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道德的特點是什麼
網路道德的特點是自主性、多元性、開放性。「網路社會」生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網路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於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全民原則包含下面兩個基本道德原則:
第一,平等原則。每個網路用戶和網路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從網路社會結構上講,他們都被給予某個特定的網路身份,即用戶銘、網址和口令,網路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和便利他都應該得到,而網路共同體的所有規范他都應該遵守並履行一個網路行為主體所應該履行的義務。
第二,公正原則。網路對每一個用戶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它不應該為某些人制訂特別的規則並給予某些用戶特殊的權利。作為網路用戶,你既然與別人具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那麼就不要強求網路能夠給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待遇。
『貳』 什麼是網路道德素質
網路道德是信息網路社會的時代產物,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人們對網路持有的意識態度、網上行為規范、評價選擇等構成的價值體系,是一種用來正確處理、調節網路社會關系和秩序的准則。伴隨網路的迅速發展,我國網民數量急劇增加,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已經成為網路的生力軍,上網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網路生活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心理和學習生活,也影響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養、行為規范。互聯網在帶給大學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直接後果就是網路道德失范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不斷顯現,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德育建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叄』 網路道德是什麼
社會都沒有什麼道德了 何談網路道德?
『肆』 什麼是網路道德
所謂的網路道德就是不違背網上的禁令,做到文明上網.
最可惡的就是偷號這種行為了.有些人想方設法在家裡盜用別人的帳號,並探聽密碼,登錄上網,從實質上說這與偷盜沒什麼兩樣.有一些黑客,專門在網上搜索別人的密碼,而有的人下載了偷號盜號的軟體,強制盜用別人的密碼.這種情況我見的很多,自己也經歷過,所以我倡導一定要做到不偷不盜的好品德.德.
亂闖禁區也是一種不講究網路道德的一種行為,網際網路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去打開那些色情網站和不道德不文明的網站,不論你是誰,也都不在闖到例如銀行,國家安全部門還有軍事方面等等的網路系統,不然問題就嚴重了.
不要隨便開玩笑,網路是交流信息的場所,但有一些閑著沒事乾的人就會把病素謠言等壞東西發到網上,通過網路傳播開來,自以為很了不起.
網路是虛擬的,但也是現實存在的,做為每一個成員都要做到網路道德,讓我們所喜愛的,豐富多採的網路的天空更藍天,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伍』 網路道德以什麼為標准
所謂網路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路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應運而生。網路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准。
基本原則
網路道德的基本原則:誠信、安全、公開、公平、公正、互助。
斟酌原則
網路道德的三個斟酌原則是全民原則、兼容原則和互惠原則。
1.全民原則:網路道德的全民原則內容包含一切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得損害整個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它還要求網路社會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得以經濟、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為借口把網路僅僅建設成只滿足社會一部分人需要的工具,並使這部分人成為網路社會新的統治者和社會資源佔有者。網路應該為一切願意參與網路社會交往的成員提供平等交往的機會,它應該排除現有社會成員間存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為所有成員所擁有並服務於社會全體成員。全民原則包含下面兩個基本道德原則:第一,平等原則。每個網路用戶和網路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從網路社會結構上講,他們都被給予某個特定的網路身份,即用戶銘、網址和口令,網路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和便利他都應該得到,而網路共同體的所有規范他都應該遵守並履行一個網路行為主體所應該履行的義務。第二,公正原則。網路對每一個用戶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它不應該為某些人制訂特別的規則並給予某些用戶特殊的權利。作為網路用戶,你既然與別人具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那麼就不要強求網路能夠給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待遇
2.兼容原則:網路道德的兼容原則認為,網路主體間的行為方式應符合某種一致的、相互認同的規范和標准、個人的網路行為應該被他人及整個網路社會所接受,最終實現人們網際交往的行為規范化、語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無障礙化。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求消除網路社會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網路行為主體間的交往障礙.
