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公眾參與政務的網路平台有哪些

公眾參與政務的網路平台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9 19:53:21

『壹』 電子政務網站提供哪些業務

一、 課程基本情況:
《電子政務》是行政管理專業的一門選修課程,授課對象是修讀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行政管理本科課程的學員,因此本課程是具有提高性質的。
本課程的任務是在前指的大專課程基礎上,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際,優先選擇國際行政管理理論完整且堅實、證據豐富而確鑿的若干題目作為教學內容,以專題形式作進一步的系統講解,講解中適當增加基礎理論部分,展現從理論走向應用的邏輯過程,揭示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含義。
本課程的目標是幫助學員樹立和鞏固在行政管理實踐中應該堅持的基本信念,向學員提供看待行政、行政管理問題的有利視角,努力使學員形成富有啟發性的認知結構,從而便於他們反思自己的經驗,改善自己的工作。

第1-2周完成 第一章信息技術發展與信息化 5學時
第2-3周完成 第二章電子政務的興起 7學時
第3-4周完成 第三章我國電子政務建設 6學時
第5-6周完成 第四章電子政務的技術基礎 6學時
第6-7周完成 第五章電子政務的安全保障 6學時
第8-9周完成 第六章電子政務的法律政策與制度建設 6學時
第9-10周完成 第七章電子政務建設的組織與管理 6學時
第11-12周完成 第八章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 6學時
第12-14周完成 第九章電子政務評估及指標體系建設 6學時
第14-15周完成 第十章電子政務的應用 6學時
第16-17周完成 第十一章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的影響 6學時
第17-18周完成 第十二章國外電子政務建設與發展 6學時

四、 教學內容與要求:
第一章信息技術發展與信息化
教學目的與要求:
明確信息技術的相關概念;掌握信息社會的理論構想;著重領會電子政務的基本理論框架;懂得學習電子政務的重要性及學好電子政務的根本方法理論聯系實際。 第二章 電子政務的興起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電子政務的興起和發展過程;掌握電子政務的發展態勢和程度;明確電子政務在每個發展階段的目標定位,使政府能夠以理性的思考、縝密的計劃和預先的策略來不斷擴大政府信息化成果。
第一節 電子政務的發展過程
一、政府信息化的發展演變
(一)辦公自動化階段
辦公自動化的定義
辦公自動化的發展立場
(二)政府上網階段
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虛擬政府
主要任務
(三)電子政務建設階段
國家機關的電子政務建設
電子政務的核心價值或主導取向

二、電子政務的發展階段
(一)起步階段
(二)政府與用戶單向互動階段
(三)政府與用戶雙向互動階段
(四)網上事務處理階段
第二節電子政務的概念和特點
一、電子政務的概念和功能
(一) 電子政務的概念
信息技術的定義
電子政務的定義
電子政務定義的內容
國內外電子政務的各種定義
(二) 電子政務的基本內容
1. 從電子政務組成看的三個部分
2. 從電子政務服務對象看三個方面的內容
3. 從電子政務應用形式看的內容
(三) 電子政務的功能
電子政務的五個功能

二、電子政務的特點與發展難點
(一) 電子政務的特點
政務手段和技術先進實用
政府信息的公開與共享
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回應
政府更高的辦事效率
開放式的管理
(二) 電子政務的發展難點
嶄新的電子政務工作形式與陳舊的政府組織結構的矛盾
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與墨守成規的法律建設之間的矛盾
政務活動的安全性要求與為公眾服務的信息開放之間的矛盾
電子政務的結構性問題
實施電子政務的難點
第三章我國電子政務建設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歷程;了解我國電子政務的現狀;掌握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方向;明確電子政務對我國的發展。
第一節我國電子政務總體框架與發展模型
一、我國電子政務總體框架
(一)政府內外網總體框架的形成
「三金工程」
電子政務「三網一庫」架構
「十二金」的三中分類
「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
(二)電子政務的體系結構
我國電子政務系統橫向層面
我國電子政務總體框架
我國電子政務體系結構
省(市)級電子政務體系結構
十二業務系統關系
二、電子政務發展模型
(一)、電子政務宏觀模型
電子政務三個行為主體
電子政務的五個領域
(二)電子政務業務模型
電子政務縱向模型
電子政務橫向模型
電子政務參考模型
電子政務信息模型
第二節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思想和原則
1. 統一規劃,加強領導
2. 需求主導,突出重點
3. 整合資源,拉動產業
4. 統一標准,保障安全

二、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主要目標
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目標
三、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主要任務
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一、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
建立公共體系的內容
建設兩個支撐平台內容
三項應用內容
重點建設內容
圍繞公文辦理、業務審批、協調官吏、交叉稽核試點內容
地方政府的決策指揮、協調辦公、行政管理以及新鮮交換和共享試點示範
二、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特點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綜合信息環境比較薄弱
電子政務建設的信息環境主要內容
(二)在中央政府的「推動」和需求「拉動」下,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呈現多層次性
(三)政府業務和運行流程優化重組普遍滯後於電子政務建設的要求
第四節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以標准化為紐帶,實現信息共享
1. 標准化是電子政務建設的基礎
我國電子政務構建的標准體系
建設電子政務系統的原則
2. 信息共享才能發揮電子政務的效益
二、建立開放的電子政務體系結構
建立開放性、兼容性、可擴展性的電子政務系統
三、權衡安全與成本
四、加強數據克的建立與開發
對策:以信息資源管理為支撐發展電子政務
五、實現電子政務的完整性
功能層
監管層
效益層
六、根據條件和需求,著眼於應用設定電子政務建設的具體目標
確立電子政務發展優先順序,實現滾動式發展
七、通過電子政務引領政府改革
根據政府機構改革的需要和政府行使公共職能的要求,進一步設計中國電子政務的整體結構
八、加強電子政務立法工作

