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系統沒有進行相關的安全配置
不管使用的是哪一種操作系統,安裝不完全的情況下都會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只有專門針對操作系統安全性進行相關的和嚴格的安全配置,才能達到一定的安全程度。千萬不要以為操作系統預設安裝後,只要自己設置的密碼很強就沒有問題。網路軟體的漏洞和「後門」是進行網路攻擊的首選目標。
(2)沒有進行CGI程序代碼審計
如果是通用的CGI問題,防範起來還稍微容易一些,但是對於網站或軟體供應商專門開發的一些CGI程序,很多存在嚴重的CGI問題,對於電子商務站點來說,會出現惡意攻擊者冒用他人賬號進行網上購物等嚴重後果。
(3)拒絕服務(DoS,DenialofService)攻擊
現在的網站對於實時性的要求是越來越高,DoS或DDoS對網站的威脅越來越大。如果一個網路攻擊是以網路癱瘓為目標的,那麼它的襲擊效果是很強烈的,破壞性很大,造成危害的速度和范圍也是我們預料不到的,而襲擊者本身的風險卻非常小,甚至可以在襲擊開始前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4)安全產品使用不當
雖然很多網站都採用了基本的網路安全設備,但由於安全產品本身的問題或使用問題,這些產品並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很多安全廠商的產品對配置人員的技術要求很高,就算是廠家在最初給用戶做了正確的安裝、配置,但一旦系統改動,需要改動相關安全產品的設置時,很容易產生許多安全問題。
(5)缺少嚴格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網路安全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相應的制度去保障,建立和實施嚴密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制度與策略是真正實現網路安全的基礎。
㈡ 網路安全面臨哪些問題
新型木馬病毒、DDo S、APT 等各類網路攻擊帶來的計算機系統受病毒感染和被破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2010 年,「震網」 病毒的例子表明,網路攻擊的對象不再局限於互聯網本身,而擴大到了重要工業控制系統、重要信息基礎設施、軍事國防系統以及電子政務系統等對網路和信息技術高度依賴的關鍵基礎設施,這種惡意攻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成為國家網路安全的致命新威脅。
㈢ 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有哪些
網路安全問題分為很多類,比如說系統安全,web安全,無線安全,物聯網安全等等。就我個人學習而言,我是學習web安全的,所謂的web安全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網站安全。
web安全:當網站源碼的程序員對源碼編寫的時候,沒有給賦值的參數進行過濾,那麼會產生很多安全漏洞,比較常見的漏洞就是SQL注入漏洞,XSS漏洞,文件包含漏洞,越權漏洞,等等。其實這些漏洞很容易杜絕,但是程序員因為懶惰所以鑄成大錯,當然,在伺服器配置方面也會出現漏洞,比如說常見的,目錄遍歷,敏感下載,文件上傳,解析漏洞等等。都是因為伺服器的配置不當而產生的,產生這些漏洞非常容易讓攻擊者獲得想要的數據,比如說網站管理員的賬號密碼,如果漏洞嚴重,可以直接提權伺服器,拿到伺服器的shell許可權。
系統安全:系統安全的漏洞一般都是許可權類漏洞,用戶沒有及時更新補丁,或者開放了敏感埠,敏感服務,等等,都可以被黑客利用,詳細的可以看看緩沖區溢出漏洞原理。
無線安全和物聯網安全,這些的話,我也沒有深究過,我們說的無線常用的就是wifl,或者說是無線設備,攻擊者可以偽造頁面,植入木馬等等獲取到連入惡意wifl的主機許可權,物聯網我們最常見的就是自動販賣機或者是一些智能設備了,那麼就自動販賣機來說,自動販賣機是一個沙盒系統,說到底他還是個系統,當用戶通過某種方式獲取到可以對系統進行操作的時候,那豈不是可以任意的買東西,等等。
當然。網路安全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完的,這里只是舉幾個常見的例子,具體不懂得可以追問,手工打字,望樓主採納。
㈣ 網路面臨哪些安全問題,應採取那些措施!
計算機網路安全
編者按:"千里之提,潰於蟻穴"。配置再完善的防火牆、功能 再強大的入侵檢測系統、結構再復雜的系統密碼也擋不住內部人員從網管背後的一瞥。"微軟被黑案"的事例證明,當前企業網路最大的安全漏洞來自內部管理的不嚴密。因此網路安全,重在管理。那麼如何管理呢?請仔細研讀下文。
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及現狀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和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越來越依賴於網路。與此相關的網路安全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並逐漸成為企業網路應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那麼網路安全這一要領是如何提到人們的議事日程中來的呢?
