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推薦 > 鐵塔平板電腦開箱

鐵塔平板電腦開箱

發布時間:2022-10-08 20:00:49

1. 工程測量的地形圖的畫法的基本步驟

地形圖應表示測量控制點、居民地和垣柵、工礦建築物及其他設施、
交通及附屬設施、管線及附屬設施、水系及附屬設施、境界、地貌和土質、植被等各項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稱注記等。並著重顯示與測圖用途有關的各項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項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捨原則,除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地形圖圖式執行外,還應符合如下有關規定。
1. 測量控制點測繪
1.1測量控制點是測繪地形圖和工程測量施工放樣的主要依據,在圖上應精確表示。
1.2各等級平面控制點、導線點、圖根點、水準點,應以展點或測點位置為符號的幾何中心位置,按圖式規定符號表示。
2. 居民地和垣柵的測繪
2.1居民地的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及主要附屬設施應准確測繪實地外圍輪廓和如實反映建築結構特徵。
2.2房屋的輪廓應以牆基外角為准,並按建築材料和性質分類,注記層數。1:500與1:1000比例尺測圖,房屋應逐個表示,臨時性房屋可捨去;1:2000比例尺測圖可適當綜合取捨,圖上寬度小於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2.3建築物和圍牆輪廓凸凹在圖上小於0.4mm,簡單房屋小於0.6mm時,可用直線連接。
2.4 1:500比例尺測圖,房屋內部天井宜區分表示;1:1000比例尺測圖,圖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2.5測繪垣柵應類別清楚,取捨得當。城牆按城基輪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樓、城門、豁口均應實測;圍牆、柵欄、欄桿等可根據其永久性、規整性、重要性等綜合考慮取捨。
2.6台階和室外樓梯長度大於3M毫米,寬度大於1M毫米的應在圖中表示。
2.7永久性門墩、支柱大於1M毫米的依比例實測,小於1M毫米的測量其中心位置,用符號表示。重要的墩柱無法測量中心位置時,要量取並記錄偏心距和偏離方向。
2.8建築物上突出的懸空部分應測量最外范圍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實測。
3. 工礦建(構)築物及其它設施的測繪
3.1工礦建(構)築物及其它設施的測繪,圖上應准確表示其位置、形狀和性質特徵。
3.2工礦建(構)築物及其它設施依比例尺表示的,應實測其外部輪廓,並配置符號或按圖式規定用依比例尺符號;不依比例尺表示的,應准確測定其定位點或定位線,用不依比例尺符號表示。
4. 交通及附屬設施測繪
4.1交通及附屬設施的測繪,圖上應准確反映陸地道路的類別和等級,附屬設施的結構和關系;正確處理道路的相交關系及與其它要素的關系;正確表示水運和海運的航行標志,河流和通航情況及各級道路的通過關系。
4.2鐵路軌頂(曲線段取內軌頂)、公路路中、道路交叉處、橋面等應測注高程,隧道、涵洞應測注底面高程。
4.3公路與其它雙線道路在圖上均應按實寬依比例尺表示。公路應在圖上每隔15~20mm注出公路技術等級代碼,國道應注出國道路線編號。公路、街道按其鋪面材料分為水泥、瀝青、礫石、條石或石板、硬磚、碎石和土路等,應分別以砼、瀝、礫、石、磚、碴、土等注記於圖中路面上,鋪面材料改變處應用點線分開。
4.4鐵路與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時,鐵路符號不中斷,而將另一道路符號中斷;城市道路為立體交叉或高架道路時,應測繪橋位、匝道與綠地等;多層交叉重疊,下層被上層遮住的部分不繪,橋墩或立柱視用圖需要表示,垂直的擋土牆可繪實線而不繪擋土牆符號。
4.5路堤、路塹應按實地寬度繪出邊界,並應在其坡頂、坡腳適當測注高程。
