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用軟體測試多了會不會損傷電腦
會的,因為測試就是讓硬體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增加磨損。
只要檢測一次就可以了,經常檢測反而沒有作用,只要自己用著好就行,數據說明不了什麼的
② 經常用軟體測試電腦對硬體有損害嗎
經常用軟體測試會對電腦有一定的影響,測試中對CPU,內存/顯卡有負擔
會加重電腦負擔,減少使用壽命,其實只要不是太經常就可以,比如半個月整理一次,測試嗎就不要那麼的普遍,認為機子有些變化的時候再測試一下看看怎麼樣,這樣比較好點。
③ 買筆記本電腦!經驗者指教我該帶些什麼測試的軟體過程及注意事項
買筆記本電腦的13個驗機步驟
購買筆記本電腦不像買其他的家電,有諸如國美、蘇寧等很正規的商場,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只在電腦賣場里出售。對於消費者而言,在賣場購買就會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正規。如果不幸遇到JS,那麼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可能被騙走。
很多已經購買筆記本電腦的網友常常抱怨,買回去的產品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買到水貨、返修貨等等,並且很多JS總是以符合國家規定的理由推辭不給消費者更換(很多國家規定已經陳舊過時)。在筆者看來其實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驗機這一關避免。只要把好這最後一關,你就可以免去以後很多的麻煩,一方面對自己負責(幾千甚至上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另一方面可以打擊JS的囂張氣焰,讓他們學會什麼是誠信經商。
下面筆者就根據一般的驗機程序和實際操作
首先,要強調一點,在沒付款之前,「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是永遠成立的。無論你提什麼要求,比如承諾無壞點之類的正當要求,JS肯定會答應。因此在沒有完成驗機之前切記一定不要急著把錢付給JS,不然到時發現問題的話,「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就不成立了。
1、外包裝和箱內物品
首先,檢查外包裝是否完整無誤。對於很多品牌的本本,其包裝都是密封好的。因此第一步要檢查外包裝有無打開過的痕跡。買東西就是要買個塌實,其實這是消費者的一個心理,誰都希望自己買的是一個剛出廠的全新商品,而不是別人挑剩下來的,甚至是返修貨。但還是有一些消費者在這一環節不太注意,馬馬乎乎的就過去了,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目的很簡單,防止買到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甚至是返修貨。
如果遇到外包裝被打開的情況,則可以要求JS更換一台,JS這時會竭力勸說,一般會這么解釋:「這台本本雖然被打開了,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問題,是其他什麼人拆開看了又說不要……」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來,JS的話有一定道理,的確是有一些被打開過的本本,並不存在質量問題,也不是什麼返修貨。但你如何能保證那台被打開過的本本沒有問題,光憑JS的片面之詞?想想你買的可是幾千甚至上萬塊錢的筆記本啊,又不是幾百塊的小電器,這個賭可打不起。因此筆者建議,不要聽JS的瞎吹,直接了當叫他換台新的,不然立馬走人(反正你沒給錢)。
