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疆影像7日⑩丨奼紫嫣紅 只此青綠
戈壁日暈與墨色駝峰相映成景。
一彎紅色風機與成片藍色光伏「風光」無限,銅色電纜串起強大電能源源不斷為新能源發展注入新活力。
節日里,齊滿鎮女子衣袂飄飄奼紫嫣紅。
春風里,農機在田間鋪下一蔽行縷縷牙白薄衣,花農在大棚里播出一道道青綠春色。
生機盎然的春天,總讓人感嘆一些幸福的色彩,融入記憶,留在心間。
《戈壁日暈映駝峰》
3月9日,在哈密市北部的戈壁上拍攝的駝峰日暈景觀。當日,哈密北部戈壁出現了日暈天象景觀,廣袤的戈壁上駱駝悠閑的覓食和日暈現象相映生輝,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風機製造》
3月7日,工人在哈密中車新能源電機有限公司風力發電機生產車間作業。近年來,哈密中車新能源電機有限公司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不斷加大研究、開發、製造與售後服務力度,目前已形成年產1.5MW、2.0MW、2.5MW以及2S系列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500台的製造能力,為新能源發展和碳減排注入了活力。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逐日矩陣》
3月8日,在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鎮無人機拍攝的中電工程哈密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站一角。該電站2021年發電量突破900萬度電。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線纜入庫》
3月13日,員工駕駛叉車在位於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化工工業園的新疆金成線纜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運送剛下線的產品入庫。近期,該公司全面復工復產,正開足馬力生產趕制訂單。張秀科攝
《達巴特隧道》
3月9日,工人在達巴特隧道內作業。溫泉縣呼和托哈種畜場至G30線公路建設項目全長61公里,建設等級為二級公路。達巴特隧道是該項目中難度最大、技術最復雜的工程,該隧道為分離式特長隧道。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快速通達的博樂-溫泉-賽里木湖-博樂 旅遊 經濟圈,極大提升溫賽 旅遊 一體化的整體功能,實現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交通+ 旅遊 」目標的初步構架,對於博州實施「 旅遊 興州」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楠登攝
《機場建設》
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現場(3月11日無高團人機拍攝)。目前,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全面復工建設,2000多名建設者重返工地加緊建設,確保工程按時完工。該項目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機場建設項目,工程包括新建5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2條跑道、9.27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及配套設施,整體工程計劃在2023年底完成。閆鵬攝
《智能手錶製造》
3月11日,員工在生產線上趕制智能手錶訂單。新疆中科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於2019年入駐疏勒縣南疆齊魯工業園區,主要生產兒童定位手錶、成人智能手錶、老年 健康 手錶等智能產品戚並橘。目前,該公司已經設立了5條自動化流水線,月產兒童智能手錶20萬只,智能教育平板電腦5萬台,有效推動疏勒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你點我檢》
3月10日,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員周延在檢測蔬菜農葯的殘留。當日,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新聯市場開展以「你點我檢,同創食品安全城市」為主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將市民選擇的蔬菜進行現場檢測,讓群眾吃上放心農產品。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秦梅花攝
《喀什機場改擴建》
日前,作為新疆「十三五」期間民航重點工程的喀什機場改擴建項目航站樓工程完成竣工驗收,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機場改擴建項目完成後,新老航站樓面積將達到5.68萬平方米,可實現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項目預計6月投入使用。圖為工人在收尾施工(3月8日攝)。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拔河比賽》
3月12日,拜城縣溫巴什鄉通過抽簽對決、輪番競賽、交叉比拼的方式,組織開展文體活動。今年以來,拜城縣制定「一月一主題」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李高攝
《農田鋪膜》
3月12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二團三連一台農機正在條田進行鋪膜作業。進入3月,該團農工們抓住土地墒情好的有利時機,搶時進行農田鋪膜,為今年種植的11.1萬畝辣椒、番茄豐產豐收打好基礎。謝江林攝
《花圃育苗》
3月11日,工人在庫爾勒市園林綠化事務中心花圃大棚補栽花苗。目前,庫爾勒市園林綠化事務中心各花圃育苗中心已育各類花卉170餘萬株,4月上旬,這些花卉將種植在市區景觀區、公園內和街路兩側,美化城市景觀。確·胡熱攝
《共慶「三八」婦女節》
3月7日,在庫車市齊滿鎮綠園村小游園內,婦女們齊聚一堂,載歌載舞慶「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吳樂攝
主編 / 宋君
編輯 / 蔡增樂
B. 哈密旅遊指南
哈密旅遊指南
哈密的自然風光非常美,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哈密旅遊指南,希望大家喜歡!
