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站知識 > 恭王府網站為什麼登錄超時

恭王府網站為什麼登錄超時

發布時間:2022-08-30 17:20:44

㈠ 恭王府門票需要預定嗎

需要。恭王府博物館實行實名制購票,所有觀眾需錄入身份信息方可預購。恭王府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現場售票窗口,實行全網分時段售票,屆時觀眾可憑身份證檢票入園。每個有效身份證件,每個入館日限購一張門票。

恭王府門票預定須知:

1、門票提前10天預售,售完為止。

2、購票實行實名制,所有觀眾需錄入身份證信息方可預訂。

3、每個證件(身份證)每個入館日限購一張門票。

4、個人用戶每單限購10張門票,超過10張須分別下單。

5、持現役軍人證、港澳身份證、護照人士請現場購票。

6、如有發票需求,請在訂單中填寫開票信息後,自助列印電子發票。

7、團隊購票後指定的帶團導游在刷身份證入館前,不能再次購票。

8、當天預約門票售罄後,可能會有少量退票,觀眾可根據網上剩餘票量進行購買。

㈡ 在北京情侶可以去哪玩

在北京情侶可以去哪玩?學長為大家推薦以下幾個地方:


以上就是情侶約會地的所有推薦,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可以關注學長,更多精彩內容期待與你邂逅!

㈢ 恭王府門票要身份證嗎

恭王府門票不需要身份證,具體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7號。|開放時間:3月16日—11月15日:07:30-16:30;11月16日—3月15日:08:00-16:00。以下是恭王府的景點介紹:王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欣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各四合院組成,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這是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選址而言,它占據京城絕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園很注重風水,北京據說有兩條龍脈,一是土龍,即故宮的龍脈;二是水龍,指後海和北海一線,而恭王府正好在後海和北海之間的連接線上,即龍脈上,因此風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見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從玉泉湖引進來的,而且只內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風水學斂財的說法。我國十大元帥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長壽。據說,北京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這個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

㈣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導游,可能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藉助導游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游覽。那麼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北京恭王府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1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使用古游網的導游服務:

王府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宮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橋梁,位於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中國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代表著中國的王府文化。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開始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後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華宅第,時稱「和第」。有說法稱、明弘治年間、大太監李廣也曾經置第於此。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歷歸天,次日嘉慶皇帝就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全家,估計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八億兩,相當於國庫十幾年的總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賜令自盡」。而宅子本身,則歸了「愛豪宅不愛江山」的嘉慶胞弟慶僖親王永璘所有。與此同時,嫁給和珅兒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豐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親王奕?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民國初年,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後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贖回,並用作女生學堂。新中國成立以後,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使用過。

「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這是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選址而言,它占據京城絕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園很注重風水,北京據說有兩條龍脈,一是土龍,即故宮的龍脈;二是水龍,指後海和北海一線,而恭王府正好在後海和北海之間的連接線上,即龍脈上,因此風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見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從玉泉湖引進來的,而且只內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風水學聚財的說法。新中國十大元帥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長壽。據說,北京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這個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

恭王府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王府建築群,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在前,園在後。恭王府的開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議事日程。1975年,周總理在病床上,將三件未做完的事情託付給谷牧,其中之一就是恭王府的開放問題。

王府佔地約3。1萬平方米,分為中、東、西三路建築,由嚴格的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王府有門臉五間,正殿七間,後殿五間,後寢殿七間,左右有配殿。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規模也是王府中最高的。恭王府的中、東、西三路各有三個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後兩個院子是我們要游覽的主要區域。