第四章電子政務的技術基礎
教學目的與要求:了解計算機網路對國家信息化建設;掌握電子政務的技術基礎;明確電子政務技術基礎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第一節計算機技術基礎
一、計算機硬體
主機
微處理器
主機板
內存
顯示卡和其它擴展卡
外部設備
二、計算機軟體
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第二節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一、計算機網路硬體
伺服器
工作站
網路適配器
網路傳輸介質
網路互聯設備
二、網路的拓撲結構
三、計算機網路軟體
網路協議軟體
網路協議和標准
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應用軟體
四、Internet和Intranet技術
Internet
IP地址與域名
Internet上的主要服務
WWW服務
Internet
第三節多媒體技術
一、多媒體設備
主機
音頻輸入輸出設備
視頻輸入輸出設備
圖象輸入設備
多媒體存儲設備
控制設備
二、多媒體軟體
文本處理軟體
圖形與圖象處理軟體
動畫編輯與製作軟體
聲音編輯與處理軟體
視頻編輯與處理軟體
三、資料庫技術
資料庫的結構
資料庫的種類
資料庫系統
第四節安全認證技術
一、認證系統和公鑰基礎設施
公鑰基礎設施內容
二、CA認證系統
數字證書
電子簽名
電子認證
三、公鑰基礎設施
什麼是公鑰基礎設施
公鑰基礎設施的基本組成
第五章電子政務的安全保障
教學目的及要求:了解電子政務安全威脅及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電子政務建設方面的政府作用;明確電子政務安全的主要措施。
第一節電子政務安全概述
一、電子政務面臨的安全威脅
(一) 來自與外部或內部的各種攻擊
(二) 電子政務系統本身存在的安全弱點或隱患
二、電子政務安全的概念和內容
(一)電子政務安全的概念
電子政務安全的概念
電子政務安全的表現
(二)電子政務安全的內容
電子政務安全的宗旨
按照計算機網路的層次進行分類
按照保障電子政務安全的手段進行分類
按照電子政務的網路結構來進行分類
第二節電子政務的內網安全
一、電子政務的內網安全威脅
安全隱患的原因:
1. 應用系統自身的安全隱患
2. 繞開應用系統對數據進行直接訪問的安全隱患
3. 病毒對政務內網應用系統和數據的安全隱患
二、電子政務的內網安全技術
(一)訪問控制
網路設備
操作系統
防火牆
(二)應用系統安全
身份認證
許可權管理
數據安全
(三)病毒防治
桌面防毒
伺服器防毒
網關防毒
三、電子政務的內網安全管理
(一)訪問控制策略
入網訪問控制
網路的許可權控制
目錄級安全控制
屬性安全控制
(三) 網路伺服器安全控制
第三節電子政務的外網安全
一、電子政務的外網安全威脅
網路攻擊的種類
二、電子政務的外網安全技術
(一)文件監控系統
文件監控系統的目的
(二)入侵檢測系統
入侵檢測系統的概念
(三)漏洞掃描器
安全掃描三中類型
三、電子政務的外網安全管理
(一)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負責對本網路擁護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加強對信源單位信息分布於和BBS公告系統信息發布的審核管理工作
正在信息發布的審核過程保留有關原始記錄接受並配合公安機關的安全監督、檢查和指導
(二)信息發布登記制度
(三)信息內容審核制度
第六章電子政務的法律政策與制度建設
教學目的及要求:了解電子政務法律體系的內容;掌握電子政務法律體系的建設;明確電子政務法律和制度建設的方向和趨勢。
第一節電子政務的法律體系
一、電子政務的法律體系框架
電子政務法律體系的內容
電子政務的政策體系與制度建設的內容
二、電子政務的基礎性法律
(一)行政次序法與信息公開法
公開制度的內容
美國聯邦聽政會的形式
(二)信息公開法與政府信息管理
「透明政府」
美國
英國
三、個人數據保護法
英國的情況
德國的情況
日本的情況
個人數據保護法包括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電子簽名法
一、電子簽名的法律模式
電子簽名的單一式法律模式(以德為例)
電子簽名的開放式法律模式(以日本為例)
電子簽名的半開放式的法律模式(以新加坡為例)
二、電子簽名的具體法律制度
法定最低標准制度
簽名者的責任制度
認證機構制度:認證機構處理的條件;認證機構的運營制度;認證機構的責任制度;人證機構的主管機關的權力
第三節計算機犯罪的法律防範
一、計算機犯罪的類型與特點
(一)計算機犯罪的類型
計算機盜竊、欺詐等經濟犯罪
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
非法泄露計算機次序或計算機系統中存儲的或正在傳輸的數據的犯罪
利用計算機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財產權利及其他危害社會的犯罪
公開宣布對計算機或者通訊系統非法連接、侵入和干預的犯罪行為
製作、銷售、分發主要用於進行計算機或者通訊系統的非法連接、侵入個干預的設備和程序的犯罪行為
(二)計算機犯罪的特點
智能性、隱蔽性
復雜性、確定性
犯罪主題低齡化
損失大,對象廣,發展迅速,涉及面廣犯罪後果嚴重、社會危害性大
二、計算機犯罪的法律防治措施
加強計算機網路立法工作
正確定位,加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監管工作
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培養職能型計算機網路監管人才
第七章電子政務建設的組織與管理
教學目的與要求:了解電子政務建設的組織領導;掌握電子政務建設的管理內容;明確電子政務組織與管理的方法與趨勢。
第一節電子政務建設的組織領導
電子政務對政府的構造作用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管理體制
(一)信息化進程中電子政務建設的管理體制演變
信息化建設的24字方針
(二)電子政務試點示範工程
(三)進一步理順電子政務管理體制
強化對信息化工作的統一領導
在集中統一領導下,實行分工負責制
處理好國家信息蝦和重點領域信息化之間的關系
在政府范圍內建設統一標准、統一規劃的網路平台
二、電子政務建設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能
(一)組織機構的設置情況
由公辦部門管理
由電子信息產業部門負責管理
由計劃部門管理
由科技部門負責
處理事業單位來管
由黨委同意管理
(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能
三、電子政務的制度和隊伍建設
(一)電子政務的制度建設
(二)電子政務的隊伍建設
電子政務隊伍建設的內容
電子政務隊伍建設的措施
第二節電子政務建設的管理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資金管理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資金來源
政府財政加大對電子政務的投入
探索政府網路建設的新模式
(二)電子政務建設的資金使用管理
二、電子政務建設的項目官吏
(一)實施項目管理的必要性
合理安排項目的進度
加強項目的團隊合作
降低項目風險有效控制項目范圍
使項目決策更加有依據
有效地進行項目的知識積累
(二)項目管理的內容
項目范圍界定管理
項目時間管理
項目成本管理
項目質量管理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項目溝通管理
項目風險管理
項目采購管理
項目建成後的運行管理
(三)我國在項目管理方面的市場化運作
工程的外包
工程的監理制
工程建成後的託管
(四)加拿大的項目管理經驗
三、電子政務建設的部門協調
美國的經驗
法國的經驗
第九章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
教學目的及要求:了解電子政務的目的;掌握電子政務的整體規劃;明確電子政務整體規劃的各種成功方案。
第一節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概述
一、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的興起
二、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的內容
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的定義
按照涉及角色和政務類型的不同,整體解決方案的分類
三、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原則
符合國際標准
根據應用的實際需求進行多層結構的架構,採用先進的開發技術
提供較為全面的業務功能
提供基於區域網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基於Internet廣域網的產品解決方案
許可權嚴密穩定性強
集成度高
系統性好
安全可靠性原則
實用性原則
統一規劃,分布實施原則
第二節電子政務網路解決方案
一、電子政務網路系統的概念
電子政務網路系統的概念
二、電子政務網路體系結構
三、電子政務網路的具體設計
(一) 主幹層網路承載能力
(二) 匯聚層接點介入能力
(三) 擁塞控制與服務質量保障
(四) 通信協議的支持
(五) 網路管理與安全體系的建設原則
(六) 網路交互技術選擇
第三節電子政務應用系統解決方案
一、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的概念
二、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總體結構
(一) 政務資源資料庫
(二) 應用支撐層
業務支撐層
安全支撐層
業務應用層
三、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總體實施方案
四、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的具體設計
(一)電子政務應用層的具體設計
事務處理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
公共行政系統
(二)電子政務支撐層的具體設計
電子政務業務支撐層的具體設計
數據交換平台
電子郵件系統
電子政務安全支撐層的具體設計
第四節電子政務系統安全解決方案
一、電子政務系統安全解決方案的概念和原則
電子政務網路安全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二、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的總體結構
(一)技術安全
物理安全
鏈路安全
數據安全
網路安全
(二)管理安全
安全制度
安全審計
三、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的具體設計
(一)物理安全的考慮
環境安全
設備安全