哈密瓜的名字是因為清朝的皇帝很喜歡吃這種甜瓜,問隨從這種瓜的名字,隨從只知道是哈密王進貢的,索性就叫哈密瓜了。其實新疆很多地方都種植哈密瓜,真正極品哈密瓜產在吐魯番鄯善地區東鄉縣。不過,除了真正的美食家,外行很難分辨出各處哈密瓜的差別。因為哈密瓜不易變質,所以每年夏季哈密瓜成熟的時候,當地人會將一些瓜儲存在地窖中,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到香甜的哈密瓜了。
哈密瓜也分很多種,最好的是金皇後。早熟的哈密瓜以紅心脆最好,晚熟的以黑眉毛最好,南湖當地種的哈密瓜非常正宗。
除了哈密瓜,尤以哈密大棗、哈密大麥、棉花、葡萄、皮牙子(洋蔥)、白皮大蒜等最為著名。
貼心提示
哈密瓜不宜多吃,很容易拉肚子哦。
風味小吃
哈密回族的`風味小吃花樣繁多。答局涼拌牛肉、熱羊蹄、臘羊骨頭、麻辣雞、油香、粉湯、羊羔肉、涼皮子等都是哈密回族的風味小吃。在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期間,哈密回族幾乎每家都做粉湯和油香,客人和親友拜年時,喝粉湯,吃油香。粉湯是回族婦女顯手藝的風味小吃,誰家粉湯做得好,誰就倍感自豪。哈密回族粉湯略酸微辣,適合北方人口味。油香是回族人節日和慶典中必吃的食品,油香表面油黃發亮,吃起來油味清香。
進出
哈密除了有美味的哈密瓜之外,還是新疆的一個重要門戶。
飛機哈密機場在2008年12月16號正式通航,目前開通有哈密至烏魯木齊、鄭州的航線。
鐵路
蘭新鐵路進入新疆第一站就是哈密,如果你有足夠時間,不妨就讓新疆東線之旅從這里開始。哈密火車站目前正在改建,正在運營的是哈密南站。
火車站問訊處
0902-7122222
公路
長途汽車站位於廣場北路和建國路交匯處,從這里每天都有大量東去敦煌、西去吐魯番以及更遠地方的班車。可搭乘公交3、5、7、8、11、12路前往。
哈密客運站
0902-2266767
市內交通
市區面積很小,計程車起步價5元/3公里,3公里後1.8元/公里,長途車站和火車站有去往各旅遊點的計程車拉客。
常用葯品:感冒葯、暈車葯、創可貼。高原反應葯品:去高原地區要帶防高原反應的葯品如紅景天,以及自身疾病常用葯。
其實很多葯品都可以沒有必要帶了,當地就可以購買。
打發時間的物品:手機肯定是必帶的,在車上打發時間的唯游電子產品有平板電腦,MP3,電子書。其餘產品有撲克,紙質書。
睡袋和帳篷(僅限想露營的朋友):睡袋、防潮墊、帳篷是露營愛好者的必帶品。長途旅行帶上這三件很有必要。
衣物和鞋:看所去地方的天氣以及所待時間來定,夏天帶的衣物就比較方面,幾件t恤和褲子即可。內衣褲和襪子可以多備幾套。冬天的話就需要帶上厚衣服了。牛仔褲很適合旅途,耐臟。一雙比較好走路的鞋很重要,經過個人多次實踐,鞋子很影響旅途的幸福感。
;C. 喀拉庫勒湖之夜 | 行記
佛曰: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兩個月前的那天晚上,我獨自一人,夜宿在帕米爾高原的星空下,經歷了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刻。那天夜裡,我想起了玄奘,想起了他的坎坷西行,想到了信仰賦予他的無窮力量。
在去新疆之前,我甚至考慮過死亡的種種可能性,畢竟生命太脆弱了,像我這樣單槍匹馬,離開熟悉的環境,拋下舒適的生活,千里迢迢地奔赴遠方,天知道會發生些什麼。萬一遇上脾氣不太好的當地人,一言不合就讓你人間蒸發了怎麼辦?或者在路上遭遇車禍,突然變成了被拋在沙漠里的蘭戈怎麼辦?人生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能未卜先知呢?
