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无线网卡辐射和手机哪个大
您好,在同时工作的情况下手机(通话,GPRS,3G)的辐射要比无线网卡的大;如果是待机那么基本上是相等的。
无线网卡发射功率小,但持续时间工作
手机在待机时只是间歇的与基站联络,虽然辐射较大但时间很短
Ⅱ 手机辐射大还是电脑的无线网络辐射大
无线网络中另一对人体的辐射来自于发射无线信号的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但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的发射功率一般都不超过100毫瓦,这个功率仅相当于小灵通基站的1/5。所以对人的影响要少的多。
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机900MHz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2W,,1800MHz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1W,手机接通的时候功率比普通情况下要大一些,我们就算它是700毫瓦吧。被称为绿色手机的CDMA其实也并不环保,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CDMA手机在接听来电的时候不会对身边的电话、音箱和屏幕产生干扰,就断定其辐射要比GSM的低很多,其实据专家经过严格的测试,两者对人体辐射不相上下。与前两者相比,小灵通确实可以被称为绿色精灵,其突发发射功率大约80毫瓦。
而与之相比WLAN无线网卡的发射功率就更小了,一般在40毫瓦左右,而且离人体的距离也比较远,不像手机一样贴在身体上,到达人体一般都不到1毫瓦。
Ⅲ 无线网络辐射有多大啊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我只是编辑:
手机已经被证明具有相当的辐射,如果长期使用肯定会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辐射问题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无线网络(WLAN无线局域网)当然也是有辐射的,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测试结果来对无线网络的电磁辐射危害做出详细的结论,但无线上网、无线通信所带来的便利是我们无法割舍的,那么它的辐射到底有没有危害?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如何扬长避短,能否做到万无一失?
辐射对老人、儿童、孕妇危害较大
在无线网络使用过程中,无线路由器、无线AP等设备无时无刻不在发射着电波,高剂量的电磁辐射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是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群,抵抗力较弱,应该是我们重点的保护对象。最好不要让这些人群长时间,近距离靠近无线发射设备。
与手机相比 无线网络的辐射很微弱
辐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射功率的大小,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不能大于10mW,而其他国家的标准相对宽松,比如:日本的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的上限是100mW,欧美一些国家是50mW左右。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产品一般都符合欧美国家的标准。手机在功率大的时候可以到1W多,绝大多数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也就在50mW ~100 mW之间,而无线网卡的功率一般在10mW以下。
更换高增益的天线并不会增加辐射
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网络产品,天线的增益一般为2dBi和3dBi,为了无线信号的扩展,一些用户喜欢更换高增益的天线。由于天线是无源器件,并不会增加功率,不管加多大增益的天线,它发射的功率都不会比50mw更高,发射功率主要取决于发射热点,即无线路由器、无线AP本身,只要它们的功率符合安全标准,大家就可以放心更换高增益的天线。
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如何避免无线辐射带来的伤害
无线网络的辐射主要取决于发射功率,离无线发射点越近的地方辐射就越强,所以应该把无线路由、无线AP摆放在离人远一些的地方,离卧室也要远一些,尽量避免老人、儿童和孕妇近距离和长时间的接触无线路由器等设备,晚上睡觉前应该关掉电源。另外还要注意避免无线产品过分靠近音响、电视等电子设备,防止互相的干扰产生其它辐射。只要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长时间生活在高强度无线网络环境中所造成的累积效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就没有问题。没有人会把无线路由器顶在头上用的。
结论:无线上网可以放心使用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完全放心使用无线网络,享受无线带来的便利,摆脱网线的束缚,自由自在的上网。虽然辐射的问题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我们完全可以将辐射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既然手机都可以用,为什么不能用无线呢?