這里要提醒消費者注意這種情況,有的JS奸詐之極,為了消除被包裝被打開過的痕跡,他會在原來的膠帶上「依葫蘆畫瓢」再貼上另一層膠帶,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有兩層膠帶。經過處理後,幾乎和全新的包裝一樣。
確認是全新未拆過的包裝之後,接下該檢查包裝箱裡面的物品了。
一般筆記本電腦拆開包裝後,除了本本之外裡面還有電源適配器,相關配件,產品說明書、聯保憑證(號碼與筆記本編號相同)、保修證記錄卡等,另外還配備了操作系統安裝盤、恢復盤(有些機型沒有配備)。這么多東西,一定要逐一核查,看有沒有缺少,這樣做既可以防止JS私自開箱剋扣配件,又可以進一步確認這台本本是否被開過箱。在筆記本電腦的包裝箱里都會有一張裝箱單,即使沒有單獨的裝箱單也會在筆記本說明書內註明包裝箱內物品名稱及數量。大家就可以根據這個裝箱單或者說明書核對。此外,還要檢查操作系統安裝盤是否與機器上的操作系統相符。
2、核對序列號
檢查確認無誤之後,接下來要認真檢查一下筆記本電腦的序列號了。這一步對於選擇洋品牌筆記本電腦的朋友非常重要,如果出現序列號不一致的情況,則有可能是水貨或者拼裝貨。而對於國產筆記本電腦,如果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則說明此筆記本電腦被打開過或者被更換過,有可能存在質量問題或者是返修貨。不管遇到哪種情況,馬上叫JS換一台。
下面給大家講講怎麼核對序列號,序列號一般會出現在這些地方:機身、電池、外包裝箱、說明書、聯保憑證等地方。這里要說明一下,並不是前面提到每個地方都標有序列號,根據每個品牌的不同而有差異。電池、外包裝箱、說明書、聯保憑證等地方的序列號比較好找,而機身上的序列號一般都在筆記本電腦機身的底座上。如IBM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機器底部有產品型號和序列號,其產品型號的最後一位是以C為結尾,表示China。可以享受三年全球聯保,這樣即使是帶出國也不必擔心。
在查序列號是否一致的同時,還要檢查其是否有過被塗改、被重貼過的痕跡,因為有些厲害一點的JS能夠假冒一些品牌的序列號。此外,有些本本還有一種檢查序列號的方式,在開機時,進入筆記本電腦的主板BIOS,核對一下BIOS中的序列號和機身的序列號是否一致。如果所有地方的序列號都一致,那麼就說明這台本本的來源基本沒問題;如果有一個不一致,那麼這台本本絕對不能要,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字:「換!」
隨著JS造假的技術越來越高,這個步驟一定要仔細,最好能上網或打電話進行核對一下更為保險。總之,只要發現一點貓膩,絕對不能妥協。
3、檢查本本外觀
外觀檢查非常必要,因為現在實行的關於電子產品的國家三包法里,對於由於外觀問題能否退換定義得比較模糊,即使能退,JS一般都會推委是消費者購買之後造成的而與他無關,到時有理也說不清,為了避免遇到這樣的麻煩,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檢查本本的外觀。想一想,買個新本本,外觀卻有問題,多少會讓人心裡不爽。
首先檢查外殼有無劃傷,掉漆的跡象,確保外殼完好無損;其次看轉軸有沒有出現裂痕及松動的情況;如果是低價機,還要檢查模具是否出現咬合不緊或者邊縫是否粗糙的問題;接下來檢查液晶屏,看有沒有劃傷的情況出現,因為劃傷將影響視覺效果;然後檢查鍵盤的按鍵,注意有沒有一邊高一邊低的情況出現,或者有幾個按鍵不平整的現象;下面檢查快捷鍵、觸摸板按鍵以及多媒體播放鍵,也注意有沒有不平整的現象出現;最後檢查電池,注意電池的成色是否全新,除了從外觀上檢查,還需要用專門的軟體進行檢測,這個筆者放到後面講。
