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测试自己所在网络线路属于网通还是电信
你从同一个网站的电信链接和一个网通链接分别下载一个软件,看哪个快,就说明你是哪个网络线路。
回答者:houqi34112 - 试用期 一级 7-18 08:34
北方一般是网通,南方一般是电信。
回答者:阿杰之路 - 经理 四级 7-18 08:34
偶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hao123.com查下自己的IP 就知道了
2. mac地址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它是属于数据链路层。ip地址属于逻辑,属于传输层。按照我的理解
IP地址就如同一个职位,而MAC地址则好像是去应聘这个职位的人才,职位可以既可以让甲坐,也可以让乙坐,同样的道理一个节点的IP地址对于网卡是不做要求,基本上什么样的厂家都可以用,也就是说IP地址与MAC地址并不存在着绑定关系。本身有的计算机流动性就比较强,正如同人才可以给不同的单位干活的道理一样的,人才的流动性是比较强的。职位和人才的对应关系就有点像是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比如,如果一个网卡坏了,可以被更换,而无须取得一个新的IP地址。如果一个IP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可以给它一个新的IP地址,而无须换一个新的网卡。当然MAC地址除了仅仅只有这个功能还是不够的,就拿人类社会与网络进行类比,通过类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类似之处,更好地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表现为将数据包从某种形式的链路上的初始节点出发,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数据包在这些节点之间的移动都是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上来完成的。其实人类社会和网络也是类似的,试想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甲要捎个口信给丁,就会通过乙和丙中转一下,最后由丙 转告给丁。在网络中,这个口信就好比是一个网络中的一个数据包。数据包在传送过程中会不断询问相邻节点的MAC地址,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人类社会的口信传送过程。相信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与MAC地址相关的命令与软件
在人类社会社交中,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只会知道他的姓名,而身份证号码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会被忽略。同样在网络中,我们往往只会知道同事或者网友的IP地址,并不会去过多地关心对方的MAC地址。要成长为网络高手,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去了解对方的MAC地址。在这里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在Windows 9x 中可用WinIPcfg获得,在Windows 2000/XP中可用IPconfig -all获得。
使用命令只能单条获得MAC地址,而且使用起来也是很麻烦的。对于网管人员,更希望有一款简单化操作的软件,我们可以利用“MAC扫描器”远程批量获取MAC地址。它是用于批量获取远程计算机网卡物理地址的一款网络管理软件。该软件运行于网络(局域网、Internet都可以)内的一台机器上,即可监控整个网络的连接情况,实时检测各用户的IP、MAC、主机名、用户名等并记录以供查询,可以由用户自己加以备注;能进行跨网段扫描,能和数据库中得IP和MAC地址进行比较,有修改IP的或使用虚假MAC地址的,都能报警
3. 在ARPANET早期,没有子网掩码,那如何知道某主机属于哪个网络呢
步骤一:首先将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都转换成32位二进制字符。
步骤二:将转换后的二进制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新的32位二进制字符。
步骤三:把得到的新的32位二进制字符转换成十进制,就是主机的网络号了。
举例如下:
本机IP为192.168.1.16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转换成二进制:
本机IP为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1000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进行“与运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
转换成十进制:192.168.1.0
即192.168.1.0为主机的网络号。网掩码由连续的1和连续的0组成。连续的1表示网络位,连续的0表示主机位。
根据0的个数可以得出地址块的大小。再根据地址块的大小就可以算出给定的一个IP地址属于哪一个子网。
例如:192.168.1.179,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你知道,这个子网掩码是27位的子网掩码,那么主机位为32-27=5,那么地址块的大小等于2的5次方,也就是32。
又因为,32*5<179<32*6,也就是说160<179<192,那么可以得出192.168.1.179这个IP地址的网络号是192.168.1.160。
你自己算算192.168.1.40和192.168.1.200这两个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是什么?(答案在下面)
(答:192.168.1.32,192.168.1.192)
【注意事项】:逻辑与运算的规
4. 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属于局域网
1.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定义: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三个:
1)、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
2)、用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
3)、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访问方法。
这三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率和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等各种网络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它对网络特性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局域网的典型特性:高速据率(0.1M~100Mbps),短距离(0.1km~25km),低误码率(10-8~10-11)。
局域网的协议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由于局域网没有路由问题,一般不单独设置网络层;由于LAN的介质访问控制比较复杂,因此将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局域网包括:以太网,标记环网,标记总线网,快速以太网,交换局域网,全双工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ATM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其中常见的为: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交换局域网。 前两种采用的是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介质访问方法,交换局域网采用的是交换技术,全双工以太网中全双工运行在交换器之间,以及交换器和服务器之间全双工是和交换器一起工作的链路特性,它是数据流在链路中同时两个方向流动,不是所有收发器都支持它的全双工功能。