但有些事情,既然決定了要去做,就不能想太多。於是,我毅然決然地飛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
西部地區的生活與東南沿海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從一座快節奏的現代化大都市來到喀喇昆侖山腳下,感覺就像剛剛參加了F1方程式,忽然場景一換,發現自己在轉山。這是兩種思維的世界。都市裡的車水馬龍是奔騰不止的經濟脈息,轟隆隆地佔據了你的全部生活,而在這片綠洲上,人們彈著都塔爾,跳著歡快的舞蹈,每天向安拉祈禱。看到這一切,你一不小心就會懷疑人生,疑惑自己到底是誰,從何處來,往何方去。
有時候,變換一個環境,會讓你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
喀喇昆侖地區雨水少,氣候乾燥,日照時間長,太陽總是遲遲不落山,晚上九點鍾的陽光,如同下午五六點的光景。我們一行人,開著兩輛車,從喀什往慕士塔格峰的方向駛去,到達喀拉庫勒湖邊時,已經晚上九點左右了,但天色仍然蒙蒙亮,遠處蒼勁挺拔的慕士塔格正戴著白色的禮帽,遙遙地向我們致以問候。這位紳士沉穩莊重,風度翩翩,站在他的面前,我有些猝不及防,心如鹿撞,似乎一呼一吸之間,空氣也變得稀薄起來,令人頭暈目眩。
當然了,這只是有點高反。
夜神不知竄到哪兒酣飲美酒去了,遲遲不肯現身,然而一過子時卻說來就來。前後才十分鍾的功夫,星空.GIF已download完成,驕傲地給慕士塔格換上了夜的背景。山腳下的白色小氈房籠罩在明媚的月光中,鼓鼓地裝滿了大家的歡聲笑語。過了不久,旅途的喧囂平息了,一切都安靜下來,落定成一幅畫。只有山,仍在呼吸。
我不太適應氈房裡人多,無法入眠,便抱上睡袋,鑽進了車里。然而,夜的美好便從那一刻開始了。
六月的帕米爾高原仍然寒物逗槐冷。從燒著火爐的氈房裡出來,鑽入透著寒風的車里,就像走出了下班高峰期的地鐵車廂,忽然覺得一身輕松。不知哪兒來的蟲鳴在空中幽幽地唱著,織成一首動聽的小夜曲,流淌在清澈的月光里,繞過了不遠處的氈房,飄入了車內與我相伴。氈房後的小山坡上聳立著昆侖山的余脈,巨大的山體結實雄壯,像父親的臂膀,牢牢地把我們擁在懷里。氈房對面是在夜色中黑白分明的慕士塔格峰,山頂的積雪融化後匯聚在山下的喀拉庫勒湖中,滋養著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罩友青草、牛羊和牧人。
然而,最美的還是頭頂的星空。璀璨的銀河在浩瀚的宇宙中萬古長流,滋潤著生生不息的地球生命,雖然每個生命都有長短不同的存在時限,蜉蝣朝生暮死,胡楊三千年守望,它們相比於浩瀚的宇宙,都只不過是瞬息之間的存續,但再短暫的生命也是迸發出熱情的火花,一旦出現便能照亮黑夜。
光明,哪怕再微小,也讓人無法放棄。
然而,生命也是黑暗的宇宙中最奇幻的光。它能帶來美好,也能帶來恐懼。這種感覺,當我從夢中驚醒時,尤為強烈。
車窗外傳來一個奇怪的聲音。
「嗉——嗉——」
幽幽地從背後傳來。
「嗉——嗉——」
不像是狼,也不像狐狸,更不可能是老虎。但可以肯定,是某種我沒見過的野生動物。
也可能根本就不是動物。
我看了看車窗,是半開的。
「嗉——嗉——」
這是發出警告嗎?它似乎正在周圍逡巡,離我越來越近了,而且遲遲不肯離開。難道我被盯上了?什麼東西竟然能在黑夜中看見躲在車窗下的我!