4.6道路通過居民地不宜中斷,應按真實位置繪出。高速公路應繪出兩側圍建的柵欄(或牆)和出入口,註明公路名稱。中央分隔帶視用圖需要表示。市區街道應將車行道、過街天橋、過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帶、環島、街心花園、人行道與綠化帶繪出。
4.7跨越河流或谷地的橋梁,應實測橋頭、橋身和橋墩位置,加註建築結構。碼頭應實測輪廓線,有專有名稱的加註名稱,無名稱者注「碼頭」,碼頭上的建築應實測並以相應符號表示。
4.8大車路、鄉村路、內部道路按比例實測,寬度小於1M毫米時只測路中線,以小路符號表示。
5. 管線測繪
5.1永久性的電力線、電信線均應准確表示,電桿、鐵塔位置應實測。當多種線路在同一桿架上時,只表示主要的。城市建築區內電力線、電信線可不連線,但應在桿架處繪出線路方向。各種線路應做到線類分明,走向連貫。
5.2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應實測,分別用相應符號表示。並註明傳輸物質的名稱。當架空管道直線部分的支架密集時,可適當取捨。地下管線檢修井宜測繪表示。
5.3污水篦子、消防栓、閥門、水龍頭、電線箱、電話亭、路燈、檢修井均應實測中心位置,以符號表示,必要時標注用途。
6. 水系測繪
6.1江、河、湖、海、水庫、池塘、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設施,均應准確測繪表示,有名稱的加註名稱。根據需要可測注水深,也可用等深線或水下等高線表示。
6.2河流、溪流、湖泊、水庫等水涯線,按測圖時的水位測定,當水涯線與陡坎線在圖上投影距離小於1mm時以陡坎線符號表示。河流在圖上寬度小於0.5mm、溝渠在圖上寬度小於1mm(1:2000在形圖上小於0.5mm)的用單線表示。
6.3海岸線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跡所形成的水陸分界線為准。各種干出灘在圖上用相應的符號或注記表示,並適當測注高程。
6.4水位高及施測日期視需要測注。水渠應測注渠頂邊和渠底高程;時令河應測注河床高程;堤、壩應測注頂部及坡腳高程;池塘應測注塘頂邊及塘底高程;泉、井應測注泉的出水口與井台高程,並根據需要注記井台至水面的深度。
7. 境界測繪
7.1境界的測繪,圖上應正確反映境界的類別、等級、位置以及與其它要素的關系。
7.2縣(區、旗)和縣以上境界應根據勘界協議、有關文件准確清楚地繪出,界樁、界標應測坐標展繪。鄉、鎮和鄉級以上國營農、林、牧場以及自然保護區界線按需要測繪。
7.3兩級以上境界重合時,只繪高一級境界符號。
8. 地貌和土質的測繪
8.1地貌和土質的測繪,圖上應正確表示其形態、類別和分布特徵。
8.2自然形態的地貌宜用等高線表示,崩塌殘蝕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應用相應符號或用等高線配合符號表示。
8.3各種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築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時表示為陡坎,70°以下時表示為斜坡。斜坡在圖上投影寬度小於2mm,以陡坎符號表示。當坡、坎比高小於1/2基本等高距或在圖上長度小於5mm時,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時,可以適當取捨。
8.4梯田坎坡頂及坡腳寬度在圖上大於2mm時,應實測坡腳。當1:2000比例尺測圖梯田坎過密,兩坎間距在圖上小於5mm時,可適當取捨。梯田坎比較緩且范圍較大時,可用等高線表示。
8.5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線或用等高線配合符號表示。獨立石、土堆、坑穴、陡坡、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應在上下方分別測注高程或測註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8.6各種土質按圖式規定的相應符號表示,大面積沙地應用等高線加註記
表示。
9. 植被的測繪