1. 網路安全的概念的發展過程
網路發展的早期,人們更多地強調網路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網路的安全性。當網路僅僅用來傳送一般性信息的時候,當網路的覆蓋面積僅僅限於一幢大樓、一個校園的時候,安全問題並沒有突出地表現出來。但是,當在網路上運行關鍵性的如銀行業務等,當企業的主要業務運行在網路上,當政府部門的活動正日益網路化的時候,計算機網路安全就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隨著技術的發展,網路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機構聯系起來。它們使用公共的傳輸信道傳遞敏感的業務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使用某個機構的私有網路。組織和部門的私有網路也因業務需要不可避免地與外部公眾網直接或間接地聯系起來,以上因素使得網路運行環境更加復雜、分布地域更加廣泛、用途更加多樣化,從而造成網路的可控制性急劇降低,安全性變差。
隨著組織和部門對網路依賴性的增強,一個相對較小的網路也突出地表現出一定的安全問題,尤其是當組織的部門的網路就要面對來自外部網路的各種安全威脅,即使是網路自身利益沒有明確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於被攻擊者利用而帶來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網路黑客的攻擊、網路病毒的泛濫和各種網路業務的安全要求已經構成了對網路安全的迫切需求。
2. 解決網路安全的首要任務
但是,上面的現狀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當人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投向黑客攻擊和網路病毒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的時候,卻不知道內部是引發安全問題的根源,正所謂"禍起蕭牆"。國內外多家安全權威機構統計表明,大約有七八成的安全事件完全或部分地由內部引發。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購置一定的安全產品來解決,但是,大多數的外部安全問題是由內部管理不善、配置不當和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引起的。因此,建立組織的部門的網路安全體系是解決網路安全的首要任務。
網路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任何一種單一的技術或產品者無法滿足無法滿足網路對安全的要求,只有將技術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從控制整個網路安全建設、運行和維護的全過程角度入手,才能提高網路的整體安全水平。
無論是內部安全問題還是外部安全問題,歸結起來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網路建設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從而就不可能採取主動的安全 措施加以防範,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
2. 組織和部門的有關人員對網路的安全現狀不明確,不知道或不清楚網路存在的安全隱 患,從而失去了防禦攻擊的先機。
3.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沒有形成完整的、組織化的體系結構,其缺陷給攻擊 者以可乘之機。
4.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導致安全體系和安全控制措施 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效能。業務活動中存在安全疏漏,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給攻擊者以收集敏感信息的機會。
5. 網路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有員缺乏必要的專業安全知識,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網路, 不能及時發現已經存在的和隨時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對突發的安全事件不能作出積極、有序和有效的反應。
網路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實現網路安全的過程是復雜的。這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嚴格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整個過程的有效性,才能保證安全控制措施有效地發揮其效能,從而確保實現預期的安全目標。因此,建立組織的安全管理體系是網路安全的核心。我們要從系統工程的角度構建網路的安全體系結構,把組織和部門的所有安全措施和過程通過管理的手段融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安全體系結構由許多靜態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動態的安全分析過程組成。
1. 安全需求分析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明了自己的安全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構建適合於自己的安全體系結構,從而有效地保證網路系統的安全。
2. 安全風險管理 安全風險管理是對安全需求分析結果中存在的安全威脅和業務安全需求進行風險評估,以組織和部門可以接受的投資,實現最大限度的安全。風險評估為制定組織和部門的安全策略和構架安全體系結構提供直接的依據。
3. 制定安全策略 根據組織和部門的安全需求和風險評估的結論,制定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策略。
4. 定期安全審核 安全審核的首要任務是審核組織的安全策略是否被有效地和正確地執行。其次,由於網路安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的配置可能經常變化,因此組織和部門對安全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組織的安全策略需要進行相應地調整。為了在發生變化時,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能夠及時反映這種變化,必須進行定期安全審核。 5. 外部支持 計算機網路安全同必要的外部支持是分不開的。通過專業的安全服務機構的支持,將使網路安全體系更加完善,並可以得到更新的安全資訊,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提供安全預警。