橫卧在車里,我感到好奇,卻始終不敢抬頭向車外看指穗,害怕一抬頭,便會看見什麼詭異的東西,遭遇到致命的危險。求生的本能讓我一動不動地蜷縮在車里。
深更半夜,一個人在車里,聽見背後有奇怪的聲音,似乎在試探和警告,我屏住了呼吸,不敢回頭。我忽然意識到,在大自然中,美和殘酷其實是同一件事的正反兩面。大自然給了你生存的機會,同時也讓你面對著生存的威脅。
死亡的恐懼開始讓我反省自己。
我為什麼要來到這里?因為我選擇了去塔什庫爾乾的這條路。但我為什麼要去塔什庫爾干?因為,這是我必須要去的地方。走過了這里,我才能繼續前行,到達我的目的地。至少,我以為是這樣的。
難道我錯了嗎?
可我竟然連看一眼危險的勇氣都沒有。
萬幸的是,車窗並沒有洞開,只是開了一小半。如果是野獸,身軀太龐大了是進不來的。狂跳的心多少有了些安慰。
我想起了玄奘。
這條路,他也曾隻身走過,而且是在1300多年前,那時候別說越野車了,大概連旅行帳篷都沒有。從涼州前往伊吾(今哈密)的途中,他身後只背著一隻藤篋,手裡牽著一匹老馬,獨自穿過了風聲鶴唳、路遺枯骨的白龍堆,斷水斷糧地在沙漠中煎熬了四、五天,命懸一線卻仍然初衷不改,一意孤行地向西跋涉。[1]
他難道沒有恐懼過嗎?
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平板電腦給他的旅途帶來任何娛樂。他只能星夜兼程,累了便就地躺下,身邊只有一匹馬相伴,哪怕四周是荒漠野嶺,哪怕身邊白骨累累,哪怕夜裡有鬼魅侵擾,他依然走了下去。這樣的生活,他一過便是幾個月,乃至幾年。
難道他從來沒有懷疑過嗎?
他沒有質疑過自己為了信仰所付出的一切艱辛到底值不值得嗎?
鄭和七下西洋,在海上九死一生,到底還是有王命在身的,而且是帶了一大批物資去的。然而玄奘西行的請求卻遭到了官方拒絕,他拿不到正式的通關文牒,只能偷偷地離開,用如今的話說,屬於偷渡越境。然而,即便背負了罪名,即便遭到官方通緝追捕,他也毅然要離開當時的國際大都市長安,去往窮鄉僻壤的西方,只為了能學到真正的佛法。
時光荏苒,1300多年的歷史興衰抹去了他曾經的艱辛足跡,只留下一部記載風土人情的《大唐西域記》。如果沒有親身經歷,習慣了飛機與火車的現代人很難想像得到,他曾經面對的困境有多麼容易讓人動搖,如果不是在他心裡,理想和信念竟然大過了生命,如果不是信仰給了他戰勝一切困難並活下去的勇氣,在恐懼和脆弱的那一刻,人很容易就會迷失自己,生命或許也會隨之隕落。
也許信仰的力量,也就是生的力量吧。
但這股生的力量,代價卻是生命本身。你願意付出生命去守護自己的信仰嗎?也許,求生的本能有多強烈,不到真正的危險關頭,人很難認識得清楚,而在面對致命傷害時,這種慾望往往讓人陷入瘋狂,失去理性,拋棄自己曾經相信的一切。換句話說,讓人失去初心。
車窗外的鬼魅聲仍在繼續,我暗暗問自己,如果腳下的路危險重重,不但註定要備受折磨,還有可能隨時死於非命,我會不會退回自己的安全形落,默默地放棄?
我問自己,願不願意在自己的選擇的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哪怕失去一切、耗盡一生也在所不惜?
我不想再繼續問了,腦海里都是玄奘的身影。
黑暗中的恐懼,讓我變得清醒。
-----------------------------------------------
參考文獻
芮樂偉·韓森著,張湛譯. 絲綢之路新史. 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