檢查完如果沒有問題,那麼可以進行下面的針對筆記本的各項專門檢測;如果有問題,則堅決叫JS換,筆者認為只要你此時還沒有付款,「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非常有用,JS更不會拿沒有貨的借口來推辭。
最後,筆者還要提醒大家注意這種情況,這是由一名購買「神*」本本的用戶在論壇上所提供:購買本本之後,這名用戶意外的發現貼紙下面的機殼竟然出現裂口,於是拿著本本找JS換機,JS卻認為這是消費者買回去之後使用不當造成的,只給修理不給換機。因此,對於一些品牌的本本,大家檢查要特別仔細,千萬不要漏過一塊地方,不然到時出現問題之後更麻煩。
4、介面檢查
外觀檢查完確認沒有問題之後,下面開機進行筆記本的各項專門檢測,這些檢測需要用到一些專業檢測軟體,因此購買之前就把這些軟體准備好,存在U盤上一起帶來。在專項檢測之前,首先可以利用U盤檢查USB介面,因為USB介面是我們經常使用到的一個介面,因此筆者建議大家最好在購買時都檢查檢查USB介面是否完好。
把U盤逐一插在每個USB介面上,看系統是否能讀出裡面的數據,確認每個USB介面工作是否正常。至於其他的介面的檢查:音頻輸出介面,只需要帶上耳塞,聽有沒有聲音就可以了;對於麥克風介面,則插上一個外置麥克風就可以檢查;而S端子、1394介面、VGA介面、讀卡器等等,有條件的話可以帶上相應的連接線和存儲卡進行檢查。
對於這一步,有些人認為沒有必要,但筆者認為比較重要,從對自己負責的角度來說,至少應該檢查USB介面。
5、液晶屏的檢測
液晶屏的專項檢測主要集中在有無壞點上,關於這個壞點的檢測我們可以用NOKIA TEST軟體來檢查,這款軟體不需要安裝,文件大小僅580KB左右。
運行NOKIA TEST中的COLORS測試,NOKIA TEST會依次給出白色、紅色、綠色、藍色、黑色來檢測屏幕,通過這個測試我們就能找出液晶屏是否有壞點,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檢查的時候一定要細心,特別是白色的小亮點非常難以察覺。
除了檢測壞點以外,NOKIA TEST還可以檢測很多項目,比如圖像的幾何失真度、亮度與對比度、聚焦、解析度、抖動、文本清晰度等等。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一款可以間接測試液晶屏響應時間的軟體——DisplayX。它也可以檢測液晶屏有無壞點,另外還能進行呼吸效應、256級灰度(液晶屏顯示效果越好,則256級灰度越明顯)等測試
除了這些測試之外,DisplayX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間接測試延遲時間,從移動的方塊中找出沒有拖影的一塊,其對應的時間就是你本本的液晶屏的延遲時間。
液晶屏有壞點,就像美女臉上的痔,多少會破壞效果,影響心情,因此筆者再次強調,買本本其他的專項測試可以不做,但NOKIA TEST或者DisplayX一定要帶上。
6、CPU的檢測
很多消費者認為CPU是JS最難下手進行欺騙的部件,但事實上,有些JS就是利用消費者的這個心理,鋌而走險在BIOS上面做文章,把低頻處理器變成高頻處理器,騙過了操作系統,也把消費者蒙了一把。實際上,只要你有專門的軟體檢測,JS的這些看上去很幼稚的行為就會暴露在你的眼皮底下。
CPU檢測工具中,最常見的是CPU-Z這款軟體,其功能強大。CPU-Z不需要安裝,壓縮後大小隻有200多KB,其對CPU的檢測非常詳細,大家可以看下圖:
這里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最好帶上最新版本的CPU-Z軟體,這樣才不會對新處理器出現無法正確識別的現象。
如果覺得CPU-Z還不夠專業,那麼就考慮Intel處理器的這款專用檢測軟體吧——英特爾處理器標識使用程序。這個軟體需要安裝,安裝文件在1MB左右。安裝完運行後見下圖:
這款軟體可以測試出CPU的頻率、系統匯流排、緩存、支持的技術、CPUID數據等等,是Intel處理器檢測的權威軟體。同樣檢測時最好帶上最新版本的英特爾處理器標識使用程序,這樣才不會對新處理器出現無法正確識別的現象。
7、晶元組的檢測
晶元組的檢測只是讓你更加清楚你選購的本本究竟採用了什麼晶元組,讓你更為放心而已。這里推薦這款軟體——Intel Chipset Identification Utility。這款軟體比較小巧,而且不需要安裝。直接點擊之後可以得到結果(見下圖):
這款軟體是Intel晶元組檢測的權威軟體。同樣檢測時最好帶上最新版本的Intel Chipset Identification Utility,這樣才不會對新晶元組出現無法正確識別的現象。
此外對於一些晶元組,比如852GM、855GM,這款軟體識別的結果相同,大家可以用其他軟體來檢測,比如後面提到的Everestpro軟體,檢測畫面如下:
8、內存的檢測 前面提到的CPU-Z軟體除了能檢測CPU之外,還可以對內存的容量、頻率、時序進行檢測 看看JS是否在內存上陰了你: 除了CPU-Z這個軟體,Everestpro也能檢測內存。Everestpro個頭比較大,10MB左右,不需要安裝,但其性能強大,能對整個筆記本電腦進行詳細的檢測。這里我們主要利用它來檢測內存(見下圖),其信息十分詳細,連生產日期都能檢測出來。 9、顯卡的檢測(附圖詳解)
對顯卡的檢測,也可以通過Everestpro軟體來實現,Everestpro可以檢測顯卡的顯示晶元頻率、顯存頻率、顯存位寬等項目,十分全面(見下圖),可以為你清楚的顯示本本是否在顯卡上縮水。
顯卡的檢測除了對硬體規格檢測以外,還要看其實際應用效果,這個可以通過大名鼎鼎的3Dmark01軟體來進行測試,通過這個測試還能檢測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如果不能跑完整個測試,則說明本本在兼容性或穩定性上存在一些問題。3Dmark01軟體需要安裝,整個安裝程序比較大,有近40MB,不過經銷商一般都備有這個軟體。安裝之後,軟體運行的界面如下,點擊「Benchmark」一項就可以開始測試了。
測試完之後,3Dmark01會給你的顯卡打一個分數,注意這個得分是否與顯卡應有的分數匹配,關於每種顯卡在3Dmark01下的分數情況,用戶可以事先在網上打聽。這里要注意,如果使用電池測試,則最後測出來的分數比正常得分低很多,如ATI 9600顯卡使用電池的得分只有3000多分。
當然你也可以帶上3Dmark03、3Dmark05軟體進行測試,至於測試方法與3Dmark01類似,筆者就不再羅嗦了。
10、硬碟的檢測
對於硬碟的檢測,可以使用比較專門的軟體——HD TUNE來實現。這個軟體不需要安裝,只有300多KB大小。運行之後界面如下:
可以看到能檢測的信息十分全面,硬碟的型號、序列號、容量、傳輸模式、緩存大小、硬碟溫度等等,還可以進行「基準檢查」,測試你本本硬碟的實際性能。
這個軟體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能檢測出硬碟的轉速,這點可以通過前面提到的Everestpro軟體來彌補。Everestpro軟體可以檢測出硬碟的很多參數,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講沒有太大意義,我們唯一關心的就是轉速和緩存大小(見下圖)。
細心的讀者可以注意到,剛才在用HD TUNE檢測中沒有測出來的緩存容量一項,Everestpro卻測了出來。
11、光碟機的檢測
光碟機的檢測也有一個專門的軟體——NERO INFOTOOL。這個軟體不需要安裝,大小隻有200多KB,使用起來十分方便,直接運行就可以了(見下圖):
NERO INFOTOOL不僅能檢測出光碟機的型號、緩存大小、讀取或寫入速度,還能檢測出光碟機讀取或寫入所支持的格式。