9.1地形圖上應正確反映出植被的類別特徵和范圍分布。對耕地、園地應實測范圍,配置相應的符號表示。大面積分布的植被在能表達清楚的情況下,可採用注記說明。同一地段生長有多種植物時,可按經濟價值和數量適當取捨,符號配製不得超過三種(連同土質符號)。
9.2 旱地包括種植小麥、雜糧、棉花、煙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經濟作物、油料作物應加註品種名稱。有節水灌溉設備的旱地應加註「噴灌」、「滴灌」等。一年分幾季種植不同作物的耕地,應以夏季主要作物為准配置符號表示。
9.3田埂寬度在圖上大於1mm的應用雙線表示,小於1mm的用單線表示。田塊內應測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注記
10.1要求對各種名稱、說明注記和數字注記准確注出。圖上所有居民地、道路、街巷、山嶺、溝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稱,以及主要單位等名稱,均應調查核實,有法定名稱的應以法定名稱為准,並應正確注記。
10.2地形圖上高程注記點應分布均勻,丘陵地區高程注記點間距為圖上2~3cm。
10.3山頂、鞍部、山脊、山腳、谷底、谷口、溝底、溝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線上以及其他地面傾斜變換處,均應測高程注記點。
10.4城市建築區高程注記點應測設在街道中心線、街道交叉中心、建築物牆基腳和相應的地面、管道檢查井井口、橋面、廣場、較大的庭院內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傾斜變換處。
10.5基本等高距為0.5米時,高程注記點應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於0.5米時可注至分米。
11.地形要素的配合
11.1當兩個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難以同時准確表示時,可將較重要的地物准確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或縮小1/3表示。
11.2獨立性地物與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時,可中斷其它地物符號,間隔0.3mm,將獨立性地物完整繪出。
11.3房屋或圍牆等高出地面的建築物,直接建築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築物邊線與陡坎上沿線重合的,可用建築物邊線代替坡坎上沿線;當坎坡上沿線距建築物邊線很近時,可移位間隔0.3mm表示。
11.4懸空建築在水上的房屋與水涯線重合,可間斷水涯線,房屋照常繪出。
11.5水涯線與陡坎重合,可用陡坎邊線代替水涯線;水涯線與斜坡腳線重合,仍應在坡腳將水涯線繪出。
11.6雙線道路與房屋、圍牆等高出地面的建築物邊線重合時,可以建築物邊線代替路邊線。道路邊線與建築物的接頭處應間隔0.3mm。
11.7境界以線狀地物一側為界時,應離線狀地物0.3mm在相應一側不間斷地繪出;以線狀地物中心線或河流主航道為界時,應在河流中心線位置或主航道線上每隔3~5cm繪出3~4節符號。主航道線用0.15mm黑實線表示;不能在中心線繪出時,國界符號應在其兩側不間斷地跳繪,國內各級行政區劃界可沿兩側每隔3~5cm交錯繪出3~4節符號。相交、轉折及與圖邊交接處應繪符號以示走向。
11.8地類界與地面上有實物的線狀符號重合,可省略不繪;與地面無實物的線狀符號(如架空管線、等高線等)重合時,可將地類界移位0.3mm
繪出。
11.9等高線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築物,雙線道路、路堤、路塹、坑穴、陡坎、斜坡、湖泊、雙線河以及注記等均應中斷。
11.10當圖式符號不能滿足測區內測圖要求時,可自行設計新的符號,但應在圖廓外註明。
四、測圖
1. 平板儀白紙測圖
1.1置平板儀於測站上,整平、對中、量取儀器高、定向,使照準儀的直尺邊准確地通過圖板上測站點的位置;用已測地物點或圖要點檢查定向。
1.2用照準儀瞄準碎部點上立的視距尺,讀出碎部點的視距和中絲切尺數,讀垂直角。
1.3用計算器計算水平距離和碎部點高程。公式(內調焦望遠鏡)如下:
測站點至立尺點水平距離:S=KL�6�1COS2α;
立尺點高程:H=H0+I+ h』-B
其中 h』=0.5Klsin2α
L:兩視距絲間標尺讀數差;
K:視距乘常數,通常為100;
H0:測站點高程;
I:儀器高,H0+I即為視線高;
B:中絲讀得的切尺數;
α:垂直角(視准軸的傾斜角)。
1.4用卡規和斜分比例尺按測圖比例尺截取碎部點在圖上的長度,沿照準儀直尺邊沿,使卡規一腳對准測站點,另一腳在圖上刺點,即得到碎部點在圖上的點位,並注記高程。
1.5一點測量完畢,指揮立尺員進行下一點的觀測,直到本測站上應測的碎部點全部測完為止。
1.6每個測站上測出部分碎部點以後,應隨時進行勾繪,盡量作到隨測隨繪,避免繪錯或遺漏。
1.7在測站上勾繪地物地貌結束後,應立即進行巡視檢查,發現漏、錯或綜合取捨不當,等高線與高程注記相矛盾,要立即糾正。務使成圖清晰易讀、主次分明、取捨恰當、圖式運用正確。
1.8測圖過程中和收站前要檢查圖板定向。
2. 經緯儀配合小平板儀白紙測圖
2.1將經緯儀置於測站旁2米左右處,整平,後視測站,計算視線高。
2.2將小平板儀置於測站上,整平、對中、定向、檢查定向後,用測斜照準儀瞄準經緯儀的垂球線,量取到經緯儀的距離,按測圖比例尺在圖上定出經緯儀的位置。
2.3以測斜照準儀瞄準碎部點上的視距尺,通過圖上測站點的位置,以測斜照準儀的直尺邊沿定出碎部點的方向。
2.4以經緯儀觀測碎部點的標尺,讀取視距和垂直角,計算碎部點的高程和碎部點到經緯儀的距離。
2.5按測圖比例尺用卡規自經緯度儀在圖上的位置截取經緯儀至碎部點的長度與直尺邊相交,刺出碎部點的位置,並注記高程。
2.6重復2.3、2.4、2.5的過程,測出本站其它碎部點。
2.7勾繪,巡視檢查。
2.8測圖過程中每測20~30個點和收站前要檢查圖板定向是否變動。
3. 經緯儀配合量角器測圖
3.1將經緯儀置於測站上,對中、整平、量儀器高,後視附近的一個控制點作為起始方向(零方向)。
3.2小平板置於測站附近的任意位置,固定測圖板,在圖上測站點位置插綉花針,並將量角器圓心小孔套在針上,畫出測站點至後視點的方向線。
3.3經緯儀觀測碎部點的水平角、立角、視距。
3.4計算碎部點高程和碎部點至測站點的水平距離。
3.5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水平角、水平距離刺點,標注高程。
3.6重復3.3、3.4、3.5操作,完成其它碎部點測量。
3.7檢查後視方向是否變動,勾繪,巡視檢查,本站測量結束。
3.8用此法進行小面積測圖時,可記錄經緯儀野外觀測數據,並繪制草圖,在室內展點勾繪。
3.9為了解決量角器估讀誤差太大和量角器圓心偏心問題,可根據觀測的水平角、立角、視距計算出碎部點的坐標和高程,用三角板和直尺或坐標尺手工展點。
3.10當視距較短時,用鋼尺或皮尺量距代替視距,可以大大提高測距的精度。
3.11用經緯儀或經緯儀配鋼尺(或皮尺)測量的測圖數據可以計算、整理成坐標數據文件,用機助成圖法成圖。
4. 經緯儀配合測距儀測圖
4.1將經緯儀置於測站上,對中整平,後視一個鄰近的控制點並配置方位角,量取儀器高,計算視線高。
4.2將測距頭安裝到經緯儀上,並連接電池,設置溫度、氣壓、棱鏡常數。
4.3經緯儀照準棱鏡下方的標志中心,讀記方位角。
4.4測距儀照準棱鏡中心,測記水平距離和高差。
4.5計算碎部點的坐標和高程。
4.6在圖板上用比例尺按坐標展點,加註高程。
4.7重復4.3、4.4操作過程,完成本站其它碎部點的測量。
4.8勾繪,巡視檢查。
4.9觀測過程中注意檢查後視方位角,也可以在已知點上檢核坐標或高程。
4.10用此法進行大面積測圖,應現場勾繪。當范圍較小時,可以野外測記數據,繪制草圖,室內展繪或機助成圖。
4.11無內存全站儀測圖方法與經緯儀加測距儀測圖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全站儀可以直接測出坐標和高程,無需計算。
5. 全站儀配合電子平板測圖
電子平板的工序:命名、控制點錄入、測量、編輯、繪圖。
5.1硬體檢查:檢查電子平板(便攜機或掌上電腦)電池及接插設備,確保數字測圖供電正常;通訊電纜室內聯機檢查,無論電纜故障,或儀器設置不對,均要發現在室內,及早作相應處理;檢查光筆及滑鼠器是否正常,確保生產過程中沒有問題;准備編碼表;攜帶軟體狗。
5.2軟體操作準備:設定工程名,確定準備作業的文件名及存貯空間;劃定測區,確保屏幕顯示與所測內容相適應;將控制點文件備份到當前工程名目錄下。