6. 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環節,也是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的基礎性組成部分。通過恰當的管理活動,規范組織的各項業務活動,使網路有序地進行,是獲取安全的重要條件。
㈤ 網路安全問題怎麼解決
除了建立起網路安全審查制度: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系統開展網路安全審查,針對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及提供者,重點審查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以防產品提供者非法控制、干擾、中斷用戶系統,非法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用戶有關信息。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產品和服務,將不得在中國境內使用外。
大面積的部署國產信息化網路安全管理設備,如UniAccess終端安全管理、UniNAC網路准入控制這類網路安全管理監控系統,也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用這類管理系統,對各個終端的安全狀態,對重要級敏感數據的訪問行為、傳播進行有效監控,及時發現違反安全策略的事件並實時告警、記錄、進行安全事件定位分析,准確掌握網路系統的安全狀態,保障我們網路安全的防護體系。
㈥ 當前網路主要存在的安全問題在哪些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黑客的襲擊和計算機病毒的傳遞。
當前網路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安全問題:
(1)網路系統安全
網路系統安全主要是指計算機和網路本身存在的安全問題,也就是保障電子商務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問題,其內容包括計算機的物理、系統、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服務等安全問題。
(2)網路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問題是電子商務信息在網路的傳遞過程中面臨的信息被竊取、信息被篡改、信息被假冒和信息被惡意破壞等問題。如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從而使信息失去原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網路硬體和軟體問題導致信息傳遞的丟失、謬誤及一些惡意程序的破壞而導致電子商務信息遭到破壞;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等。因此,電子商務中對信息安全的要求就是要求信息傳輸的安全性、信息的完整性及交易者身份的確定性。
(3)網路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問題是指在電子商務虛擬市場交易過程中存在的交易主體真實性、資金的被盜用、合同的法律效應、交易行為被抵賴等問題。如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必須進行身份識別,若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壞交易,損害被假冒一方的聲譽或盜竊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甚至進行欺詐。
需要強調的是,在「互聯網+」時代,網路安全至關重要,幾乎關心到每個人的隱私和財產安全,於是催生出一個高薪職業,那就是網路安全工程師,很多企業都會聘請專業的網路安全工程師和網路安全團隊去維護網路安全。我們個人的網路安全則需要自己去守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瀏覽非法網站,不要在不知名商城購物或交易,不要相信郵箱收到的各類中獎通知,必要時可以先問問「網路」。
最後,望大家能夠保持綠色上網,共同守護網路凈土!
㈦ 每次開機要重拔幾次網線才能連上網,斷開網路後重聯也要拔幾次,求高手就解決,解決了再加分
可能跟網線有關,我有碰到這種情況,把貓換了不行,路由換了也不行,後來把從貓後邊的電話線都換了,現在很好用。
㈧ 網路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及如何解決網路安全隱患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和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網路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信息安全,包括靜態的信息存儲安全和信息傳輸安全。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安全的重點放在了保護信息,確保信息在存儲、處理、傳輸過程中及信息系統不被破壞,確保對合法用戶的服務和限制非授權用戶的服務,以及必要的防禦攻擊的措施。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可控性就成了關鍵因素。
Internet的開放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導致了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系統存在很多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安全問題,各種安全機制、策略和工具被開發和應用。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網路的安全依舊存在很大的隱患。
企業網路的主要安全隱患
隨著企業的信息化熱潮快速興起,由於企業信息化投入不足、缺乏高水平的軟硬體專業人才、以及企業員工安全意識淡薄等多種原因,網路安全也成了中小企業必須重視並加以有效防範的問題。病毒、間諜軟體、垃圾郵件……這些無一不是企業信息主管的心頭之患。
1.安全機制
每一種安全機制都有一定的應用范圍和應用環境。防火牆是一種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隱藏內部網路結構,細致外部網路到內部網路的訪問。但是對於內部網路之間的訪問,防火牆往往無能為力,很難發覺和防範。
2.安全工具
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一個安全工具能不能實現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者,包括系統管理員和普通用戶,不正當的設置就會產生不安全因素。
3.安全漏洞和系統後門
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中通常都會存在一些BUG,別有心計的員工或客戶都可能利用這些漏洞想企業網路發起進攻,導致某個程序或網路喪失功能。有甚者會盜竊機密數據,直接威脅企業網路和企業數據的安全。即便是安全工具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幾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發現和公布,程序員在修改已知BUG的同時還可能產生新的BUG。系統BUG經常被黑客利用,而且這種攻擊通常不會產生日誌,也無據可查。現有的軟體和工具BUG的攻擊幾乎無法主動防範。