現在就請您跟隨我們的講解,游覽一下這歷盡蒼桑、重現世人的恭王府吧。

門外院落

首先給您介紹一下王府主體院落之外的部分。在府邸大門外並列有東西兩組院落。

西側一組院落在三間正門兩側開有兩座罩子門通向東、西兩路院落,門的前方縱列著四排房屋,每排房屋當中各有一座阿思門,東邊的阿思門外有一座影壁。

西側院落南邊沿圍牆有兩排倒座房,是王府的辦事機構用房:前排東側為回事處、隨侍處,中間為管事處,西側為佐領處、檔子房、管領處、庄園處、置辦處等,後排為糧倉房;兩排倒座之間有東房一排,為裁房、廚房、水屋等。

東側一組院落中南邊沿圍牆也有一排倒座房,為王府的兵房,駐有護衛王府的旗兵十餘名;北邊有一組四合院落,據說載瀅回府時在此居住。

當時王府的總出入門就開在東側院落的東牆上。

好了,下面我們將按照由中路入東路,轉中路進西路最後到達後罩樓的順序帶領您轉轉這重新修繕的恭王府。

中路有正門兩重,均朝南。現在您要走入的是恭王府府邸的正門,大門面闊三開間,外置石獅子一對,石獅頭上的捲毛疙瘩有12排,代表親王的爵位。

經過這中路的第一個小院,接下來您還需走過這面闊5間的二門,才能進入王府的中心區域。二門內是正殿及東西配殿,其後為後殿及東西配殿。

銀安殿俗呼銀鑾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築。它作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節日時方打開,起到禮儀的作用。民國初年,由於不慎失火,大殿連同東西配殿一並焚毀。現在經過修復,雖不能與原來的完全一樣,但還是能讓您體會到它的宏偉與莊重,感受到它的神韻。

現在讓我們先去游覽一下東路的主要建築。下一個景點是多福軒。

多福軒採用小五架梁式的明代建築風格。這里是奕?的會客處,保存著一些漂亮的鳳凰彩繪,因其內部懸掛許多「福壽匾」而得名。多福軒內6個書架4個多寶格每個都是4米多高,全是用楠木復原的。

軒前院子內有古藤蘿一架,被稱為「藤瑩架」,據考已生長200多年,在北京是不多見的。因此這個院子又被稱為「藤蘿院」。

繞過多福軒,您將進入東路的最後一個院子,看到後院的正廳樂道堂。

這里恭親王奕忻起居的地方。奕?為皇子時,道光帝曾賜「樂道堂」匾額一方,此堂因此得名。

東路游覽完了,現在請您向西走,去參觀中路後院的嘉樂堂。

嘉樂堂五開間、硬山頂、前出廊,是和珅時期的建築,懸掛「嘉樂堂」匾額一方。該匾疑是乾隆帝賜給和珅的,但匾額無署款,無鈐記,故無從證實。在恭親王時期,嘉樂堂主要作為王府的祭祀場所,內供有祖先、諸神等的牌位,以薩滿教儀式為主。這就印證了民間對於王府內有座神殿的傳說。

看過了銀安殿和嘉樂堂,想必您已經發現了,這中軸線上建築物的'屋頂都用綠琉璃瓦、脊吻獸,而配殿屋皆用灰筒瓦。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2

恭親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貪」的和王申的家,後被嘉慶帝立下二十四條罪狀,抄了他的家充公。因最後一任主人是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訁斤,所以稱為恭親王府。

北京城兩龍脈,一是京城中軸線,二是護城河。故宮就坐落在中軸線的頭上。而恭親王府就坐落在兩龍脈相交之處。和王申曾大言不慚說:「皇上坐龍頭,我坐龍尾。龍頭雖掌大局,卻還要龍尾行大事。」聽聽,和王申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貪」!

恭親王府內,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這「蝙蝠」並不是真實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築。和王申想讓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諧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

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隻碩大的「蝙蝠」。這是一隻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邊隨意錯落著假山碎石。福池周圍栽滿了榆樹,榆樹的果、葉形似銅錢,每當銅錢般的果、葉掉入福池時,和王申就會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錢,進入我的『聚寶盆』,地上的錢也是流入我和王申的囊袋中。」這話可真不假!