5.3置全站儀於測站上,對中整平,量儀器高;開機,設置溫度、氣壓、棱鏡常數。
5.4在電子平板上進行測站設置,輸入測站點號、後視點號、儀器高;經緯儀照準後視點並將水平度盤置零。
5.5測站檢核:觀測1~2個控制點或已測過的地物點(包括後視點)檢核點位和高程,圖上點位相差不大於0.3mm,高程之差不大於1/10基本等高距,便可開始測量。
5.6測量過程中,平板操作員與全站儀操作員要配合好,並指揮立鏡人員立鏡;當棱鏡高改變時,立鏡員要及時回報棱鏡高。
5.7全站儀照準棱鏡後測量確認;平板儀讀取全站儀測量的數據;鍵入編碼(或查詢確認編碼);選線形與上一點連接(需要連接時);需要高程的點,輸入棱鏡高。
5.8外業結束後對圖面進行編輯,編輯操作因軟體而不同,作業員應按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5.9利用高程點數據文件建立三角網,生成等高線,並進行等高線編輯。
5.10圖面檢查、圖廓整理、繪圖。
5.11為防止數據丟失,外業測量數據應及時輸入台式機,備份保存。
6. 全站儀測記法
6.1設站:對中整平,量儀器高;輸入氣溫、氣壓、棱鏡常數;建立(選擇)文件名;輸入測站坐標、高程及儀器高;輸入後視點坐標(或方位角),瞄準後視目標後確定。
6.2檢查:測量1個已知坐標的點的坐標並與已知坐標對照(限差為圖上0.1mm);測量1個已知高程的點的高程並與已知高程比較(限差為1/10基本等高距);如果前兩項檢查都在限差范圍內,便可開始測量,否則檢查原因重新設站。
6.3立鏡:依比例尺地物輪廓線折點,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地物的中心位置和定位點。
6.4觀測:在建築物的外角點、地界點、地形點上豎棱鏡,回報鏡高;全站儀跟蹤棱鏡,輸入點號和改變的棱鏡高,在坐標測量狀態下按測量鍵,顯示測量數據後,輸入測點類型代碼後存儲數據。繼續下一個點的觀測。
6.5皮尺量距:對於那些本站需要測量而儀器無法看見的點,可用皮尺量距來確定點位;半徑大於0.5m的點狀地物,如不能直接測定中心位置,應測量偏心距,並在草圖上註明偏心方向;丈量的距離應標注在草圖上。
6.6繪草圖:現場繪制地形草圖,標上立鏡點的點號和丈量的距離,房屋結構、層次,道路鋪材,植被,地名,管線走向、類別等。草圖是內業編繪工作的依據之一,應盡量詳細。
6.7檢查:測量過程中每測量30點左右及收站前,應檢查後視方向,也可以在其它控制點上進行方位角或坐標、高程檢查。
6.8數據傳輸:連接全站儀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電纜;設置超級中端的通訊參數與全站儀的通訊參數一致;全站儀中選擇要傳輸的文件和傳輸格式後按發送命令;計算機接收數據後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檔。
6.9數據轉換:通過軟體將測量數據轉換為成圖軟體識別的格式。
6.10編繪:在專業軟體平台下進行地形圖編繪,具體操作依照軟體使用說明進行。
6.11建立測區圖庫,圖幅接邊,必要時輸出成圖。
6.12注意:每次外業觀測的數據應當天輸入計算機,以防數據丟失;外業繪制草圖的人員與內業編繪人員最好是同一個人,且同一區域的外業和內業工作間隔時間不要太長。
五、全數字地面攝影測量測繪地形圖(適普軟體)
1.准備工作:
1.1檢查好儀器、腳架、儀器的基座;
1.2裝好攝影用的干板;
1.3准備像控點牌子,數量不能少於6個。
2.外業工作
2.1根據具體的地形條件、攝影范圍、攝影距離安排好攝影的像對數;計算攝影基線長度,選好基線;
2.2在基線兩端架攝影站,攝影站一定要整平,否則在內業處理時,一個像對難以一次處理完成;加大模型拼接的難度;
2.3在攝影的像對中布設好象控點,安排人員測出每個像控點的坐標及高程,測像控點的坐標及高程時,一定要正倒鏡,以保證高程精度;攝影站上攝影時,一定要做好每個像對的記錄,即像對次序、左右影像、像控點草圖、像控點坐標和高程;
2.4每個像對在攝影時,像控點牌子一定要保持不動。
2.5相鄰像對,重疊部分不能少於1/3,像控點不能少於3個。
3.內業數據採集
3.1干板沖洗涼干後進行掃描,再進行內業處理;
