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如何看待网络围观现象

如何看待网络围观现象

发布时间:2022-02-08 08:46:58

A. 网络围观有利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求破题。我是正方有利于。请问大家有什么论点吗

网络围观的正方论点包括:丰富舆论监督手段、扩大舆论监督范围、充分反映民意、弘扬正气、让龌龊行为无藏身之地,总之有利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B. 如何使网络围观现象发挥积极效应

C. 网络围观是否有助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网络围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解决一些社会热点,通过这种方式很难解决所有的,覆盖面太小。

D. 网络围观会对当事者造成什么影响

5月27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判长春“盗车杀婴”案,被告人周喜军一审被判死刑。3月4日,仅两个月大的婴儿许皓博随一辆私家车被盗,长春几乎全城出动,警察、的哥、好心的市民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孩子的下落。次日晚,嫌犯周喜军自首,却已将孩子掐死埋于雪地之中。当时,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次媒体、社会力量等总动员参与营救的方式,包括网络围观对作案者形成压力而致使其走极端。在当日庭审中,被告人周喜军的供述证实,网络围观“致死”婴儿的说法不成立。(见5月29日《新民晚报》)
被告人的供词让所有担心网络围观被抹黑的人松了口气:当时的网络围观并未对罪犯造成心理压力,与孩子被杀无关。
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围观其实是一种关注和表达、一种在场与监督。这是网络带来的现象,也是媒介改变生活的一个变化。如果没有网络围观,一些事件可能不会成为公共事件。因此,对网络围观,不少人寄予厚望,“围观改变中国”的理念也广为传播。的确,时下,网络围观本身就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可网络围观的确容易让人们陷入一种矛盾中。一方面,网络围观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大,其改变效应也有一些诗意化、理想化的成分。有时,网络围观只是一种短暂停留,聚焦热点事件后,围观迅速散去;有时,网络围观只是一些情绪化的表达,缺少理性的表述和判断;有时,网络围观甚至会成为一种偏离议题的人肉搜素,将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让隐私裸奔。
新闻案例中网络围观则是又一种情况,它可能造成一种压力,或将导致更坏结果的发生。这一点,让那些本就对网络围观持怀疑态度者找到了论据,也让那些对网络围观乐观赞同者感到心虚。很多时候,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上的文明围观,有助于推动事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可以推动真相尽快浮出水面;而因冲动而生的一窝蜂、凑热闹式的围观,则可能会推波助澜,使事件更加扑朔迷离,甚至发展为聚众起哄式的煽风点火。网络上,每个人在围观某一事件时,都想到围观的后果了吗?是否想到:一次无心的从众围观,可能就让自己成为了一次公共事件的“参与者”?
如今,当事件尘埃落定,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围观依然是一种力量,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必须被正视。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网络围观时,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权利的边界和利害的考量前,让围观止步。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围观源源不断地传递出正能量。

E. 网络围观和网络参与有什么不同跪求 还有社会热点问题 怎么界定

不同:网络围观,可能只是大概在浏览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不参与到里面的话题讨论。而网络参与的话,应该是参与到网络上的话题讨论。比如说,网上有微博评论,或者说给你一张问卷调查,你提交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的时候,这个就算是参与。
社会热点:经常引起大家对问题或事件的关注,很多人都参与到其中,谈他们各自的想法及其各种观点。或者说一个问题常常引发一系列的不同事件,让大家时常关注它的动态。比如说,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给国家带来哪些影响,这时人们就会不断地去探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哈,如果你也有不同的看法,你也可以谈谈。大家互相讨论,共同进步!