Ⅳ 手机网络和无线wifi哪个辐射更高
手机辐射危害更高。
Ⅳ 每天都在用的无线网络,对身体究竟有没有辐射伤害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网络已经遍布各个地方,大到大城市,小到小乡镇,基本上都安有无线网,最主要是近年来手机成为我们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去哪啥都可以不带,就是不可以不带手机,那么无线网络几乎是伴我们而行,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远离,那么每天都在用的无线网络,对身体究竟有没有辐射伤害呢?举一个简单例子吧,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会近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玩手机。
在我看来没有绝对的防辐射,只能尽量去减少辐射,这个要靠我们的自制力,因为自己的健康掌握到自己的手里,能够坚持克制的自己才最美。
Ⅵ 无线网辐射大吗
辐射不大,信号强度是手机信号的千分之一。
Ⅶ 无线网络的辐射和手机的辐射哪个大
手机辐射是用手机打电话时,音频信号经过手机转换为高频率的电信号,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这被称为手机辐射。目前国际上采用SAR(电磁辐射测试值)衡量辐射量,其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 在国际上,手机电磁辐射一般采用两个标准。IEEE、美国、加拿大和韩国采用SAR值1.6瓦/千克标准;欧盟国家采用SAR值2.0瓦/千克标准。后一标准由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制定,国际电信联盟推荐,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根据各研究机构的测试,在两英尺的距离,利用最粗糙的计算方式,以及最高的发射频率,一个802.11b发射设备所能产生的辐射大概是每平方厘米2微瓦(即每平方厘米百万分之一瓦特),这个数据是怎么一个概念呢?不妨跟一些参照物比较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由电视、收音机这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大概是每平方厘米1微瓦(所以802.11b设备的辐射只不过是这个数据的2倍),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当然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而手机发出的辐射又是如何呢?经测试,目前市面上使用的CDMA手机其工作时发射功率大概在1.55瓦特到1.07瓦特之间,而GSM手机的发射功率最高值是1.49瓦特,最低为0.22瓦特,这个数据相比无线网络设备已经大了N倍,而我们每天都还在用着手机,又何必去担心无线网络设备的辐射问题呢? 其实,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做有规定,只要无线网络设备的辐射限定在是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之内都是安全的,因此,哪怕有多个无线设备同时在一个房间内使用也不会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当然,间接的影响也许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不过目前还没有研究机构有一份明确的研究报告表示已经证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多说一句,现在当红的802.11g其实辐射指数比802.11b更低,所以大家在使用无线产品时也不必过多顾虑;如果实在觉得不放心的,不妨参考一些专家的指导: 一: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电磁辐射,如果实在无法远离,就尽量缩短近距离接触的时间。 二:安装不锈钢纱窗,屏蔽效果好,可以将辐射降低数十倍。 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我已经看了,比较多。 你慢慢看哈
Ⅷ 路由器和手机相比谁的辐射大
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最大为300多米,手机的信号处处都有,无线路由器的辐射不大,约是手机信号的1/200,所以请放心使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手机放在显示器旁边,来电时或正发出消息时,屏幕上都会有波浪条形抖动很厉害或者会发出吱吱的声音,而路由器放在显示器旁边,任数据怎样交换厉害,也没有这种情况的。
手机,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通讯高科技产品,已进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手机通话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将电讯号发射出去的,发射天线周围存在微波辐射(300MHz-300GHz),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线部、听筒部、键盘部和话筒部。
如果所使用手机的微波超过国家规定的微波卫生标准,对人体就产生危害,有40%被机体吸收到深部,使器官发热,而人无感觉。研究表明,高频微波除对人的神经、血液、免疫系统及眼部等造成损害外,还对人体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有影响,对男性的生殖功能影响明显,如使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精子活力不足。
对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为:使女性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如果是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低强度的微波可对子代出生后的若干行为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Ⅸ wifi有辐射吗
有辐射,但wifi其实与手机信号并无本质区别,都属于微波,一般位于800兆赫-1900兆赫的波段。
无线网络上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无线上网,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9)无线网络与手机的辐射大吗扩展阅读
微波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低强度慢性辐射的影响,大强度的急性作用也可伤害人体,但很少发生。其表现为以下诸方面: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对微波有较高的灵敏度,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后,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变化,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头昏、嗜睡、无力、易疲劳、记忆力衰退和脑电图慢波增多等。除了引起神经衰弱症以外,电磁辐射最具有特征的是使植物神经机能紊乱。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在微波作用下,常发生血液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改变,心电图变化等现象,长期受微波作用者的血压均降低,但也有增高的。对心电图的分析,除多数呈现心动过缓外,也有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早博,还有ST段压低下及T波低平等心肌肤缺血的改变。而另一些则可发展至植物神经性血管功能紊乱表现。
3、对眼的影响
人眼的晶体很容易遭受电磁辐射的照射,由于其内部血流量少,所以在电磁波辐射下温度极易升高。实验研究表现微波辐射可导致白内障,其阈值对单次照射约为100mW/cm2,对重复照射为80mW/cm2或更低些。高强度的电磁波辐射还可伤害角膜、虹膜和前房,可造成视力减退,或完全丧失。当强度低于上述阈值时,虽然不会引起白内障,但10~80mW/cm2,的电磁辐射仍能使晶状体混浊,并有可能使有色视野缩小和暗适应时间延长,造成某些视觉障碍。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从卫生学调查表明,长期从事微波作业,男性可出现阳萎、性机能减退,女性出现月经紊乱,高强度的微波辐射还可能造成怀孕妇女的流产。此外,微波辐射还可能导致机体糖代谢紊乱,妇女分泌机能下降等。总之,微波辐射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为防治微波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且为更广泛地使用大功率微波技术创造必要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