媒體安全
(二)防火牆
(三)入侵檢測系統
(四)漏洞掃描系統
(五)病毒防治
桌面防毒
伺服器防毒
網關防毒
(六)數據加密
身份認證
信息保密
信息保全
第九章電子政務評估及指標體系建設
電子政務評估是要對電子政務事實狀況進行全面的量化分析和評估,即對電子政務的績效進行評議和考核,以期通過評議和考核,檢查各級政府實施電子政務的成效。
第一節國內外電子政務的評估方法
一、外電子政務評估的方法
(一)Accenture咨詢公司的評估方法
Accenture公司評估電子政務的標準是,信息公開與通訊程度是一種公共服務,信息公開化程度越高,通訊越發達,就表明公共服務成熟度越高。
Accenture的評分系統側重與測量本調查者電子政務的總體成熟度。
Accenture的評分系統CRM的概念評測電子政務,並給予30%的權重。
(二)Gartner 遵循公司的評估方法
Gartner 主要從三個方面評估電子政務項目的有效性,即公民的服務水平、運行效益以及政治回報。
(三)聯合國公共經濟與公共管理局的評估方法
被評估國家必須滿足的條件
電子政務發展的五個階段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指標
二、我國電子政務評估的方法
(一)IT公司的評估方法
(二)互聯網實驗室的評估方法
(三)《中國電子政務研究報告》的評估方法
第二節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
一、電子政務評估指標確立的原則
(一)符合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
在國家層面信息化的定性
(二)與電子政務的任務,目標等保持一致
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任務
(三)符合國情並適合國際間的比較
(四)具有綜合性和全面性
(五)具有可操作性
(六)具有獨立性
(七)具有導向性
(八)具有可延續性
二、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的建設
(一)電子政務平谷指標的類型
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
投入指標、過程指標與產出指標
肯定性指標與否定性指標
(二)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的內容
標准統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務信息網路平台發揮支持作用
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基礎性、戰略性政務信息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明顯提高
初步形成電子政務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規范的培訓制度,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法規和標准逐步完善
(三)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構造
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表
第三節電子政務標准化建設
一、電子政務標准化的意義
在管理體制上的意義
技術層面的意義
電子政務標准重要性應注意事項
二、電子這個內務評估指標體系的標准化
(一)綜合平分分析法
(二)主成分——費雪方法
第四節電子政務評估存在的風險及規避
一、電子政務評估存在的風險
(一)評估在我國是個新興行業,電子這個內務評估起步教晚
(二)評估原則、程序和方法使用的不當
(三)評估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二、電子政務評估風險的防範
(一)宏觀防範措施
強化風險意識,樹立質量至上的觀念
建立完善的電子政務評估法制,統一立法管理
加強電子政務評估標準的研究
(二)微觀防範措施
力促第三方評價監督政府工作
加強電子政務評估人員的素質教育
實行電子政務評估人員和評估項目的迴避制度
第十章電子政務的應用
第一節政府門戶網站
一、什麼是政府門戶網站
政府門戶網站定義
政府門戶網站的社會效益
二、政府門戶網站的功能
政務信息
網上辦事
參政議政
信息檢索
個性化服務電子郵件服務
數據交換
信息報送
統計分析系統
三、政府門戶網站建設要點
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中應考慮的因素
第二節電子社區
一、什麼是電子社區
電子社區的內涵
二、電子社區的主要功能
教育培訓服務
就業服務
電子醫療服務
社會保險網路服務
公民信息服務
交通管理服務
公民電子稅務
電子證件服務
電子購物服務
三、電子社區建設
電子社區建設應考慮的因素
第三節信息交換與處理系統
一、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的內涵
二、電子辦公系統
電子辦公系統的核心
電子辦公系統應滿足的要求
電子辦公系統的結構
三、決策支持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的內涵
決策支持系統的目標
決策支持系統的組成
人機交互系統
資料庫系統
模型庫系統
第四節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示例
一、電子報稅系統
電子報稅的組成環節
電子報稅系統的組成
某一個多元化報稅平台的系統構成
二、電子采購系統
政府采購的定義
電子采購系統的功能模塊
三、工商電子政務系統
工商電子政務系統的組成
四、應急處理系統
應急處理系統總體結構示意圖
第五節中國電子政務典型應用
一、 金卡工程
二、金稅工程
金稅工程的重要意義
金稅工程系統的組成
三、金關工程
配額許可證管理系統
出口退稅管理系統
出口收匯付匯核銷系統
進出口統計管理系統
第十一章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的影響
第一節電子政務對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
一、以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服務職能是電子政務的基本特徵
電子政務的理想服務形態
二、重塑政府業務流程是電子政務的基本內容
三、重視研究政府上網對政府只能的發揮的消極影響
第二節電子政務對行政體制的影響
一、政府的科層組織結構向網路組織機構轉變
組織機構網路化
政府縱向結構扁平化
政府橫向機構整合化
二、政府高度集權體制向合理分權體制轉變
削弱了政府對信息的控制權
有利於打破集權狀態,提高政治社會化程度
有利於建立權力制約機制,增強權力運作的透明度
第三節電子政務對政府工作方式的影響
一、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二、改進政府的領導方式和決策方式
政府管理方式由控制型向參與和自主型轉變
實現以人為本的創新管理
決策方式有經驗決策向科學決策轉變
三、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發生變化
四、要加強研究管理方式變化帶來的新問題
技術官僚層的產生
信息安全管理
數字鴻溝
第四節電子政務對政府工作作風的影響
一、有利於消除官僚主義,保持清正廉潔
二、有利於發揚民主作風和密切聯系群眾
三、有利於加強公務員的服務意識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四、有利於強化對政府管理的監督
第五節電子政務對工作效率的影響
提高了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
網上虛擬機關減少了大量人為的內耗扯皮
有限政府是高效和有效政府的前提
提高效率重在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
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了工具
第十二章國外電子政務建設與發展
第一節國外電子政務發展基本特徵
一、電子政務發展特徵
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構造和發展電子政務
就電子政務的內涵而言,更強調政府服務功能的發揮和完善
二、國外電子政務發展基本特點
領導人的政治意願與具體實現的結合
以用戶為中心,引進「客戶關系管理」技術
門戶網站成為主要趨勢
第二節發達過度電子政務發展情況
一、加拿大
(一)發展概況
以客戶為中心的網上服務
(二)基本特點
發揮中央政府的統一和調作用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以「客戶為中心」,強化政府服務理念
(三)最新發展
推動電子化的公開投標系統
推行單一的商業注冊登記號碼
運用電子資料交換系統推動「電子商務」
試行以電子布告欄及國際互聯網路傳送政府的電子文件
二、美國
(一)發展概況
基本情況
電子政務的基礎架構
(二)應用重點
建立全國性的、整合性的電子福利支付系統
發展整合性的電子化取用信息服務
發展跨越各級政府的納稅申報及交稅處理系統
發展全國性的執法及公共安全信息網路
建立國際貿易資料系統
推動政府部門電子郵遞系統
(三)發展現狀特點
網站多
分類細
網連網
(四)四大優勢
擴大了政府傳播信息的渠道
擴展了政府提供服務的職能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拉近了公民與政府間的距離
三、英國
(一)發展概況
(二)基本特點
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縮小數字鴻溝,實現全民上網建立和開發知識管理系統
「政府入口」
發展電子民主
(三)最新發展
四、澳大利亞
(一)發展概況
(二)基本特點
圍繞電子商務發展電子政務
實施政府在線戰略
實施創新行動計劃
(三)發展趨勢
五、新加坡
(一)發展概況
(二)基本特點
「強政府」的發展模式
電子公民中心
(三)未來發展
在數字經濟時代再造政府
傳遞完整集成的電子服務
包出政府的主動性與響應力
利用信息與通信技術構建新的能力與容量
實現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
第三節國外電子政務建設經驗和發展趨勢
一、國外電子政務建設經驗
以政府業務流為主線發展電子政務
遵循「審慎規劃,小步快走」的戰略原則
確立電子政務發展的優先順序
以規范化和標准化的方法發展電子政務
建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關系
加強電子政務的安全管理
電子政務發展優先考慮的因素
二、未來電子政務發展趨勢
將更加強調「以民眾為中心」的理念
促進政府服務全面上網,提高服務質量
整合服務,實現「單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加強組織管理,邁向知識管理
消除「數字鴻溝」,促進社會信息平等
增強公眾參與意識,發展電子民主
分?我的

