的LAN相同,則丟棄該幀。
2、如果源LAN和目的LAN不同,則轉發該幀。
3、如果目的LAN未知,則進行擴散。
為了提高可靠性,有人在LAN之間設置了並行的兩個或多個網橋,但是,這種配置引起了另外一些問題,因為在拓撲結構中產生了迴路,可能引發無限循環。其解決方法就是下面要講的生成樹(spanningtree)演算法。
生成樹網橋
解決上面所說的無限循環問題的方法是讓網橋相互通信,並用一棵到達每個LAN的生成樹覆蓋實際的拓撲結構。使用生成樹,可以確保任兩個LAN之間只有唯一一條路徑。一旦網橋商定好生成樹,LAN間的所有傳送都遵從此生成樹。由於從每個源到每個目的地只有唯一的路徑,故不可能再有循環。
為了建造生成樹,首先必須選出一個網橋作為生成樹的根。實現的方法是每個網橋廣播其序列號(該序列號由廠家設置並保證全球唯一),選序列號最小的網橋作為根。接著,按根到每個網橋的最短路徑來構造生成樹。如果某個網橋或LAN故障,則重新計算。
網橋通過BPDU(BridgeProtocolDataUnit)互相通信,在網橋做出配置自己的決定前,每個網橋和每個埠需要下列配置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