我們順著福池潺潺流水走,便來一扇門前。這是一扇精美絕倫的西洋門,色彩鮮艷,做工精細。據說這也是他二十四條罪狀之一。因為這一扇西洋門是仿造皇家園林——萬壽園里的西洋門造的。

進了西洋門,繞過「送子觀音」石雕,便是和王申家的戲園了。戲園前是一片花園,修剪整齊的灌木叢中開著些許花兒。《環珠格格》中「香妃戲蝶」這出戲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全北京城只有兩處是滿地青磚,一是故宮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王申家的戲台了。因為青磚的擴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戲台上唱戲不需要任何擴音工具,偌大的戲場人人都能聽到音樂,能站在遍地青磚的戲台上為和王申等權貴大臣唱戲也是一種殊榮了。

穿過雕刻精細的朱欄長廊,便來到了和王申的書齋。書齋四面假山竹林環合,清幽寧靜。整個恭親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磚砌的。這座書齋是用一種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涼,和王申最愛待在這里了。

出書齋,前面那座十分大氣的建築就是正殿——和王申會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條很特別的路,只有一節階梯,然後就是一條筆直平緩的坡路,因為和王申說過他這一世,只有年少時吃過苦,然後就一路平步青雲,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顛峰。我們可以跨過最底下的一節階梯,免吃一點苦,直接「平步青雲」。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孝庄太後年老病重之時,極其愛戴她的皇孫——康熙帝,心情極其郁悶。他讓侍女蘇麻喇姑准備好紙筆,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福」字。寫完之後,玄燁和蘇麻喇姑看著那個「福」字驚呆了——那個字蒼勁有力,十分瀟灑。細一看,竟看見了多個片語:多田,多子,多才,多壽……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願嗎?康熙帝越看越滿意,便命人把這個「福」字拓在一塊巨石上。結果,久病多時的太皇太後很快康復了!康熙帝大喜,決定將這塊飽含吉祥福瑞氣息的巨石代代相傳,讓愛新覺羅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傳到乾隆手中,就被別人偷出了皇宮。這個人就是和王申。現在這塊福石就在我們正殿腳下,只露出寫有「福」字的一面。這個「福」便是恭親王府的第一萬個福,寓意「萬福」。和王申還神氣地說:「皇上是『萬歲』,我是『萬福』!」後來,嘉慶帝抄他家時,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宮,可還是沒有搬成。和王申太狡猾了,他用石塊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條龍,寓意「龍坐江山」,嘉慶帝不想自毀「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來。

我們剛才是「平步青雲」而上,現在讓我們踏著龍脈下來吧。

再沿著福山前的池塘流水走,便可來和王申家的釣魚池,踩著硃色石船便可來到池中心的釣魚台,釣魚台南面堆砌著一些奇形怪狀的假山,池裡長滿了綠色植物。北面岩上栽滿了柳樹,它們阿娜多姿的身體隨風搖擺,與池中冒個不停的水突眼相映成趣,就像自己來到了濟南趵突泉。可我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還沒離開恭親王府呢:釣魚台的欄桿,牌欄上無不鏤刻著只有北京恭親王府才有的蝙蝠花紋。

釣魚池北岸上,還有一座形狀奇特的閣樓,閣樓前種滿了花草樹木,據說是恭親王奕訁斤派人按慈禧太後頭上的旗頭形狀做的。奕訁斤很是討厭慈禧太後,說:「你把我玩弄於股掌之間,我就要在你頭上作威作福!」於是,奕訁斤就建了這么一個閣樓。

游完恭親王府,我再次回首,看著這座飽經歷史風霜卻風采不減當年的府邸,心中百感交集:在這里住過的人,在自己事業走到顛峰時,卻不知自己也走上了權途與錢途的末路。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恭親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貪」的和珅的家,後被嘉慶帝立下二十四條罪狀,抄了他的家充公,恭王府導游詞。因最後一任主人是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訁斤,所以稱為恭親王府。

北京城兩龍脈,一是京城中軸線,二是護城河。故宮就坐落在中軸線的頭上。而恭親王府就坐落在兩龍脈相交之處。和珅曾大言不慚說:「皇上坐龍頭,我坐龍尾。龍頭雖掌大局,卻還要龍尾行大事。」聽聽,和珅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貪」!