『貳』 網路自媒體平台有哪些

網路自媒體平台有頭條號、百家號、企鵝號、微信公眾號、一點號。

第1名:頭條號。自媒體平台的標桿。特點:智能推薦,自帶粉絲,流量大,收益多。

第4名:微信公眾號。起步早,發展快,知名度最高,騰訊旗下產品,自媒體的基礎設施。特點:制度較健全,法規完善,吸粉苦難。收益難。

第5名:一點號。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私人定製的精準資訊,並成為內容分發自媒體平台。特點:有點小氣,關於其他自媒體平台內容,發布不給通過。背後財團是鳳凰網和小米。女性的天堂。

『叄』 如何構建我國公眾參與公共政策活動中的平台

-

-3-

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公民能力提高的重要途經。公眾參與公共

政策制定,表達自己的意見,考慮或批評別人的觀點,通過一

系列討論和思忖過程,公民逐漸培養出獨立決策和辯證看問題

的能力。公民的積極參與,冶煉了公民的政治熱情,從而成為

一個自覺參與政治,自覺表達個人意志,自覺維護個人權益的

個體。

(四)公眾參與是實現和諧社會公平正義的必須途徑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

是衡量社會全面進

步的重要尺度

,

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

因此公平正義的利

益分配機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制度保證。

因此

,

在政策制定上要

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

充分考慮和

兼顧社會各方的承受能力

,

防止發生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

必須通過公眾參與

,

保證最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

,

確保各方利益

關系得到均衡和協調的發展。

二、當前我國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障礙

(一)政府信息透明度低

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只有獲取了足夠的信息之後,才能對自

己是否參與、如何參與、參與強度的大小以及參與後果等等做

出明確的選擇。但是,現實中,我國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比較低,

具體表現在:報喜不報憂,誇大決策的積極影響而不透露負面

影響;向參與的公眾提供的數據不科學,材料不規范;不全面

公布公眾參與的各方意見等。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信息溝通障

礙往往使公眾參與流於形式,影響參與的實際效果。

-

-4-

(二)公眾制度化參與意識薄弱

參與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理性化程度不高。由於歷史原因

,

公眾擔心參與決策過程存在一定風險

,

對制度化參與的效果普

遍持懷疑態度

,

因此

,

中國公民往往不重視決策過程的參與而偏

重執行過程的參與

,

不重視制度化參與而重視非制度化參與。

(三)公眾參與成本限制

公眾參與的成本可分為物質成本和非物質成本,物質成本

是指公眾參與公共政策而花費的錢財,而非物質成本則是指公

眾參與花費的時間、精力等。例如農民去參加一個村裡的公共

事務的討論會,首先就必須騎自行車去,雖然不用花費金錢,

但是要花時間和精力,而且要考慮為此而放棄的干農活的收入。

其次公民自身知識能力的限制,也使得公眾參與的成本過高。

現在政策的決定需要許多專業知識,公民要參與,就必須花費

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相關的政策知識和了解相關政策信息,這就

挫傷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四)公眾參與機制不健全。

健全的公眾參與機制是公眾

參與公共決策的重要保障,公眾參與機制涉及憲政體制、決策

體制等諸多方面和環節。

決策機制方面

,

我國還傾向於精英決策

,

權力精英個人的價值觀念、長官意志和行為方式往往直接決定

了決策過程缺乏社會上各種政治力量、利益集團乃至公眾的影

響和作用。

我國公眾參與的制度化渠道主要有

:

一是人民代表大

會;二是聽證會;三是信訪制度。這些制度化渠道為公眾參與

公共政策執行提供了保證

,

但制度不夠完善

,

如人大代表中的代

-

-5-

表性不強;聽證會目前也往往成為擺設。總之,公民制度化參

與渠道相對較少且不夠暢通

,

無法滿足越來越強烈的公眾參與

要求。

三、促進公眾參與公共決策制定的對策措施

(一)轉變傳統決策觀念

,

營造良好決策環境

公眾參與的有效實現

,

參與機制的構建固然重要

,

但首先必

須轉變政府的決策觀念。決策觀念決定了政府公共決策的發展

方向

,

以及政府、

社會、

公民三者在決策中的地位、

作用和關系。

決策部門只有樹立群眾觀念

,

以人為本

,

服務百姓

,

充分認識到

公眾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

充分尊重公民

的合法權利

,

才能認同並推進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

,

破除各種不

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舊觀念

,

樹立現代化的

決策觀念

,

真正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二)提高決策信息透明度,降低參與成本

公眾參與政策制度前,首先會考慮,如果參與的收益大於

成本,公民就會樂於參與,因此,減少成本是關鍵的一步。目

前成本高昂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息不透明,所以首要的是增

加信息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第一,擴大政務公開的內容。

政務公開應在范圍上具有廣泛性;第二,保證決策信息公開的

及時性。各級政府部門所掌握的政務信息,對於公民而言,往

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實現行政程序公開。行政程序

的公開

,

特別是公共政策製程序的公開能使公民了解政策的形

成過程

,

一方面能使公民對政策制定進行全面的監督;另一方

-

-6-



,

當政策制定發生變化時

,

公民能及時地了解政策變化的原



,

理解政策的變動並及時作出反應

,

使政策變化可能帶來的

公民利益損失降到最低。

(三)培養公眾參與能力

一些公民有很高的參與熱情和強烈的參與願望,但是由於

其素質不高、能力有限,致使參與效率很低。所以,必須加強

對公民的教育和培訓,因為一方面會提高公民的參與意識和水

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公民對政府政策的理解,獲得更多公

民支持,便於後期的政策執行。要培養公民的參與能力,首先,

必須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和科技,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和政治素

質,使每位公民都成為有理性思維的、能運用自己的文化知識

的政策參與者;其次,應加強對公民相關政治知識和技能的傳

授,努力培養公民的民主政治行為能力。

(四)

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

,

提高公眾參與的實際效果

一是多途徑的參與方式。

公眾參與的方式包括召開座談會、

論證會、聽證會

,

通過電話、信件、電子郵件、互聯網路、走訪

提出意見、建議

,

直接提交行政決策等。參與方式的設計應以方

便公眾為原則

,

根據政策本身的特點和需要確定。

當前應進一步

完善和規范公共決策的聽證會制度

,

恰當地確定實施聽證的決

策領域

,

正確地選擇決策聽證的運作方式

,

對參加聽證會或進入

聽證程序的人員和組織

,

聽證的形式、

內容以及程序應作明確的

規定;二是全過程的參與機制。公眾參與包括決策參與、執法

參與、爭議裁決參與、監督參與等

,

公眾參與應包括信息公開、

-

-7-

意見收集、處理和反饋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當前應建立健全

經常性、

規范化的政務信息公開制度

,

擴大公眾對政務的知情范

圍和知情度;三是發揮社會團體的積極作用,建立科學有效的

管理監督體系

。社會團體處於普通公民和政府決策者之間,具

有與雙方方便接觸的有利位臵,

通過同雙方的經常聯系和對話,

有效地縮短了決策者和公民之間的距離,減少了誤解和隔閡,

從而經過自己的轉換功能,有效地溝通了政府決策者和公民社

會之間的關系,增加了政府決策的社會影響和公眾參與政府決

策的能力。社會團體在政府與社會之間充當了「緩沖器」



「過

濾器」和「調節器」的角色,它的建立和發展有利於形成「參

與社會」和「和諧社會」

,使得大眾的意願能夠有順暢的渠道向

政府表達出來,有利於促進大眾廣泛而理性地參與政治,保證

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公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困境分析

[J ],

馬賽

,

廣西社會科學

,2003(4)

[2]

論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參與

[J],

王建軍

.

唐娟

,

四川大學學報

2006(5)

[3]

我國轉型期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研究

[J],

王洛忠

,

中國行政管理

,2005(8)

『肆』 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平台建設的方式有哪些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在方案第三章一項一號申請簡化優化辦事流程中明確提出:2.建設電子證照庫。按照分散集中相結合原則,以電子證照目錄為基礎,啟動電子證照庫建設,在城區、街道、社區統一應用,並逐步向農村延伸,實現基礎證照信息的多元採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推進制證系統、業務辦理系統與電子證照庫對接聯通,做到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同步簽發。以電子證照庫支撐各部門辦事過程中相關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