12、電池的檢測
電池對於筆記本來說比較重要,直接影響到筆記本的便攜性,因此電池的檢測除了觀察外觀是否全新之外,還必須使用專門的軟體進行檢測。有些品牌如IBM、SONY都配有專門的軟體檢測電池充電的次數,而HP筆記本則可以在BIOS裡面檢測電池充電次數。通過這些軟體或BIOS檢測後,如果發現充電次數多於3,則說明該電池被使用過,用戶可以要求經銷商更換。
對於其他無法檢測電池充電次數的品牌,我們則可以通過一個專門的軟體來測試——Batterymon。Batterymon軟體需要安裝,安裝文件的個頭比較小,只有400多KB。安裝運行後,界面如下:
Batterymon可以檢測出電池運行的總時間(理論值),可以檢測電池的電量以及剩下的使用時間,這里大家要注意,新本本的電池電量應該不高會於3%(這里舉的例子是筆者使用的本本,當然電量會高於3%)。
檢測完這些項目之後,下面點擊「信息」中的「電池信息」,則可以檢測電池的一些具體信息
這里注意查看「設計容量」和「完全充電容量」這兩欄的數據是否一致,對於全新的電池來說,設計容量和完全充電容量應該完全相同。筆者的這款筆記本用了大半年,電池的設計容量和完全充電容量存在差異是正常的現象。
筆者認為這個檢測必須要做,通過這個檢測就能避免買到使用過的電池,省去以後不少的麻煩。
13、系統檢測
各單項檢測完之後,最後一步就是對整個系統進行檢測。這里推薦大家使用PCMark04這個軟體,PCMark04需要安裝,安裝文件大小在36M左右,它能對CPU、內存、圖形、硬碟、系統進行測試,最後給出一個得分,分數越高則表明系統性能越好。其運行畫面如下:
通過這個測試也可以檢測整台本本的穩定性,以及個配件的綜合表現。
至此,整個驗機程序基本結束。最後,筆者提醒大家注意檢查商家提供的贈品,都確認無誤之後,才可以拿本走人。還有什麼問題的可以問我啊
④ 經常用軟體檢測電腦硬體會不會損壞電腦
EVEREST看硬體信息是對電腦沒有的負擔
但下面的內存/CPU測試對相應硬體有影響
優化大師也是,看硬體信息是對電腦沒有的負擔
測試中對CPU,內存/顯卡有負擔
會加重電腦負擔,減少使用壽命
和你經常玩3D游戲一個道理
⑤ 在沙盤中運行軟體是不是即使有病毒也不會影響到電腦
朋友可以使用360隔離沙箱,在360隔離沙箱內運行程序完全隔離不怕中毒。
⑥ 電腦性能測試軟體有沒有可以點擊後直接使用,不必安裝的
super pi,Fritz Chess Benchmark都可以點擊後直接使用,不必安裝
如果電腦已經安裝了3.5版本後的winrar,也可以直接進行性能測試
⑦ 有什麼軟體能檢測出電腦硬體正不正常
可以使用電腦管家的硬體檢測查看硬體信息.
1、首先點擊工具箱,打開硬體檢測工具。
2、查看電腦整體配置。
⑧ 要測試電腦硬體性能,要怎麼做呢
新購的電腦或者剛剛升級的電腦,都需要進行一些負荷比較大的運算測試,這樣可以及早發現硬體是否被超頻和整個系統的兼容性、穩定性、運行效率是否令人滿意,即使最後硬體沒有問題也可以為自己優化電腦,「榨乾」電腦潛能提供「理論基礎」。
第一,內存測試
大多數電腦出現不穩定的狀況,內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內存質量如何直接關繫到系統整體性能及穩定性。通常我們判斷內存的優劣,不是憑借肉眼去觀察內存做工,就是等內存出了故障時才了解情況。
測試內存,通常我們使用MemTest。MemTest不但可以徹底檢測出內存的穩定度,還可同時測試內存的記憶儲存能力和檢索資料的能力,讓用戶知道目前機器上正在使用的內存到底可不可信賴,同時它還是一個綠色軟體,直接點擊執行文件即可運行。
MemTest的使用非常簡單。打開MemTest會出現主界面。用戶可以在空格里填寫想測試的內存容量,如果不填寫,軟體則默認為「所有未用的內存」,然後點擊下方「開始測試」按鈕就可以開始測試了。在測試中,只要點擊「停止測試」,那麼測試即可終止。