恭親王府內,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這「蝙蝠」並不是真實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築。和珅想讓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諧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

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隻碩大的「蝙蝠」。這是一隻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邊隨意錯落著假山碎石。福池周圍栽滿了榆樹,榆樹的果、葉形似銅錢,每當銅錢般的果、葉掉入福池時,和珅就會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錢,進入我的『聚寶盆』,地上的錢也是流入我和珅的囊袋中。」這話可真不假!

我們順著福池潺潺流水走,便來一扇門前。這是一扇精美絕倫的西洋門,色彩鮮艷,做工精細。據說這也是他二十四條罪狀之一。因為這一扇西洋門是仿造皇家園林——萬壽園里的西洋門造的。

進了西洋門,繞過「送子觀音」石雕,便是和珅家的戲園了。戲園前是一片花園,修剪整齊的灌木叢中開著些許花兒。《環珠格格》中「香妃戲蝶」這出戲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全北京城只有兩處是滿地青磚,一是故宮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珅家的戲台了。因為青磚的擴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戲台上唱戲不需要任何擴音工具,偌大的戲場人人都能聽到音樂,能站在遍地青磚的戲台上為和珅等權貴大臣唱戲也是一種殊榮了。

穿過雕刻精細的朱欄長廊,便來到了和珅的書齋。書齋四面假山竹林環合,清幽寧靜。整個恭親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磚砌的。這座書齋是用一種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涼,和珅最愛待在這里了。

出書齋,前面那座十分大氣的建築就是正殿——和珅會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條很特別的路,只有一節階梯,然後就是一條筆直平緩的坡路,因為和珅說過他這一世,只有年少時吃過苦,然後就一路平步青雲,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顛峰。我們可以跨過最底下的一節階梯,免吃一點苦,直接「平步青雲」。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孝庄太後年老病重之時,極其愛戴她的皇孫——康熙帝,心情極其郁悶。他讓侍女蘇麻喇姑准備好紙筆,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福」字。寫完之後,玄燁和蘇麻喇姑看著那個「福」字驚呆了——那個字蒼勁有力,十分瀟灑。細一看,竟看見了多個片語:多田,多子,多才,多壽……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願嗎?康熙帝越看越滿意,便命人把這個「福」字拓在一塊巨石上。結果,久病多時的太皇太後很快康復了!康熙帝大喜,決定將這塊飽含吉祥福瑞氣息的巨石代代相傳,讓愛新覺羅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傳到乾隆手中,就被別人偷出了皇宮。這個人就是和珅。現在這塊福石就在我們正殿腳下,只露出寫有「福」字的一面。這個「福」便是恭親王府的第一萬個福,寓意「萬福」。和珅還神氣地說:「皇上是『萬歲』,我是『萬福』!」後來,嘉慶帝抄他家時,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宮,可還是沒有搬成。和珅太狡猾了,他用石塊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條龍,寓意「龍坐江山」,嘉慶帝不想自毀「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來。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4

尊敬的各位旅客,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導游梁景雯,很榮幸能做大家的向導,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北京市的恭王府,請大家耐心等待!

朋友們,我們來到著名的北京恭王府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叫恭王府嗎?它曾是和珅的府邸,1851年恭親王奕昕成了宅子的主人。這座恭王府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它經歷了大清王朝七代皇帝的統治,它就如一面鏡子,見證大清王朝由鼎盛而變的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便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現在,大家看看府中的窗戶,原來和珅是一個大貪官,在他宅子的南面,是一排青磚瓦房,一共有99間半,他就把他的金銀財寶全藏在裡面,可是,好多人擔心他找不見啥放在哪兒,呵!不用擔心!我不是讓大家看府中的窗戶嘛,這些窗戶形狀不一,有三角形,有不規則的形狀,還有禮裙形。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我給大家五分鍾休息時間,休息完我們繼續出發!