『伍』 1、什麼是電子政務如何理解其概念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信息化與新型管理理論相結合的創新經營方式,其實質是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改造舊商業模式的一次革命性變革。B2B模式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模式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模式,因此也最值得當代人們的關注和討論。近年來,電子商務B2B業務雖然在中國取得跨越式的進展,但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多不足,最為制約我國B2B發展的因素就是信用問題。信用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未來我國的經濟是信用經濟,所以我國社會各界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的信用管理,本文旨在探討B2B電子商務中的信用管理問題,結合我國當前情況提出改善B2B電子商務中信用管理問題的對策及措施,對我國促進B2B電子商務的發展,加快企業信息化的進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B2B; 電子商務;信用管理
1B2B電子商務和信用管理的定義
1.1電子商務的概念
目前,電子商務形式涉及各類經濟活動的很多方面,是電子信息時代新的經濟組織形式,是舊經濟活動形式的重大變革。這種方式使得很多商品的生產、經營等經濟價值鏈發生改變,大大地提高了企業生產經營銷售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1990年以來,國際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普及,極大地加快了電子商務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一般來說,電子商務是以互聯網為媒介、以各種商品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電子支付與結算為手段的全新商務模式。B2B電子商務主要指企業之間的電子交易,電子貿易等活動。
1.2信用管理的概念
信用管理的最初含義是對於消費者信用和各類企業資信狀況進行全方位管理,內容包括各種信用數據的收集和處理,然後把它們變成信用產品,最後以信用產品為工具,從技術上保證信用交易的成功實現。從信用管理水平對一國經濟的影響作用看,在經濟很發達的誠信國家中,信用管理主要是對個人信用的管理。而在很多的發展中國家裡,信用管理主要是指對企業的信用管理。B2B電子商務信用管理是指對企業之間在進行網上交易時的資信狀況進行管理,從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信用風險出發,重點對交易的事前、事中和事後進行全方位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地處理各項業務程序。
2我國B2B電子商務信用管理發展現狀和問題
2.1我國電子商務的信用現狀
目前,我國許多地區已經充分認識到良好的信用環境會對本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因此,各省、市、自治區都開始著手整治本地區的信用環境和建設相關的信用制度。但是,國內的信用資信狀況還很不樂觀,在有些地區和經濟領域內還大量存在著嚴重的信用缺失現象,這種狀況極大地制約了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在商品交易這一領域,很多網購企業都存在不能按時收到所購買的商品,即使按時收到也是質量不過關,假冒偽劣產品居多,甚至還有過期和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更為惡劣的是直接遭遇資金欺詐,單方面支付了金錢,結果沒有收到商品,對企業形成了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很多從事電子商務的網站也因信用問題而煩惱。據一些網站銷售人員說,他們曾接到網上的客戶訂購後,按其所提供的地址送貨上門,可是卻發現地址根本不存在。像這樣的惡意欺騙事件時有發生,使電子商務網站的成本急增,但又無法有效識別真假,以致於有時對正常業務都造成了不良影響。更令網站無可奈何的是,許多中老年客戶由於對網上購物不放心,不願意按照網站的流程支付貨物的款項,雖然看中了電子商務網站經銷的很多優惠商品,但最終還是選擇實物購買,網站因信用問題也失去了許多訂單。
這種現象的存在,極大地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的良好發展。從深層次面上分析來說,我國尚未形成良好的信用環境。同時,一些市場經濟制度建設,如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立法與執法體系建設、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確立、政府職能轉變等,都尚未真正建立起來,種種原因造成了企業降低「失信」成本,導致了電子商務市場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網路銷售事件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經濟及社會的發展。
2.2B2B電子商務信用管理存在的問題
2.2.1 企業電子商務信用觀念有待提高
在我國,「眼看,手摸,耳聽」的購物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網上購物具有抵觸的情緒,人們總是覺得網路具有虛假性,不能夠直觀的將商品的優良等級表現出來。另外,網路購物的又一誤區是價格及發貨期限問題,而這些均與商品的生產進度以及經營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相關,歸根結底就是擔心一個誠信問題。而B2B電子商務的消費市場是以企業為主角的需方市場,如果需求小的話,則大部分供方也就不積極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和產品,因此,一些企業對電子商務還需要有一個信用意識和觀念的轉變過程。
2.2.2 企業信用數據共享度較低
由於網路只是一個供買賣雙方彼此了解與溝通的平台,而並不能真實的參與對方的生產運作中去,因此,對於產品的質量問題、信用狀況等信息只有供貨方比較了解,而購貨方並不清楚,這些問題,就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造成的。盡管有些供貨方的產品質量過關,信譽度較高,價格較適中,但是由於企業信用數據的共享不完善,購貨方難以通過網路及時、快捷的了解對方信息,這就直接影響了雙方的利益所得,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購貨方不願意花費過多的精力去了解對方的信用數據,而是寧可選擇老客戶,而放棄了其他質量、價格和服務更具優勢的新客戶。反之,供貨方也是如此。如果企業間的信用數據可以昭告天下,那麼信用信息的共享度就會大大提高,企業間面臨的信用信息不對稱性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2.2.3 服務中介機構網上服務的普遍率較低
信用服務中介機構是負責收集整理消費者信用數據,提供信用報告的服務機構。中國加入WTO以後,信用報告機構已經開始向有償服務化發展了。但從整體上看,我國目前開展網上服務的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為數不多,普及率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大量信用信息的收集、加工及信息檢索平台的建立,從而制約了企業信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2.2.4 網路失信懲罰機制力度不夠
失信懲罰機制是我國信用管理體系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對於採用賒銷方法的企業來說,網路失信行為是深惡痛絕的,因此,要嚴格按照規定,對失信行為做出相應的懲罰。當前,B2B電子商務的網路失信現象時有發生,這是因為我國網路的失信懲罰機制還不夠完善,很多企業在其中渾水摸魚,而我國現有的網路失信懲罰的監督技術還滿足不了及時搜查,並及時指出的功能。結果,對於大多數失信行為的懲罰,是以法律規定的罰款處罰為主的。對於B2B電子商務來說,這樣失信行為的懲罰效果並不明顯,原因一是很有可能找不到受懲罰者,網路平台中的多變性和靈活性導致了懲罰的相對者很難明確;二是失信者並沒有切身體會到由於對方失信而帶來的嚴重後果。
2.2.5 電子商務中的信用制度不夠完整
信用管理有關的法律應該起到四個方面的作用:保證信用管理行業的發展,懲罰失信的責任人,規范信用管理行業的行為,規范商業授信。我國電子商務雖然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套法律法規體系,但至今尚未出台有關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規。雖然電子商務與信息技術領域的法律滯後是難以避免的普遍規律,但畢竟我國在立法上的反映還是太慢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更需要有規范的體制來制約和管理電子商務中的信用制度問題。如果B2B電子商務發展實踐中的誠信問題無法用適當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則會造成網路平台的混亂,使大多數企業毫無目標地進行網上交易,這樣的情況會影響網路經濟的發展,甚至瓶頸市場上的新型產品,嚴重阻礙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的發展。 3改善B2B電子商務信用環境的意義 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會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影響,也會給企業信息化的進程帶來巨大的影響,在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發展機遇。回顧以往提到的電子商務環境建設,一般都是在探討法律環境、安全環境、稅收環境和物流配送等方面,而較少專門的研究信用環境問題。而事實上,信用環境則是電子商務建設進程中的基礎條件,也是電子商務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支撐環境之一,它對電子商務的開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信用環境的改善與否直接關繫到電子商務其他支撐體系的完善與否,因為,只有良好的信用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支持電子商務整個體系的發展。
3.1加強商務合作,增進企業信譽
電子商務是一種在虛擬化市場中進行的商品交易, 它已經打破了「眼看、手模、耳聽」的傳統購物習慣,這就需要我們更新原有的觀念,在合理的市場運行機制、自律機制和運作標準的基礎上,確保供需雙方建立起商業信用,另外,為了保證交易雙方按期、按質、按量支付貨物和貨款,可以在這種交易中引進監督機構。在這樣的良好信用環境中,逐漸使得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增強信任感,實行企業間的虛擬合作,為眾多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所以加入WTO後,在國內外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更需要通過信用環境來支持電子商務,以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2提高經濟效益,減少交易成本
由於電子商務是一種網路操作的交易手段,因此,它可以有效地利用企業的有限資源,加快對客戶的溝通,節省庫存,縮短商業周期循環,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但這種電子商務的實施,必須要在良好的信用環境下進行,只有提高了信譽度,才能從根本上解除企業之間的顧慮,使企業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擴大利潤上。
3.3降低信用風險,樹立良好形象
在商務活動中,交易雙方都希望他們進行的交易是沒有風險的。雖然在電子商務中信息的傳播是很有效率的,但是這種效率不能增加信息的可靠性。也就是說,交易風險的產生,不僅僅是由於交易本身的問題,更是網路環境下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因此,只有用戶具體地了解網路市場的真實信息,才能積極地參與到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中。另外,要發展電子商務,必須首先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將商品和服務如實地傳遞給其客戶,努力從形象上降低來自買賣雙方的信用風險,使得網上交易更加安全化。
3.4促進國際貿易,打破區域界限
自從我國加入WTO以後,為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台。WTO的一系列規則和協議、協定本身就是一套信用體系,提供了檢驗成員間誠信的機制。有了互聯網和誠信品牌,企業能更便捷地收集用戶的需求信息,發展潛在客戶,而且世界各地對購買者會主動上門,業務不斷發展,貿易額持續上漲。在「入世」的背景下,如果人們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觀念增強,可以極大地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支持、促進和幫助各地區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效率,拓展網上業務,實施網路化管理,逐步建立起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陸』 閩政通是什麼