當我們今天面臨網路社會,需要建立一個高速信息網時,兼容問題依然有其重要意義。「當世界各地正在研究環境與停車場的時候,新的競爭的種子也正在不斷地播下。例如,Internet正逐漸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只有Windows在被清楚地證明為是連接人們與Internet之間的最佳途徑後,才可能興旺發達起來。所有的操作系統公司都在十萬火急地尋找種種能令自己在支持Internet方面略占上風,具有競爭力的方法。」 如之前360、QQ大戰就是不兼容與網路無道德的體現,而PPMEET則遵從這項原則。
兼容原則要求網路共同規范適用於一切網路功能和一切網路主體。網路的道德原則只有適用於全體網路用戶並得到全體用戶的認可,才能被確立為一種標准和准則。要避免網路道德的「沙文主義」和強權措施,誰都沒有理由和「特權」硬把自己的行為方式確定為唯一道德的標准,只有公認的標准才是網路道德的標准。
兼容原則總的要求和目的是達到網路社會人們交往的無障礙化和信息交流的暢通性。如果在一個網路社會中,有些人因為計算機硬體和操作系統的原因而無法與別人交流,有些人因為不具備某種語言和文化素養而不能與別人正常進行網路交往,有些人被排斥在網路系統的某個功能之外,這樣的網路是不健全的。從道德原則上講,這種系統和網路社會也是不道德的,因為它排斥了一些參與社會正常交往的基本需要。因此,兼容不僅僅是技術的,也是道德的社會問題。
3.互惠原則:網路道德的互惠原則表明,任何一個網路用戶必須認識到,他(她)既是網路信息和網路服務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網路信息的生產者和提供者,網民們有網路社會交往的一切權利時,也應承擔網路社會對其成員所要求的責任。信息交流和網路服務是雙向的,網路主體間的關系是互動式的,用戶如果從網路和其他網路用戶得到什麼利益和便利,也應同時給予網路和對方什麼利益和便利。
互惠原則集中體現了網路行為主體道德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從倫理學上講,道德義務是「指人們應當履行的對社會、集體和他人的道德責任。凡是有人群活動的地方,人和人之間總得發生一定的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就產生義務問題。」作為網路社會的成員,他必須承擔社會賦予他的責任,他有義務為網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有義務通過網路幫助別人,也有義務遵守網路的各種規范以推動網路社會的穩定有序的運行。這里,可以是人們對網路義務自學意識到後而自覺執行,也可以是意識不到而規范「要求」這么做,但無論怎樣,義務總是存在的。當然,履行網路道德義務並不排斥行為主體享有各種網路權利,美國學者指出,「權利是對某種可達到的條件的要求,這種條件是個人及其社會為更好地生活所必需的。如果某種東西是生活中得好可得到且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得到它就是一個人的權利。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它生活得好是必須的、有價值的,都可以被看作一種權利。如果它不太容易得到,那麼,社會就應該使其成為可得到的。」
『陸』 網路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由於缺乏相應的網路立法和完善的網路道德,也由於網路自身所具有的隱秘性特點等原因,各種各樣的青少年網路道德問題接踵而至,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造成這一...
『柒』 網路道德的介紹
所謂網路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路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應運而生。網路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准。
『捌』 網路道德有那些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人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信息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與好處。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網路中已出現許多不容迴避的道德與法律的問題。因此,在我們充分利用網路提供的歷史機遇的同時,抵禦其負面效應,大力進行網路道德建設已刻不容緩。以下是有關網路道德規范的要求,希望大家遵照執行。
一、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你不應該用計算機去傷害他人;
(2)你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你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你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你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你不應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體;
(7)你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你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
(9)你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你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11)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12)避免傷害他人;
(13)要誠實可靠;
(14)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15)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16)尊重知識產權;
(17)尊重他人的隱私;
(18)保守秘密。
二、六種網路不道德行為:
(1)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商業性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未經許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偽造電子郵件信息。
『玖』 什麼是網路道德觀
1、進行網路道德教育
2、加強網路安全管理
3、依法規范網路經營、完善網路法律體系
通過對正確認識和理解網路犯罪及懲治網路犯罪的策略分析和論述,目的在於減少或避免網路犯罪的發生,並懲罰和防治各種網路犯罪行為,推動網路犯罪相關法律的制定步伐,加快互聯網的推廣及應用,掃除中國網路發展過程中的犯罪障礙,促進網路健康有序地發展。中國缺乏健全的網路犯罪法律體系,對網路犯罪的打擊也很被動。相關法律又往往過於概括與宏觀,可操作性不強,難以對網路犯罪形成真正的制度化打擊與防範。中國刑法對網路犯罪的對象過於限制,未對侵入網路系統的犯罪進行立法規制,不利於打擊入侵、破壞網路系統的犯罪。中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與電子商務犯罪行為人低齡化之間有較大沖突。因此,極須建立和完善網路法律系統,切實保護青少年不受網路犯罪的侵害,並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網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