老北京人常說:「來北京,一定要到故宮沾沾王氣,到長城沾沾霸氣,到恭王府沾沾福氣!」這個「福」字是康熙的御筆,現在在秘雲洞里保存著。這個福字呢,寫得比較講究,右上角像個「多」,下面像個「田」,左面像個「才」「子」,右邊上下連起來像個「壽」,合起來叫: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被稱為「五福」。

據說,恭王府里有9999隻「福」,第一萬個在秘雲洞,他被稱為「天下第一福」。好了,我帶大家去摸一下福,把福帶回家,切記:只快速摸一下福,這樣能快速把福摸到手。

大家一定摸到了福吧!請大家慢慢游覽,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5

由於恭王府有著某些《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景物,因此有人說恭王府花園是大觀園的藍本。但是,許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王府的主人奕訴,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格制,顯示其不可逾越的等級,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親王府有門臉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決不能多於這些數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顏色也是不能替越的。

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0相和坤,他修建的慶頤堂模仿了皇帝的寧壽宮,皇帝「加恩賜令自盡」時,這就是其中的一條罪狀。

恭王府的建築,可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邸佔地46.5畝,分為中東西三路,各由多進四合院組成,後面環抱著長160餘米的通脊二層後罩樓。樓後為花園,佔地38.6畝,園內建築也約略形成中東西三路,園中散置了疊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

中路前部是面闊3間的大門和面闊5間的二門,門里原有正殿銀安殿,已毀,現存後殿,即嘉樂堂;東路由三進四合院組成,是恭親王奕折的起居生活用房;西路正房為錫晉齋,院宇宏大,廊點周接,氣派非凡。在三路院落之後,環抱東西長160米的40餘間兩層後樓,東邊名瞻霧樓,西邊名寶約樓。樓後即花園——蘋錦園,俗稱恭王府花園,佔地2.8萬平方米。園內建築分中東酉三路,也有約略的軸線,散置疊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主要建築有蠍殿、邀月台、大戲台、沁秋亭等。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6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親王、郡王封號的有七十個。

為了顯示他們的特殊地位和便於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設在內城。

「鐵帽王府」。清初對入關有功的8家王爵,封為世襲罔替,俗稱「鐵帽王」,他們的王府就叫鐵帽王府,共有8處,5處在西城,三處在東城。

以後又封了幾個鐵帽王,共12個世襲罔替王爵。

北京有兩個恭親王,一個是順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寧,府址在今東四十條。

另一個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52年將原慶王府轉賜奕*,此處原是和珅宅,位於前海西街17號,這個恭王府是保護得最好的一個王府。

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17號,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據說恭王府總面積為一百多畝。相當於中山公園,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開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後花園,佔地9畝,但其規模已經是非常可觀的。

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過四合院組成,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漿砌築成的,非常堅固,山上置兩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過往缸中灌水的辦法來增加院中的濕度,過去整個假山上都長滿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為其母祝壽寫的「福」字碑,這是恭王府的「三絕」之一,碑石長7.9米,貫穿整修假山。

垂花門,因門上有兩個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門前的兩棵龍瓜槐在和珅居住時就有,這種樹比較珍貴。

垂花門內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蘿架。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狀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經皇帝特批的,恭親王府是少有的幾個享此殊榮的王府之一。

西式門,據說在當時在北京只有3個。這也是恭王府的三絕之一,另一絕是戲樓和福字碑。

花院門內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稱為「獨樂峰」。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歷歸天,次日嘉慶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家,估計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八億兩,相當於國庫十幾年的總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2月22日和珅被「賜令自盡」。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7