全双工效率取决于本地通信的型式。如果在发送和接受之间的通信是平衡的,则理论上全双工可增加100%的吞吐量。如果是不平衡的,则效率会降低。从理论上讲,全双工性能可大于100%,因为全双工链路没有冲突,每个方向的效率要高于共享介质链路的效率。
(1)10Mbps交换技术的性能优于10 Mbps的共享技术;
(2)10Mbps全双工交换技术的性能优于10Mbps的常规的交换技术;
(3)100Mbps交换技术优于10Mbps交换技术;
(4)100Mbps全双工交换技术优于100Mbps常规交换技术;
(5)100Mbps共享技术的性能是10Mbps共享技术的10倍;
(6)100Mbps交换技术性能优于100Mbps共享技术;
(7)10Mbps交换技术和100Mbps共享技术的性能比较取决于各种参量的影响, 包括通信型式,交换器端口数、交换器缓冲器容量以及全双工应用的效率。
2.城域网基本概念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这是80年代末,在LAN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的,在技术上与LAN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与广域网(WAN)区别较大。
MAN的传输媒介主要采用光缆,传输速率在l00兆比特/秒以上。所有联网设备均通过专用连接装置与媒介相联连,只是媒质访问控制在实现方法上与LAN不同。
MAN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作骨干网,通过它将位于同--城市内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以及LAN等互相联接起来,这与WAN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实现方法与性能上有很大差别。MAN不仅用于计算机通信,同时可用于传输话音、图像等信息,成为一种综合利用的通信网,但属于计算机通信网的范畴,不同于综合业务通信网(ISDN)。
3.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广泛地理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WAN,其范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全球,因而对通信的要求及复杂性都比较高。
WAN由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个部分组成:通信子网实际上是一数据网,可以是--个专用网(交换网或非交换网)或一公用网(交换网);资源子系统是联在网上的各种计算机、终端、数据库等。这不仅指硬件,也包括软件和数据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LAN可与WAN互联,或通过WAN与位于其它地点的WAN互联,这时LAN就成为WAN上的一个端系统。
广域网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一般是由公司或电信部门提供的。互连主要采用公用网络和专用网络两种,如果连接的次数有限,要求不固定,通用性好,可选择公用数据网或增值网;如果连接次数很多,且要24小时畅通无阻,刚采用专用网络为好。
WAN的实现都是按照一定的网路体系结构相应的协议进行的。为了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相互协同工作,必须建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及相应的一系列国际标准协议对于WAN的实现、建立和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不属于哪个行业,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6. matic提到钱包用什么链
matic提到钱包用提币链。
matic没有账户的用户需要先进行注在册,注册完成后会直接进行登录。如果已经登录的用户会直接进入App中。设置完成后扫描二维码会自动输入所扫描二维码中所包含的金额;设置完成后如果有汇率的话还会根据当前的汇率进行显示当前所支持的法币的金额。
matic共识机制:
matic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matic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人人平等”的特点,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指节点个数,也可以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的计算机可以比较的特征量。“人人平等”是当节点满足条件时。
7. 怎么把币转到matic链
有以下方法:
1.打开币安官方网站,登陆你的币安账号,没有账号的可以先注册。
2.第2步购买USDT,MATIC币币是无法直接通过法币进行购买,因此需要先用人名币购买USDT,然后是用USDT换成MATIC币。
3.第3步来到交易页面,在币安页面,点击来到交易页面。
4.第4步来到MATIC币币,在交易页面。搜索来到MATIC币页面。
5.第5步买入和卖出MATIC币。设置卖出价格和卖出数量,然后点击卖出,成交后即可将MATIC币换成USTD。反之设置买入和卖出数量,然后点击买入,成交后即可将USTD换成MATIC币。
拓展资料:
1.MATIC属于虚拟货币的一种,英文全称为Polygon,总共发行了一百万的代币。MATIC币的投资渠道很广泛在多家交易所上线,投资者可以很轻易的对其进行投资,除此之外其还运用了改编的框架,能够实现大规模的交易,提高了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的速度,并且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2.MATIC币的发行和运营团队非常专业,许多人员的本职工作就处在互联网和区块链行业,所以MATIC币依靠着强劲的科学技术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其容量和流通量都非常大,用户能够获得很好的投资体验,MATIC币还会实现各侧链之间的相互操纵,搭建一体化的由开发商独立运营的平台,这样既保障了MATIC币投资的安全又能有效的规避了投资风险。但是MATIC币的持币地址比较少,在社交媒体上也没有很多的关注,粉丝量比较少,辨识度比较低,与其余的明星货币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3.MATIC币币是无法直接通过法币进行购买,因此需要先用人名币购买USDT,然后是用USDT换成MATIC币。来到交易页面 在币安页面,点击来到交易页面。来到MATIC币币 在交易页面。搜索来到MATIC币页面。买入和卖出MATIC币 设置卖出价格和卖出数量,然后点击卖出,成交后即可将MATIC币换成USTD。反之设置买入和卖出数量,然后点击买入,成交后即可将USTD换成MATIC币。
4.通过交易所提币到Matic钱包账号,目前知道的支持Matic主网的交易所有抹茶和Acend(原Bitmax交易所,该所新账号需要隔天才能提币),如有其他的请留言 马蹄链转马蹄或者usdc到tp刚创建的钱包,一定注意通过马蹄链。钱包发现里面搜索Quickswap。
操作环境:华为荣耀V202.0.0
8. 请问网桥是属于链路层还是网络层
属于链路层
什么是网桥
网桥这种设备看上去有点像中继器。它具有单个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网桥属于O S 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够进行流控制、纠错处理以及地址分配。网桥能够解析它所接受的帧,并能指导如何把数据传送到目的地。特别是它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M A C ),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其他段转发(重发)数据包,而且,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与源地址位于同一段,就可以把它过滤掉。当节点通过网桥传输数据时,网桥就会根据已知的M A C 地址和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建立过滤数据库(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转发表)。网桥利用过滤数据库来决定是转发数据包还是把它过滤掉.