3.2首先建立一個測區,測區參數是在輸入文件名時是生成的,按彈出的參數界面中填好測區目錄、控制點文件名、模型控制點文件名、原始影像類型、攝影比例尺、成圖比例尺、正射影像的輸出解析度等;一個測區可由多個模型組成,每個模型需要建立一個模型參數文件,模型參數文件是在輸入文件名時生成的,按彈出的參數界面中填好模型目錄、左右影像名、臨時文件目錄、產品所在目錄;
3.3在軟體的File菜單中選擇輸入像控點文件;
3.4在軟體的處理菜單中選擇全自動內定向,待計算機處理完後,按傳統方法在計算機中將像控點確定,然後選擇絕對定向,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調整好視差,將像控點定準,然後存檔退出;
3.5做好上述工作後,定義當前像對的作業區,即此像對需測圖的有效區域,再進行自動生成核線影像,彈出菜單選擇退出;
3.6在軟體的主界面下,選擇影像匹配,然後進入匹配編輯狀態,需要編輯的地方有:影像的不連續、被遮蓋及陰影、成片灌木、干擾、大面積的平地等。
3.7在軟體的主界面下,選擇產品,生成DEM、正射影像、等高線等,若測區有多個模型,還要進行模型拼接,再重新生成等高線;
3.8在數字影像測圖界面下,建立測圖矢量文件,打開模型,輸入等高線,再進行地物、地貌等量測、編輯。
4.圖廓編輯,輸出地形圖。
六、GPS水下地形測量(南方軟體)
用GPS進行水下地形測量作業時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固定站設置:
1.1根據GPS上的埠標記將電台天線、GPS天線、電源線連接好。
1.2用電纜將計算機與GPS的RS232C串口連接好,先打開GPS的電源, 再
啟動計算機。
1.3運行「海洋測量軟體」的「圖幅表」程序,根據待測量區域設置合適的圖幅范圍。
1.4運行「海洋測量軟體」的「基準站設置」程序,選擇上一步設置好的圖幅,將控制點的坐標輸入至GPS中,並點擊「更新」,然後退出程序,再關閉GPS電源,拔掉電纜線後再打開GPS電源,選擇電台頻道。
2.移動站設置:
2.1將換能器測深桿固定在測量船上,測深桿的吃水深度一般為50厘米左右,測量施測水域水面高程。用測錘或花桿在換能器旁邊測量水深,與測深儀所測水深進行檢核。
2.2攜帶型計算機應放在測量船駕駛室工作台上,便於導航。
2.3將測深儀(SDH—13D)放在計算機附近,將換能器的數據傳輸線與測深儀相連。校準測深儀的零位線和吃水線。
2.4在測深桿上安置GPS天線,在船上合適的位置安置電台天線,並將GPS天線、電台天線、電源線與GPS連接好。
2.5在攜帶型計算機上插入PCMCIA串口卡,再將卡上的兩個串口分別連接到測深儀的「測試II」埠和GPS的「計算機」埠。
2.6打開GPS電源,選擇與固定站GPS電台相同的頻道。
3.觀測
3.1在計算機並口上插入軟體狗並啟動計算機。
3.2運行「海洋測量軟體」的「測量」程序,選擇固定站設置3定義好的圖幅,設定數據采樣率,按「F2」鍵即可開始測量。
3.3工作時應將測量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及水位數據記錄好,這是內業的基礎。
3.4測深過程中,測深儀操作員要注意觀察水深變化,及時變換測深檔。
3.5測量完成後,要再次用花桿或測錘測量水深,檢查測深儀測深誤差大小。然後按順序關閉計算機電源,關閉測深儀電源,關閉GPS電源,拔掉各種連接電纜,拆卸測深桿。清點設備無遺漏後方可離開測量船。
3.6回到固定站,關閉GPS,並回收天線,放入儀器箱內。
4.內業編輯,輸出水下地形圖。
七、手工描圖
1.首先把外業底圖(鉛筆圖)整理好。
2.按照所測圖形范圍大小,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分幅。
3.如果外業底圖是繪在一般計算紙(通常所說的厘米格網紙)上的話,可直接用描圖紙蒙在底圖上,按照地形圖圖式進行著墨描繪。如果外業測的圖是直接繪在聚脂薄膜上,應先清洗圖面,待圖紙干後直接在聚脂薄膜上著墨。
4.相鄰圖幅接邊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地形圖的清繪。一般地形圖清繪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繪圖廓、坐標格網、測量控制點、獨立地物、居民地、管線及垣柵、水系及附屬建築物、道路及附屬建築物、境界、植被、地類界、地貌、注記及等高線。
5.自檢、互檢。
6.圖廓整飾。
7.檢查驗收。