東路以建築為主。東有兩山南北奔趨,兩山各在東南和東北轉折成圍合狀。建築分三個小院。,南面靠東院入,抬頭是一精緻垂花門,入內為狹長院落,院內當年種竹,正廳為大戲樓之後部,西廂為中路明道堂之後卷,東廂為一排廂房,院西為另一個狹長院落。入口月洞門,曰:吟香醉月。北面是東路的主體建築大戲樓,戲樓自成一個小院,面積達685平方米,院內有前廳、觀眾廳、舞台、扮戲房等,廳內裝飾豪華,是王府的觀戲處。

西路以山水為主。西路的起始部分從飛來峰西走,在南端是兩山之間的一個雄關。關名曰:榆關,榆關即長城的山海關,是長城的象徵,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美稱,當年,清代皇帝就是從此入關,在園中設此關足以表示園主不忘記清祖從山海關入主中原的豐功偉績。榆關之前是西路的中心大方池,方池東南角出細流折東與福河相連,大方池之中有一個方形小島,島上是觀魚台,以此來喻莊子濠上觀魚之樂的典故;池西是西山;池前有五間堂屋。東出抄手廊與中路滴翠岩的曲廊相接。

全園以福字貫穿,表明主題明顯。山勢圍合有新意,榆關雄峙也有新意,但東部建築較多,中部曲廊的圍合也不夠有機,特別是理水較差。從堆石、建築、植物、格局上看仍有北方園林特點。

恭王府位於什剎海北岸的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裡,60餘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

恭王府是清道光帝第六子恭忠親王府第。前身為乾隆時大學士和砷的邸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砷獲罪,邸宅入官,嘉慶帝將其一部分賜給其弟慶僖親王永磷,是為慶王府。以後咸豐市將慶王府收回,轉賜其弟奕沂,是為恭王府。咸豐、同治年間曾整修,並在府後添建花園。

北京恭王府導游詞8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你們的導游xx。

恭王府花園為位於恭王府後的一獨具特色的花園,又名萃錦園,位於柳蔭街甲14號,建於1777年,據考證是在明代舊園上重修的。全園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有古建築31處。恭親王為重建花園調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畫斑斕,融江南園林藝術與北方建築格局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為一園,建成後曾為京師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現存王府園林藝術的精華所在,堪稱"什剎海的明珠"。其中園中的西洋門、御書"福"字碑、室內大戲樓並稱恭王府"三絕"。某些紅學家認為此園可能是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

王府是北京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位於什剎海西北角,前海西街17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始建於十八世紀末,早期為乾隆年間大學士和珅宅第,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和珅獲罪,宅第被沒收賜與慶郡王,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改賜給恭親王愛新覺羅·奕。

清代王府有嚴格的規制,規定親王府有大門五間,正殿七間,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左右有配殿,形成多進四合院,不少府邸有後花園。但許多王府經歷滄桑,早已面目全非,只有恭王府是北京現存最完整、布置最精的一座清代王府。著名學者侯仁之先生稱之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一百六十米,有四十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三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二十多個景區各不相同。

恭王府花園在造園手法上既有中軸線,也有對稱手法。全園分為中路、東路、西路三路,成多個院落。中軸上依次是園門、飛來峰、蝠池、安善堂、方池、假山、邀月台、綠天小隱、蝠廳。中路建築和山水基本對稱,東、西兩路只是山體對稱,建築不對稱。整個園林由六條山龍圍合:南面、東面、西面各有兩山,中路後部有一山為中龍。

;

㈤ 坐地鐵怎麼去恭王府啊

恭王府那裡沒有地鐵 最近的是在2號線的車公庄站或5號線的張自忠路站下車 然後換乘平安大街上的公交車即可 具體見下:

車公庄→恭王府:
從東南出口出站 坐107 118 或 701路 東官房或北海北門下車均可

張自忠路→恭王府:
出站坐13 42 118 701 或 823路 北海北門或東官房下車均可

這兩站下車都可以 因為恭王府是在交錯復雜的小胡同群里 在哪站下都可以走不同的路到達 具體走法看什剎海地區的地形圖指路牌即可 那裡還有人力三輪車 也可以乘坐

㈥ 讀《神秘的恭王府》有感

來恭王府游覽,我是帶著探秘的心情。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恭王府,自1962年周恩來總理視察後提出要很好保護以來,歷經數十載,神秘的恭王府後花園於1988年對外開放,府邸於2008年對外開放。為什麼要對這么一座清代王府進行如此巨資、精力、大規模保護?不來恭王府親自走走看看聽聽感受下這座王府建築藝術之精美、文化底蘊之厚重,歷史典故之豐富,還真不解其中博大之奧秘。
在歷史風雨中搖曳了兩百多年的恭王府,經過清朝晚期帝國列強豪奪強取,民國政府敗落腐化,文化大革命特殊歷史階段,早已滿目蒼夷。如果對時至今日所剩無幾的介於宮廷文化與平民文化之間的王府文化之載體的恭王府建築群不進行搶救性保護,今人恐愧對祖宗,慚愧子孫。
恭王府前前後後有三位主人:大貪官和珅、慶王永璘、恭親王奕。到底給這座王府建築群冠以什麼名?在修復時專家們還真有過爭論。這座王府由當時權傾一時的和珅建造,他的貪婪使他有經濟能力造這么一座富麗堂皇的府邸,而他的才華(國子監辟雍宮設計者就是和珅)使他對建築藝術追求盡可以精益求精,然而逾制所建,使這座宅院具有了王府規格;第二位主人是「不愛江山愛宅院」的慶王永璘,他居住的時期,東邊的院子依然住著和珅的兒媳婦、乾隆的愛女固倫和孝格格(按照清朝法律,王府產權屬於朝廷,王爺只享有居住權);再後來,慈禧把這座王府賞賜給幫她政變成功的恭親王奕。歷史讀到這,命名「恭王府」似乎更合理。如今的恭王府大門前就掛著溥傑題寫的「恭王府」匾牌。
恭王府有「三絕一寶」,它們分別指的是哪些建築?和珅當年藏寶的「夾縫牆」又在哪裡呢?咱們走進王府探秘一番。
恭王府包含府邸及花園兩部分。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銀安殿俗稱「銀鑾殿」,1921年元宵節遭遇火災不復存在,現在看到的是在原基礎上尊重歷史重建的;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廳前有一架長了200多年的藤蘿,長勢茂盛,在京城極為罕見,因此又名「藤蘿軒」。東路的後進院落正房名為「樂道堂」,是當年恭親王奕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緻,主體建築為葆光室和錫晉齋。精品之作當屬高大氣派的錫晉齋,大廳內有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段,地上鋪著稀有的子母石。錫晉齋是「小恭親王」溥偉所起,因此屋原藏有稀世書法珍品《平復帖》。在葆光室東西兩側山牆處,可以見到和珅當年藏寶所用的兩道「夾縫牆」,當初建築時通過山牆旁的一個迴廊,巧妙地把牆給遮住了,讓人誤認為是廊子的一面牆。
恭王府有「三絕一寶」,這第一絕當屬府邸最深處的後罩樓,也就是府邸與花園的分界處。此樓東西長達156米,後牆共開44扇形態迥異的磚雕什錦窗,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
恭王府花園,奕給取名 「萃錦園」,花園也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有一座西洋建築風格的漢白玉拱形石門,門額正上方題 「靜含太古」,後題「秀挹恆春」,這後花園的漢白玉門在當時也只有圓明園才有的西洋建築屬於恭王府的第二絕;以王府「一寶」滴翠峰秘雲洞內康熙御書「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綠天小隱、蝠廳,布局令人回味無窮。東路的大戲樓可是王府第三絕,廳內海曼彩畫使得樑柱好像纏枝藤蘿紫花盛開,恍如在藤蘿架下觀戲,據說在梅蘭芳之前的所有京劇名家均在此演出過,可容納兩百人的大廳在任何角落聽戲音響效果一個樣,稱為一絕名副其實。戲樓南端的明道齋與曲徑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構成園中之園。
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這座歷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王府,歷經了大清王朝乾隆、嘉慶、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七代皇帝的統治,如一面鏡子,見證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恭親王奕欣在時,慈禧、光緒就三次之多來恭王府,可見恭王府在當時的政治地位。奕在晚清政壇上位高權重,四落五起把持朝政三十年之久,晚清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就發生在恭王府。奕欣死後,長子也死且無子嗣,王爵由奕欣次子載瀅之子溥偉承襲。清室滅亡後,小恭王溥偉開始從事復辟活動,由於開支巨大,不得已把恭王府抵押給天主教會,當本利滾到無法償還時,府邸部分抵給了有教會背景的輔仁大學。抗日戰爭時期,這里一度是日本憲兵司令部所在地。