9. LINK, ChainLink是什么
LINK
LINK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ERC20标准化代币,用于支付Chainlink节点运营商,以便从脱链数据中检索数据,将数据格式化为区块链可读格式,脱链计算以及保证正常运行时间。Chainlink代币作为运行节点的一部分,可防止不良参与者。
首个分散的 Oracle 网络,允许任何人安全地提供智能合同,访问关键的外部数据,脱机支付和任何其他 API 功能。任何拥有数据 feed、脱机服务(如本地付款)或任何其他 API 的用户均可以直接将其提供给智能合同,以换取 LINK 令牌。ChainLink网络是ChainLink节点的分布式网络,它们都直接将特定数据、API和各种离线支付功能的使用输送给智能合约。Chainlink网络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链上链和外链,它们必须交互以提供服务。该网络的构建方式使其可以升级,因此可以在更好的技术和技术出现时替换其不同的组件。网络的链上组件通过服务级别协议(SLA)基于智能合约的一方请求的度量来过滤神谕。使用这些指标,Chainlink收集对SLA查询的响应,使用声誉和聚合模型对它们进行排序,并提供可能实施到智能合约中的Chainlink查询的最终集合结果。网络的链外组件由连接到以太坊网络的Oracle节点组成,这些网络独立收集对离线请求的响应。这些脱链节点可以位于任何行业内,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运营的脱链节点可以为Chainlink网络提供实时准确的交易信息,或者Visa网络脱链节点可以解决交易通过Chainlink网络与消费者和供应商进行交互。Chainlink技术旨在将来自所有这些行业的节点集成到一个通用网络中,该网络本身充当(低成本)中间人,根据需要解释并正确分配数据。Chainlink系统将确保从神谕中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并且允许神谕与他们提供的数据保持独立。任何数据,付款,电子签名或其他API提供商以及个人开发人员都可以通过将他们熟悉的API连接到网络,轻松加入Chainlink网络。一旦API连接到ChainLink,用户就成为ChainLink节点操作员,并负责将该API连接到ChainLink网络。为了激励运营商提供API信息,他们在LINK令牌中得到了补偿,以便成功完成在线链接请求。该项目目前提供了一个完全分布式的与比特币,以太坊和Hyperledger兼容的神谕网络。预计未来将支持其他区块链,这将允许智能合约与任何其他公共或私有连锁之间的跨链连接,允许世界上的任何人使用Chainlink网络,无论其平台如何。所有服务提供商都将能够安全地提供智能合同,以访问关键的外部数据,甚至可能还有非连锁支付。
Chainlink(LINK)是一个分散的网络,可为智能合约提供信息(oracle)。 Chainlink由谢尔盖·纳扎罗夫(Sergey Nazarov)和史蒂夫·埃利斯(Steve Ellis)于2017年成立,旨在通过智能合约为其执行参数解决链下信息采购问题。智能合约被设计为在满足某些参数时自动执行,但是,当这些参数在链下存在时,则依赖于信息源(称为oracle)来提供必要的信息。脱链预言者往往是集中的,并且依赖于第三方以可信赖且时间紧迫的方式提供关键信息。 ChainLink旨在通过分散的预言网络将信息提供给智能合约,从而打破这种依赖性,这些预言在Link区块链上协同工作,以验证并将关键信息转发给这些合约。 ChainLink网络允许拥有数据馈送或信息承载API的用户轻松地向智能合约提供信息,以换取LINK令牌。大事记2017年9月-ChainLink ICO。2018年11月-收购Town Crier(智能合约和数据隐私项目)。2019年6月13日-宣布与Google合作效用链接网络通过Oracle的分散网络(数据源和API)向智能合约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该信息对于有效和准确地执行智能合约至关重要,因为所需信息存在于链下,并且必须有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获取链上信息。 LINK令牌用作使用Link Network提供的数据的智能合约的付款,其中提供准确信息的预言机将按所占LINK的比例进行奖励。重要功能与SWIFT和Google等主要行业参与者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太坊侧链的整合,例如Harmony,Celer和Matic。平均区块时间n / a;总供应量10亿LINK;通过阈值签名将Oracle Consensus写入以太坊区块链。
相关链接:https://chain.link/
https://en.bitcoinwiki.org/wiki/ChainLink
https://everipedia.org/wiki/lang_en/chainlink-cryptocurrency
https://blog.chain.link/threshold-signatures-in-chainlink/
https://blockonomi.com/chainlink-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