MemTest會循環對內存進行檢測直到用戶終止為止,如果內存有任何質量問題,MemTest都會有提示。這個測試進行得越久,對內存質量的考驗也就越高,通常只要下面的數值顯示到200%以後,就基本說明內存沒有質量問題了。
第二,CPU穩定測試
這個測試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通常U不穩都是由溫度引起的,如超得太高,或是散熱不好。如果沒有及早發現問題,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燒掉。即使沒有燒,U長時間在高溫下運行,會發生「電子遷移」,影響壽命。
測U,我一般是用Hot CPU Tester和super pi。
Hot CPU Tester本身的作用是考驗CPU的穩定性以及散熱系統的優劣(需要溫度監控軟體配合使用),不過在拷機的時候還有一個附加功能,那就是可以發現CPU是否被超頻。
安裝好Hot CPU Tester,桌面會顯示一個快捷方式,雙擊快捷方式進入Hot CPU Tester的主界面。左邊是菜單,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7個選項,分別是「Diagnotisc(運算測試)」、「Burn-in(CPU、內存測試)」、「Benchmark(性能測試)」、「System Info(系統信息)」、「Option(選項)」、「LiveSupport(在線升級)」以及「About(關於)」。
穩定性測試主要是依靠「Diagnotisc(運算測試)」和「Burn-in(CPU、內存測試)」兩個功能。只要在「Diagnotisc(運算測試)」的窗口中單擊「Run Test(開始測試)」鍵就可以開始對系統進行測試。這個測試是讓電腦連續運算各種項目,使CPU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使用率為100%,以此來測試CPU的穩定性。
中間的窗口是測試的項目,包括硬碟、內存以及MMX等,下方有CPU資源佔用的情況,通常不到幾分鍾,CPU使用率就會達到100%。如果玩家在這種狀態下能讓Hot CPU Tester運行達1小時以上,那麼CPU的穩定性就算達到標准了。另外,由於CPU長期在100%狀態下工作,會產生極大的熱量,這個時候玩家通過一些溫度監控軟體就可以看到CPU及系統的溫度,並以此判斷散熱系統的優劣。
在右下方,Hot CPU Tester會顯示測試進行的時間,以及開始測試和結束測試的時間。另外,在Option(選項)中還可以對測試進行一些設置,比如測試的時間以及測試時硬體的狀態,有一些功能需要用戶注冊後才能使用。
如果玩家只想測試CPU和內存,那麼可以進入「Burn-in(CPU、內存測試)」的窗口,在這個窗口中可以設定測試的次數以及測試內存的大小,然後直接點擊「Run CPU Burn-in(開始測試CPU)」鍵或者「Run Memory Burn-in(開始測試內存)」鍵進行測試。
Super π也是一款綠色軟體,直接點擊執行文件即可打開主界面。點擊「運行計算」,即可出現一個可以選擇進行圓周率計算的次數的「選擇菜單」,最低1.6萬次,最高3355萬次。
我建議選擇104萬次和419萬次這兩個數值,如果電腦能夠順利通過419萬次測試,那麼基本可以確定你的電腦比較穩定,CPU和內存都能在平時應用中正常工作。假如用戶對自己的系統穩定性很有信心,那麼不妨測試一下3355萬次計算,如果這個測試也通過的話,那說明你的機器幾乎可以在任何苛刻環境下穩定運行了。
第三,測電源
電源相信很多新手都不會太關注,但是玩超頻的朋友都知道,一顆好的電源,對系統穩定運行影響有多大。
測電源的軟體據我所知好像不多,一般都是使用OCCT。它需要和MBM5這個軟體共同協作才能為用戶提供一份完美的電源質量報告。在測試過程中,OCCT通過MBM5所測出的數據,自動模擬電腦滿負載的狀態,讓電腦連續30分鍾滿負載運行,最後得出相應的電壓波動圖,通過這些圖,用戶就可以判斷出電源是否令人滿意了。