北京人常說:「到故宮要沾沾王氣,到長城要沾沾霸氣,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氣」。「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就其選址而言,恭王府占據京城絕佳的位置。北京據說有兩條龍脈,一是土龍,即故宮的龍脈;一是水龍,就後海和北海一線,而恭王府正好在後海和北海之間的龍脈上,因此風水非常的好。無論是綠蔭街上居住過的我國十大元帥,還是宋慶齡、郭沫若等人的故居均在恭王府的附件,他們都非常長壽。據說,毛主席對風水非常精通,當年他對這里贊不絕口。
王府的福氣來源於康熙御筆親題、加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有著「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至於這塊福字碑緣何會出現在恭王府花園,至今仍是一段歷史懸案。民間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乾隆給愛女固倫和孝公主的陪嫁;有的說是乾隆賜給了自己的寵臣和紳。這一說法很快又帶來了另外一個謎團,既然歷代皇帝如此記掛此「福」,而福字碑在恭王府的藏身之處並不甚隱秘,那麼嘉慶及其後世的君王到底有沒有找到過此碑?如果曾經找到,為何沒有將其請回紫禁城?於是,又一個傳說誕生了,福字碑正好被鑲嵌在秘雲洞內太湖石天然形成的壽字一點處,拆碑必將壽字攔腰折斷,豈不成了「折壽」;而整個壽字又構成了滴翠峰的基石,拆碑勢必損毀假山;而假山山形被壘成了二龍戲珠中的龍首,拆碑就是拆龍頭。更富有戲劇性的是,福字碑朝向正好與風水中的龍脈相合,拆碑便會斷龍脈,取回福字碑要以毀龍頭、斷龍脈、損福折壽為代價,這是任何一位天子都不會做的事情。或許,這真的是「中華第一福」在恭王府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吧。
游覽恭王府後豁然開朗,關於這座王府的許多謎團一一解開,可心中另生一謎團,「中華第一福」的恭王府,並沒能給它的主人帶來福氣,一門心思攬財的和珅,雖富可敵國,終因貪婪葬送了卿卿性命;不為國效力只愛享受的慶王永璘,花天酒地碌碌無為,只是個歷史過客;有膽有識,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雄才偉略終不能挽救那個腐朽將死的清廷。其實作為人,真的福氣就是要內斂、想幹事、能為公。

㈦ 恭王府坐地鐵怎麼去

恭王府花園附近地鐵站有北海北和什剎海


北海北附近公交站有東官房途徑3路;13路;42路;107路;111路;118路;612路;夜10內;夜10外;夜21路;夜3路


什剎海附近公交有鼓樓途徑5路;60路;82路;107路;124路;635路;夜10內;夜10外;夜2路

閱讀全文

與恭王府網站為什麼登錄超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624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502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852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460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225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324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218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92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855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109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99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156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715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54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536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239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472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670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1058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