F. 网络围观的反省

网上围观时,可能失去了普通的判断力
“杨佳杀警”成为英雄,“邓玉娇事件”邓贵大成为网民公敌,在网上和现实中被骂得狗血喷头,甚至最后影响了司法判决。反省制度、反省公务员群体,同情弱势群体并没有错,但我们并不可以因此而肆意造谣、谩骂,或者盲目冠上英雄、烈女的称号,忽略另一面的问题而不知反省。
围观最年轻市长,从他的家人到日常打伞照
年轻,使周森锋引起“围观”。“周森锋啥背景?”官员选拔制度的漏洞,事前公示和调查工作的不全面虽然是官方的问题,但我们如此执着于“黑幕”,借此人肉搜索,骚扰他人,无疑是过界了……
从“躲猫猫”到“压力差”,网络热词光速出现
网民纷纷以玩世不恭、调侃、嘲讽等形式表达态度。固然有很多类似事件处理不当,政府公信力消退,但每一个急于创造流行词汇的人又岂不是在信任崩塌和社会沉沦中充当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网络围观为何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的网络力量从虚拟走向现实,从“打酱油”走向“围观”,并非首现,护卫奥运火炬、赴灾区当志愿者、调查“躲猫猫”等事件都属于这一类。事件本身没有偏向性,不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时就值得称赞,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就必须批评,但事情的扩大和演化有着共同的原因。
网络平台开放,现实信息封闭
在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各种流言难以避免,网络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流言的传播,而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及时公开真相,其公信力就将大为降低。一些违背常理,有悖常识的信息不断发布,刺激着社会情绪,网民焦虑、无可奈何等情绪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展现…
大家的参与之举非“上网”不能被重视
“邓玉娇案的胜利是网络和民众的胜利!”——网民的欢呼和政府部门的妥协,其实是政府部门行为处事能力的悲哀,是对政府官员现实生活的“真强势”和网络世界的“真弱势”的讽刺。社会很多事件除非闹到“网上”,不然不会受到重视,于是有了“网络围观”…
现实场合限制多,只好上网来发泄
株洲高架桥坍塌、杭州飙车案、副校长抄袭等事件中,我们都可以见到潜藏于不当对待与处理背后的愤怒与不满,当人们在现实中找寻不到解决出路时,现实的境遇与网络事件一拍即合,在咒骂中,在虚拟的行侠中获得快感,同时也对现实的种种不得意也找寻到了发泄的出口…
或“猎奇”或“从众”,围观心态从未消失
一位网民坦言,随着网络力量的越来越大,会有许多人发布不实信息,通过夸张、编造等手段吊足大家的胃口,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石首事件”刚出来时,很多网民连死者的性别都没弄清楚就起哄。认同感、关注度的驱使下,一个人爆料,就会有大批人附和…
网络是社会的缩影,“以德之名”的托词比比皆是
杨佳不该杀人。这是一条起码的道德和法律标准,可惜有很多人只知道赞赏暴力反抗,而忽视人情与法律。网络哄客以道德正义的名义,无情地围剿各类大小人物。从章子怡式的电影明星,到铜须式的“第三者”,以及被推上审判台的农民周正龙,都已成为广大哄客的“公敌”……
“围观”杀伤力巨大,必须遏制蔓延
暴戾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的蔓延、玩世不恭的荒诞人生态度、人们心目中价值观、是非观的扭曲,任何一种情况都会引起严重后果,连严肃的愤怒都不想表达,对真实的追求都不再希望,只剩下无厘头嬉笑的面具,这会是怎样的信任崩塌和社会沉沦。
反对魔鬼,不要把自己异化成另一个魔鬼
每个人都需要自律和自省,任何事件、任何个人的问题和错误,不能成为在网络上寻找替罪羊和宣泄工具的借口。在集体讨伐运动中扭曲了是非观,把平时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愤怒、不满转移到网络上,转移到别人身上…
现实问题不解决,围观就总会发生
网络的净化并不是“实名制”、“跨省追捕”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就能够解决的。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更不可能靠掩盖堵塞解决,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围观者才会自行散去…

G. 辩论赛关于“网络围观是否有助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反方应提问些什么问题

1到底是围观可以解决问题还是行动可以解决问题
2如果围观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我们大家都去围观就好了
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解决事物的最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
4根据毛泽东思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要调查才能发现主要矛盾。
5根绝邓小平在我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行动,不要围观
你这五个问题一问,对方只能认输

H. 网络围观的意义

围观的力量正在此。之所以舆论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不是说舆论本身有什么强制力,而是谁的心中都有关于公平、正义、常识的底线,超出这个底线的事情通过舆论暴露出来,最怕的就是举国皆知。围观所起到的正是这个效果。
掌握庶政的人知道,民意其实是不可违的。面对“民意不可违”的结果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不让民意发声,把将要形成的浪涌消灭于无形;一种是从开始就盖上盖子。所有的控制其实都是信息的控制,但信息的控制在这个网络时代基本是不可能的。围观这种行为所昭示的,也正是这一点。
其实在“行政透明”的要求下,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进行一些透明化的工作。在原来的状态下,围观这种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是很多时候好多机构不是心中还有些傲慢,认为自己即使发布出来也不会有事,就是迟钝到不知道某些东西荒唐到什么程度。透明化与围观者正好也就应运而生。
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基本是不可逆的。只要开始透明,就必须更加透明下去,而围观也是如此,只要开始第一次的围观,就会无数次地围观下去。这种围观的眼睛是无所不在的,任何荒唐事都有可能引发一次大规模的注视行动。围观总会发生的,不仅要习惯之,能敬畏并改正之就更好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邵道生作为一个网络事件,我觉得网友中分,因为周久耕的事件,网友觉得这个事和那个类似,而且好玩就发帖了;如果从官员的角度来说,首先是看出了他们想避嫌,毕竟高价烟在开会时出现影响很不好,其次我觉得是他们通过此举表示对网络监督的不满,因为他们认为抽烟这个事是比较私人的行为,自己抽烟不应该受约束。最后,我总觉得这个事件寿命不会很长,作秀成分大些,成为不了什么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 官员开会把这个裸烟放在桌上是一种掩饰,掩盖例如周久耕开会时高价烟的问题,避免后来出现一系列对其不利的局面。官员们在现实生活中开始考虑是否会受网络监督,这是网络监督的一个成功。我国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像抽高价烟和喝高价酒可能是其中最轻的,还有很多更严重的,这就需要网络监督的力量,在各个方面对官员们都应该监督。同时,网络监督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应该在源头上多下功夫,多部门联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腐败。
凤凰网友“IANA”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专家说是网络监督的一个成功,我看应该说是自我约束与监督的又一次彻底失败。

I. 面对网络围观,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什么

面对网络围观,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保持自己的本性,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定要睁大自己的眼睛,认清事物的真假。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网络围观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60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485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820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446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211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309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200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78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839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1078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81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140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702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519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522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221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448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650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1038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