為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深入踐行「馬上就辦」,2017年以來,省經濟信息中心負責建設了福建省政務服務APP統一平台(閩政通APP),實現網上政務服務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變,開辟多元服務新途徑,初步建成全省一體化掌上便民服務大平台,初步實現政務服務「馬上辦、掌上辦」。
一、整合全省政務服務資源,確保便民服務供給能力
1、提供掌上便民服務。接入省網上辦事大廳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超過16萬項,整合政府及第三方可信便民服務事項494項,推進省市縣便民服務事項清單編制和高頻便民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提供掌上便民服務。
2、提供信息共享服務。聚合省、市兩級政府門戶網站信息資源,通覽海量資訊,提供信息共享服務。
3、提供互動監督服務。對接全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打造移動互聯網公眾參與渠道,提供互動監督服務。
二、發揮公共平台支撐能力,推進資源互通共享
1、初步實現全省「一號通認」。率先建設省級統一身份認證平台——福建省社會用戶實名認證授權平台,為全省各級政務平台提供身份認證支撐服務,完成與國家政務服務平台,以及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福建省公共信息資源統一開放平台等超過50個省內政務服務平台(業務系統)身份認證對接,初步實現全省「一號通認」。截至2019年4月30日,已為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福建省住房租賃業務平台、e龍岩等平台提供認證服務超過31萬次,為閩政通App平台提供認證服務超過59萬次。
2、初步具備「一碼通行」基礎條件。完成與公安部網路身份認證系統(eID)對接,可以生成居民身份碼;完成與福建省電子證照共享服務平台對接,最多可以生成戶籍信息、婚育收養和社會保障等15類重要信息二維碼,實現個人信息「一人一檔,隨手可查」;完成與省醫保局業務系統對接,上線醫保掃碼付款功能,一鍵生成醫保結算碼,用戶通過掃碼支付即可在醫保定點葯店脫卡結算,初步具備「一碼通行」基礎條件。目前,正與省衛健委密切合作,推進電子健康碼(電子醫保碼、電子社保碼和金融支付碼三碼融合碼)應用,解決醫療衛生機構「多卡並存,互不通用」、手機支付無法結算等「痛點」「堵點」問題。
3、初步實現聚合支付。對接財政非稅支付繳費平台、多卡融合公共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多個渠道,初步實現聚合支付。正在籌備建設全省統一支付平台,為各級各部門非稅支付和商業支付提供線上線下繳費能力。
三、深化與「BAT」等可信第三方合作,推動政務服務便民化
閩政通APP先後與螞蟻金服集團、騰訊公司、網路網訊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和深化「馬上就辦」掌上便民服務數字化轉型改革,推動政務服務便民化;閩政通小程序入駐支付寶、微信、網路APP,成為全國首個同時與螞蟻金服集團、騰訊公司、網路網訊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省級政務服務平台;與中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戰略合作,對接政融支付平台,提供便民繳費服務,提升政務服務平台支付能力,讓群眾輕松實現「一次辦、馬上辦、掌上辦」。

未來,閩政通APP將繼續踐行「馬上就辦」,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為導向,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統籌建設,完善平台功能,進一步推進「一號通認」「一碼通行」,實現掌上便民服務業務閉環,讓用戶「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柒』 什麼是電子政務如何理解其概念

在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政治制度下,「社會治理」主要是指中國共產黨代表和領導人民掌握政權、運行治權的過程,是強調在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統籌各方的格局下,政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介組織、人民群眾各方主體共同發揮作用的治國理政。「社會治理現代化」包括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兩個層面。其中,「社會治理體系」是保障治國理政有效運行的各項制度所構成的制度體系,「社會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現階段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重要任務就是全面建設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現代國家制度,更加有效地發揮國家和政府在現代社會治理體系中的核心作用。