2. 假如讓你重回新冠開始前一年年,你最想做什麼

新冠疫情在威脅我們健康的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日常,假如讓我重回新冠開始前一年,我想做的事情很多。

一、旅行。旅行是一種放空心靈的方式,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旅行中可以見到外面多彩的世界。尤其在疫情的壓力下,能自由放心地去外地旅行,成為了一種奢侈。

其實想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畢竟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時間如此之長,給人的生活的各方面帶來了不便。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生活早日恢復正常。

3. J18和什麼保護套可以通用

J18和什麼保護套可以通用?同個型號就是通用的,不同型號因為大小和設計不同音量鍵和厚度不一樣所以不通用。
iPad是由蘋果公司於2010年開始發布的平板電腦系列,定位介於蘋果的智能手機iPhone和筆記本電腦產品之間,(屏幕中有4個虛擬程序固定欄)與iPhone布局一樣,提供瀏覽網站、收發電子郵件、觀看電子書、播放音頻或視頻、玩游戲等功能。
分的,2,new,可通用,mini小,ipad4外形與2,3不一樣,變薄了,所以不通用。iPad 3和iPad 4保護套是通用的,你可以找找有沒有iPad 4的保護套。後面的型號就不通用了,iPad Air開始蘋果把邊框縮窄了,保護套套不上的。

新款和舊款是不通用的,不過iPad3和4是通用的,你可以去找一下這兩款的,網上應該還是可以找到的。

4. 撿到蘋果手機怎麼防止被定位

避免手機定位:

一、手機定位它必需知道手機號或你的手機設備號(知道你使用手機)。

二、必需手機開機才能行。

三、跟蹤者只知道了你的手機號碼這唯一的信息,對你的其它的情況一無所知,而你又做著重要的事或流離在外。通過手機號碼可以查出你用的手機設備號。

四、只要你開機(即使換了號碼也沒用),至少他們可以知道你在某地區的一個約幾百平米到一兩個平方公里的區域之內(在城區),或在農村的幾個到十幾個平方公里之內。

由於人不是靜止在那裡,要經常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大范圍內活動,很容易歸納出一個固定的小區內,這個小區就是你落腳的地方、或你停留最長的地方,或你經常去的地方,或你必需經過的地方,而且一般還有規律,時間范圍都可以統計出來,他們根據這種規律來排查和跟梢。

五、現在中國移動和聯通(C網採用的是無線網路輔助GPS定位與三角運算定位相結合的混合定位技術)。幾乎覆蓋了中國的所有地區。

手機是通過叫做「基站」的這個設施來維持通訊的,在一些樓房上或公路旁邊的鐵塔上,經常可以看到幾個(3-12個)板狀的天線,就把它叫做基站好了,一個基站一般分呈三個方向,每個方向稱作一個小區,一個基站由一、二、三共三個小區,每個方向小區(120度扇形區域)約覆蓋幾百平米到一兩個平方公里的區域;超過三個小區的基站,小區覆蓋面積更小,更容易因定位而被找到。

所有的基站小區都可以唯一的編號、識別,被定位的手機開機後首先要被基站登記,將所在位置區、所在小區號、接收到的手機信號強度等參數送到地市交換中心,同時周圍鄰邊基站(一般2個)也將它們接收到的手機信號強度等參數被交換中心讀取,定位就集中在這里處理。

每個基站都能根據接收手機發向基站的信號強度估算手機距基站的大概距離,三個基站的配合一般可以使定位精度很高了,精度可能在幾十米之內,隨著人的移動,當走出這個基站(比如就叫A基站)覆蓋的范圍後,就進入了另一個基站小區(比如叫B 基站)的覆蓋范圍,B基站同樣把被定位手機所在小區號等發送到交換中心,這樣不斷的往前走,經過C、D、E……..,這樣在交換中心的電子地圖上就出現了一條這個手機所經過的線路。

而且根據經過每個小區所用時間的長短,可以判定是乘車還是步行,當到達目的地後停下來了,比如是F基站第二小區覆蓋的范圍吧,那麼這個小區若在大城市或市區中心的話,其范圍也就是幾百平米,至多不過一平方公里;假如還有其它被定位跟蹤的手機經過其它途徑也停留在這個小區里,那麼這些處理結果可以發送到那些部門的電腦上或專用設備里。

一個電話區號城市一般只有一個交換中心,一個城市有數百到數千個基站,超出了這個城市,相當於超出了這個交換中心,即手機漫遊,進入了另一個城市(地區)的交換中心,所以被監控的手機離開了本地也是被監控的。