系統後門是傳統安全工具難於考慮到的地方。防火牆很難考慮到這類安全問題,多數情況下,這類入侵行為可以經過防火牆而不被察覺。
第2頁:網路安全探討(二)
4.病毒、蠕蟲、木馬和間諜軟體
這些是目前網路最容易遇到的安全問題。病毒是可執行代碼,它們可以破壞計算機系統,通常偽裝成合法附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有的還通過即時信息網路發送。
蠕蟲與病毒類似,但比病毒更為普遍,蠕蟲經常利用受感染系統的文件傳輸功能自動進行傳播,從而導致網路流量大幅增加。
木馬程序程序可以捕捉密碼和其它個人信息,使未授權遠程用戶能夠訪問安裝了特洛伊木馬的系統。
間諜軟體則是惡意病毒代碼,它們可以監控系統性能,並將用戶數據發送給間諜軟體開發者。
5.拒絕服務攻擊
盡管企業在不斷的強化網路的安全性,但黑客的攻擊手段也在更新。拒絕服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這類攻擊會向伺服器發出大量偽造請求,造成伺服器超載,不能為合法用戶提供服務。這類攻擊也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攻擊手段。
6.誤用和濫用
在很多時候,企業的員工都會因為某些不經意的行為對企業的信息資產造成破壞。尤其是在中小企業中,企業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是相對落後的。而企業管理層在大部分情況下也不能很好的對企業信息資產做出鑒別。從更高的層次來分析,中小企業尚無法將信息安全的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整體經營理念中,這導致了企業的信息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安全盲點和誤區。
網路安全體系的探討
1.防火牆
防火牆是企業網路與互聯網之間的安全衛士,防火牆的主要目的是攔截不需要的流量,如准備感染帶有特定弱點的計算機的蠕蟲;另外很多硬體防火牆都提供其它服務,如電子郵件防病毒、反垃圾郵件過濾、內容過濾、安全無線接入點選項等等。
在沒有防火牆的環境中,網路安全性完全依賴主系統的安全性。在一定意義上,所有主系統必須通力協作來實現均勻一致的高級安全性。子網越大,把所有主系統保持在相同的安全性水平上的可管理能力就越小,隨著安全性的失策和失誤越來越普遍,入侵就時有發生。
防火牆有助於提高主系統總體安全性。 防火牆的基本思想——不是對每台主機系統進行保護,而是讓所有對系統的訪問通過某一點,並且保護這一點,並盡可能地對外界屏蔽保護網路的信息和結構。
防火牆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應用廣泛的網路安全機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區域網內部。防火牆可以從通信協議的各個層次以及應用中獲取、存儲並管理相關的信息,以便實施系統的訪問安全決策控制。 防火牆的技術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包過濾技術、代理技術和狀態監視技術。
第3頁:網路安全探討(三)
2.網路病毒的防範
在網路環境下,病毒傳播擴散加快,僅用單機版殺毒軟體已經很難徹底清除網路病毒,必須有適合於區域網的全方位殺毒產品。如果在網路內部使用電子郵件進行信息交換,還需要一套基於郵件伺服器平台的郵件防病毒軟體。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產品,針對網路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擊點設置對應的防病毒軟體,並且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病毒庫,使網路免受病毒侵襲。
3.系統漏洞
解決網路層安全問題,首先要清楚網路中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和弱點。面對大型我那個羅的復雜性和變化,僅僅依靠管理員的技術和經驗尋找安全漏洞和風險評估是不現實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安全掃描工具來查找漏洞並提出修改建議。另外實時給操作系統和軟體打補丁也可以彌補一部分漏洞和隱患。有經驗的管理員還可以利用黑客工具對網路進行模擬攻擊,從而尋找網路的薄弱點。
4.入侵檢測
入侵檢測技術是為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及時發現並報告系統中未授權或異常現象的技術,是一種用於檢測計算機網路中違反安全策略行為的技術。在入侵檢測系統中利用審計記錄,能識別出任何不希望有的行為,從而達到限制這些活動,保護系統安全的目的。
5.內網系統安全
對於網路外部的入侵可以通過安裝防火牆來解決,但是對於網路內部的入侵則無能為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採用對各個子網做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審計文件,為管理員分析自己的網路運作狀態提供依據。設計一個子網專用的監聽程序監聽子網內計算機間互聯情況,為系統中各個伺服器的審計文件提供備份。
企業的信息安全需求主要體現在迫切需要適合自身情況的綜合解決方案。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會進一步復雜化和深入化。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將自己的智力資產建構在其信息設施基礎之上,對於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會迅速的成長。
總之,網路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僅僅依靠防火牆等單個的系統,而需要仔細考慮系統的安全需求,並將各種安全技術結合在一起,與科學的網路管理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個高效、通用、安全的網路系統。
㈨ 網路安全問題有哪些以及解決措施
網路安全問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種是病毒入侵,另外一種是數據外泄。
想要解決網路安全問題,就要對其根本進行管理,比如說通過使用防泄密軟體來對企業電腦中的重要文件進行管理。比如對文件進行加密,加密之後的文件只能在區域網內使用,如果是進行文件外發的話就是亂碼的情況,這就能保護文件最基本的安全性了。
而且還能通過它進行軟體的管理,比如禁止在電腦下載新的軟體,這樣就在一定程度防止員工將誤下載帶病毒的軟體安裝到電腦上了。還能夠禁止U盤對電腦的使用,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保護數據安全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