在安裝好MBM5及OCCT後,點擊桌面快捷方式就可以進入OCCT的主界面了。首先點擊右下方的「Option(選項)」鍵進入設置窗口,在這里用戶可以對測試電壓的負載進行設置,供用戶選擇的有「Lowest(最低)」或者「Highest(最高)」等5個等級,還可以設置使用內存的大小、CPU溫度以及輸出圖像的格式。設置完畢後,點擊「Go Back(返回)」回到主界面,再點擊左下方的「Test(測試)」鍵就可以對電源進行測試了。
測試將進行30分鍾,這期間,OCCT佔用系統資源很多,用戶最好不要進行其他操作,否則可能會出現死機。測試完畢後,OCCT將把測試結果以分析圖的方式呈現在用戶眼前,這些分別是「系統溫度變化」、「CPU溫度變化」、「+5V的電壓波動」、「+3.3V的電壓波動」、「+12V的電壓波動」以及「CPU電壓波動」。
如果用戶的電源品質良好,那麼圖片上的各種電壓波動幅度將非常小,即使有波動也是在正常范圍之內;如果用戶電源質量比較低劣,那麼圖片上各種電壓的波動范圍也會相應較大,甚至達到了危險的階段。
第四,BT級的嚴酷測試
在所有的拷機軟體中,Prime95是公認為最變態的一款,其他拷機軟體和它比較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Prime95和Super π有類似的地方,都是利用不停計算函數來達到測試系統穩定性的目地。不過Prime95的測試環境非常苛刻,即使能在Super π中順利通過419萬次測試的系統,也不見得能在Prime95中熬過1分鍾。很多玩家用Prime95來測試超頻後的CPU,並以此作為超頻成功的證據。
Prime95是一個綠色軟體,無需安裝,只要點擊執行文件就可進入主界面。點擊菜單欄「Option(選項)」中的「CPU」即可對測試進行設置。在這里,用戶可以設置測試的時間、測試所使用的內存容量,可以看到測試的起始和結束時間、以及CPU的型號、實際頻率以及緩存等信息。
設置好以後點擊單欄「Option(選項)」中的「Torture Test(穩定性測試)」就開始進行測試了。由於Prime95的系統穩定性測試消耗的系統資源並不多,用戶可以在測試期間進行其它操作,這時Prime95會在系統托盤中生成一個紅色的圖標,代表測試正在順利進行著,如果這個圖標的顏色在測試還沒有結束之前就變成黃色了,說明測試失敗,你的系統沒有達到Primr95所要求的穩定性。
Prime95默認的測試時間為12小時,如果通過12小時的測試,那說明系統穩定;如果能通過24小時以上的測試,那麼這個系統就基本不會因為穩定性而出現故障。
Prime95的性能測試需要消耗大量的系統資源,而且和系統穩定性息息相關,如果系統穩定性不好的話,在這項測試中很有可能會死機。如果測試不能通過,你也不用勉強,據說強行進行Prime95測試可能會造成CPU超頻性能下降以及系統穩定性減弱。
寫在最後
一般這些軟體跑過一次以後,你對機子的穩定性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乘東西剛買,還有包修,趕快該修的修,該退的退,該換的換,不要等以後才發現問題,那就比較麻煩了。
至於眾所周知的3dmark和sisoft,我就不多做介紹了。這兩個軟體可以跑一跑,一般來說同等檔次的電腦得分應該都差不多的,大家可以根據這個來發現自己的配置是不是合理,或者驅動有沒有問題。
⑨ 關於電腦的配置影響各種測試軟體 游戲運行的問題. 請教真高手!
1:這個光說不行,按理論講你這個配置通殺你這些游戲
2:由其CUP你採用圖片處理型的,按理論講畫面絕對優勢;
3:顯卡雖然牌子不響,但是規格1G,按理論講你有可能倒霉買個次品,但是不可能只有個別游戲玩著不爽
4:證明你游戲或系統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