為了進一步確保定位成功率,在定位失敗的情況下將通訊運營商依然可以使用CELL-ID進行定位,CELL-ID是蜂窩網路自定位技術中最基本的一種,也是定位精度最差的一種,它只能判斷被定位者處於某一個基站的某一個扇區,以該扇區中心位置為被定位者位置,平均定位精度約為50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一點,如果一個手機被跟蹤,更換手機號碼卡是不能擺脫跟蹤的。手機本身是有一個設備號的,用來唯一標識這個手機。一旦開機,這個序列號就被移動網路記錄。如果這個手機曾用過的號碼卡被監視的話,這個手機的設備號也同樣會被監視,即使換新卡也沒用了。

(4)鐵塔平板電腦開箱擴展閱讀

功能設置

屏幕和攝像頭

iPhone包括了iPod的媒體播放功能,和為了移動設備修改後的Mac OS X操作系統(iOS,本名iPhone OS,自4.0版本起改名為iOS),以及800萬像素的攝像頭。

(一代、二代為200萬,3GS為320萬,支持自動對焦,4代提升到背照式500萬,而2011年發布的4S提升到800萬並且採用2.4f大光圈)此外,設備內置有重力感應器,iPhone4有三軸陀螺儀(三軸方向重力感應器),能依照用戶水平或垂直的持用方式,自動調整屏幕顯示方向。

並且內置了光感器,支持根據當前光線強度調整屏幕亮度。還內置了距離感應器,防止在接打電話時,耳朵誤觸屏幕引起的操作。2012年9月發布的iPhone4S、5更是加入了一個全新的拍照模式——全景模式,在該模式下可以用iPhone 4S、5拍攝全景照片,全景照片可達2800萬像素。

行動電話、寬屏iPod和上網裝置 ─iPhone將三大功能集於一身,通過iPhone的多點觸摸(Multi-Touch)技術,手指輕點就能撥打電話、應用程序之間也易如反掌。還可以直接從網站拷貝粘貼文字和圖片。它同時是世界上第一台批量生產商業用途的使用電容屏的智能手機。

專利申請

防摔專利

iPhone7系列支持防水防塵

2016年9月發布的iPhone 7以及iPhone7 Plus支持了IP67級防濺水防塵功能。

5. 台風來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台風來了,我們應該:

1、台風來臨的時候,要根據各種媒體及時了解台風的動態,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開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築),千萬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風避雨。

2、水利部門要對山塘、水庫、堤圍等水利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巡查。海洋、海事水產、航運等部門要通知出海船隻回港或就近避風。

3、棚架、招牌、霓虹燈、吊機等懸空、高空設施要進行加固,並將露於陽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內。

4、居民群眾應把門窗捆緊拴牢,特別應對鋁合金門窗採取防護。收起屋內外的各種懸掛;關閉門窗,必要時加釘木板;檢查線路,准備手電筒、蠟燭,儲存飲水,以防斷電停水;多備一二日食物蔬菜,非必要時不要外出。

5、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可自行決定臨時停課。

6、危房住戶應迅速轉移;要切斷霓虹燈廣告牌的室外電源。

7、停止高空及戶外危險作業;停止各種露天集體活動和室內大型集會。突遇台風時,速往小屋或洞穴躲避。遇強風時,盡量趴在地面往林木叢生處逃生,不可躲在枯樹下。

8、牲畜及重要物資要保證得到安全保護和轉移。

9、如果碰上泥石流,應掌握正確的逃逸方法。當處於泥石流區時,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應選擇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緩開闊的地方停留。

10、當台風信號解除以後,要在撤離地區被宣布為安全以後才可以返回,不要隨意使用煤氣、自來水、電線線路等。

防範措施:

1、台風傷害嚴重,千萬不要忽視。不重視台風危害的人群傷害的發生率是重視人群的17倍。

2、台風傷害的預防重點時間是台風登陸前1~6小時,尤其是登陸前3~4小時,而不是登陸時。因此一切准備工作要在台風登陸前12小時完成,台風登陸前 1~6小時應避免外出,盡量留在屋內。不在屋內的人群發生傷害的危險是留在屋內人群的4倍。

3、台風傷害的預防重點是男性和老年人,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

4、台風傷害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硬物擊傷和跌倒,因此,危房人群一定及時要撤離。

5、台風來臨12小時前要加固門窗,不要到臨時再去關門窗或者修房屋。

台風藍色預警信號 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 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並可能持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風

閱讀全文

與鐵塔平板電腦開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625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503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853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46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226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325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21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93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856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1093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700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158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716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544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538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241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475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671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1060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