電子政務作為依託於信息技術的新型管理模式,對於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方面,電子政務有助於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並促進治理結構扁平化、網路化,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另一方面,有助於提升社會治理的效率和質量,優化社會治理環境,推動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電子政務對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1、電子政務進一步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

在新時期,電子政務平台的發展加快了簡政放權的步伐,加快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化。

2、使政府服務更加豐富多樣

傳統的政府服務很難覆蓋所有領域,而電子政務利用統一的信息資源,通過網路、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可為公眾提供直觀簡便的多領域、多元化服務。

3、推動政府服務更加專業和精準

電子政務可以根據用戶偏好和智能化的數據分析,實現政府服務個性化定製,提高用戶滿意度。比如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深化政府和公眾間的互動,進一步優化服務項目。

二、促進社會治理結構轉型

1、在強化黨的領導的基礎上有效推進治理結構轉型

現代化的社會治理體系是以中國共產黨統籌領導下的多方主體共同發揮作用的制度體系。電子政務通過問政平台和網路監督增強黨的執政公信力和執行力,有助於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基礎。同時,電子政務倒逼政府不斷簡政放權,有利於加快形成黨領導下的多元主體協同發揮作用的新型治理結構。

2、通過網路渠道促進治理結構扁平化和高效化

網路問政加強了高層決策者和行政執行層以及民眾的直接聯系,簡化了行政程序和層級,擴大了管理幅度,使組織結構趨於扁平化。

3、基於業務系統的創新加強跨部門網路化聯動

在電子政務環境下,跨部門聯動平台的建立成為可能,進而可真正建立圍繞活動連續運作的工作體制。比較典型的是全國普遍建立的行政審批大廳和部分網路審批平台,以及可提供多部門審批的一站式服務和遠程、網路審批。

三、推進社會治理方式升級

1、互聯網的開放公開特性不斷強化公眾參與

電子政務為社會其他主體參與治理提供了新型渠道,公眾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網路平台更快捷高效地參與治理,社會治理的多元參與特徵會不斷加強。

2、基礎資料庫建設使社會治理更加客觀有效

電子政務的推廣使政府能夠獲取原先難得到的各類公眾信息,政府核心業務資料庫和基礎信息資料庫不斷完善,政府和公眾的決策行為將基於大數據挖掘和分析而得到優化,社會治理將更加客觀有效。

3、電子政務平台使社會治理流程更加透明科學

電子政務將傳統的人格化管理轉變為系統程序化管理,讓政府工作受到同事、公眾和媒體多角度的監督,杜絕可能的「暗箱」操作和其他腐敗行為。

四、推動社會治理環境優化

1、通過多元化平台不斷推動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

電子政務倒逼相關體制機制不斷革新,加快了相關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社會關系等方面的變革。如政務一站式服務帶動了全國政務系統公共服務大廳的建設和推廣,通過建立網路舉報和監督平台、移動醫療服務平台來推進反腐倡廉和醫療體制改革等。

2、利用互聯網監督轉變行政工作作風

電子政務有利於推動績效管理,有效地對政務服務進行評估和獎懲。同時也可以促進不同管理環節的業務協同,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網路問政平台增強政府公信力

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網上聽證等新的網路問政平台豐富了政府與民眾互動的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得以充分體現,有利於贏得公眾信任,見下表:

金鵬信息電子政務解決方案

『捌』 政府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大方向來說政府提供如下服務:

1、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2、提供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政府責無旁貸。

3、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路電網、公路網、水利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擔起來)。

4、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務。

(8)公眾參與政務的網路平台有哪些擴展閱讀: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

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

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

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

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參考鏈接:網路--公共服務

『玖』 電子政務對行政組織有哪些影響

電子政務實現了政府的政務公開化、民主化。現在人們運用網路工具,可以十分便捷地掌握政府部門的工作進展狀況,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公眾意見的反饋和與監督的渠道,如通過BBS或E-mail等發表政務論談;通過參加「網路聽證會」去監督政府的施政方針等等,這些把被動參政變為主動的參政方式,形成集中而廣泛的輿論,使在實現與行政系統的互動與溝通,縮短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距離,擴大了公眾的知情權等方面成為了可能,同時也使政府管理在走向公開、民主方面跨進了一大步。
提升政府的工作質量。電子政務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方式來說是一場徹底的革命,政府管理將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領導就是服務」、「管理就是服務」口號將不再僅僅是口號與文字的表述,政府與公眾的信息共享將成為現實。它主要體現在(1)增強了可選擇性。它改變了傳統行政服務的人們只能被動接受,別無選擇的整齊劃一的單項供給服務類型,而現在你可以通過電子政務選擇自己所需要,偏好的服務類型,如在網上,你可以閱覽政府各種電子公文和電子資料,選擇最合適服務;遇到困難時可以向政府或網民求助等等(2)政府服務變得普遍性。公共服務不僅要求系統內部的信息服務共享,更為重要的是,它強調行政系統與社會乃至全球的信息服務共享,而電子政務為這理念提供了技術條件。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後,使偏僻的農村結束了孤立狀態,加強了對外界的了解;使偏遠地區的兒童接受到了教育;使工人在網上學到技能等,此外電子政務24小時全天服務也延長政務為群眾的服務時間(3)增強了公平性。政府的公共服務應當具有公正性,公平性和無偏私性,這是人們追求一種理想狀態,隨著電子政務的實行,它逐步變為現實。電子政務的自動化,程序化,使人們沒必要擔心「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的官僚作風,因為在網路面前大家都會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電子政務使公共服務更加公平和透明了。
調整政府的工作方式。電子政務使政府的「蓋紅擢擢」的工作方式被「點擊滑鼠」的工作方式所取代,政府可能通過公文製作的電腦化處理和網路技術支撐,方便公眾和社會取用各種公文表格和資料;政府可能通過電子郵件方式提高政府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效率,同時由於發送電子郵件本身低廉的成本,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政府成本;在政府采購引入競爭制度之後,政府可以通項活動的競爭性,公開性和高效性,盡可能避免交易中的各種腐敗現象;政府還可能通過推動「金卡工程」直接將政府原來的撥給社會福利部門的各項福利直接給予受益人,減少了中間環節等等。因此電子政務簡化了政府的工作程序,改變了工作方式。

閱讀全文

與公眾參與政務的網路平台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301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200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31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21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786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995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748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14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455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69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410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739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414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179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258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908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056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196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768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