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诺奖得主指责中国网络安全

诺奖得主指责中国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2022-05-01 01:56:13

① 2020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改为线上举行,为何会有如此创举

一、诺贝尔奖简介

诺贝尔奖是因为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要求设立的,他的遗嘱要求设立五个奖项,其中有: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诺贝尔奖已经被认为是奖项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奖项。而在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为庆祝成立300周年,捐出大量资金给诺贝尔奖基金,增设了“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又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的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评选的标准是成就的大小。诺贝尔奖的提名和评选过程:9月:寄出邀请函。诺贝尔委员会向够资格提名的人发出邀请提名的信件;次年2月提名截止;2月至3月产生小名单;3月至8月顾问审查小名单;10月产生诺贝尔奖得主;12月诺贝尔奖得主得到奖金。

② 为什么诺奖得主丁肇中明确支持中国大型对撞机事业,并驳斥高能物理无用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30多年前得到邓小平支持,当时建设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方案确定之前,李政道、丁肇中与吴健雄等人都支持中国发展高能粒子物理实验,虽然他们心目中的实验方案也许有所不同。据传,杨振宁当年认为应该重点发展花钱少的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实验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当时的中国刚改革开放,很穷。


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被发现后,依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依然不是终极理论,建造大型对撞机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且,建造对撞机能够使中国成为高能物理的一个研究中心,培养、吸引大量的杰出人才到中国。

其实最大的焦点还是钱的问题。反对建造的是因为觉得中国的钱不够,支持建造的是因为觉得中国不差钱。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是紧密相关的,没有国家经济昌盛这个强大的后盾,科学研究难以得到保障。或许是因为中国走到了经济实力的分界线上,才有了今天建还是不建的争论。

③ 2014年诺贝尔奖的诺奖得主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6日17点30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约翰·欧基夫、梅-布里特·莫泽、爱德华·莫索尔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翰·欧基夫(John O'Keefe):美国、英国国籍,英国神经科学家。
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挪威国籍,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
爱德华·莫索尔(Edvard I. Moser):挪威国籍,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
获奖理由: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7日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赤崎勇(あかさき いさむ):日本国籍,日本工程学、物理学家。
天野浩(あまの ひろし):日本国籍,日本工程学家。
中村修二(なかむら しゅうじ):日裔美籍,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
获奖理由: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8日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埃里克·白兹格、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斯特凡·W·赫尔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美国国籍,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研小组负责人。
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美国国籍,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
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德国国籍,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获奖理由: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9日19点00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法国国籍,法国作家。
获奖理由: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0日17点00分: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托尓比约恩·亚格兰宣布凯拉什·萨蒂亚尔希、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凯拉什·萨蒂亚尔希(Kailash Satyarthi):印度国籍,印度儿童权利活动家。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ālah Yūsafzay):巴基斯坦国籍,女性受教育权利而被塔利班组织枪击。
获奖理由:为儿童和年轻人受教育的权利而进行斗争。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3日19点00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让·梯若尔获得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让·梯若尔(Jean Tirole):法国国籍,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法国经济学家。
获奖理由: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

④ 关于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1901年,它是根据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瑞典议会通过了《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遗嘱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出资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该奖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个奖项同时颁发。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全世界为保护环境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这项被称为绿色诺贝尔奖的“联合国——地球是一体”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由“地球是一体”协会在联合国的赞助下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其中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20世纪60年代约为7.5万美元,80年代约为22万美元,90年代达到100万美元左右。2001年每项诺贝尔奖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5万美元)。2005年每项贝尔奖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 诺贝尔遗产到底有多少钱

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晚礼服,仪式中所用的鲜花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以表示对知识的尊重。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诺贝尔奖特别是和平奖在评选过程中有时仍受政治等因素影响。

诺贝尔奖评选的全过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没有复议。在发表最后结果时,也只有获奖人的姓名和简要理由。有关评选的记录和候选人材料等,50年内都不得向外界公开。即使过了这一时限,也仅供研究诺贝尔奖的专业人员查阅。诺贝尔奖各颁奖机构都极为强调其严格的独立性。即便是瑞典和挪威政府,对评选结果也不能施加任何影响。 诺贝尔奖的纰漏

2003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音乐厅内,物理学奖得主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左)接受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颁奖。新华社/法新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奖金由瑞典中央银行提供,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负责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首建于1786年,是以维护和发展瑞典文学和文字为宗旨的国家学院。18名终身院士组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每年10月的一个星期四公开宣布当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根据古老的传统,退出文学院的院士名额将不添加,只有在现任院士去世后才增添新的院士。2005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克努茨·安隆德教授在当日出版的《瑞典日报》上撰文宣布退出瑞典文学院,原因是他对文学奖评委会2004年评选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满。

诺贝尔奖的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这个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和原则为:

——评选过程的第一步是推荐候选人。推荐者必须有一定资格,他们必须是: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某些国际性会议和组织的成员(和平奖)、各国议会议员和内阁成员(和平奖)。任何人都不能推荐自己为获奖者。瑞典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推荐候选人工作在每年2月1日前结束,9月份左右推荐人把推荐报告递交有关评选机构。评选委员会在对候选人的成就进行讨论后,于10月中旬公布评选结果。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的评审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

2004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到9月份时,各领域的获奖人已基本内定,然后由评委会召开大会正式决定。

——10月的第二个星期里,选出本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选举结果揭晓,立即通知获奖者。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和平奖)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在瑞典,由国王为获奖者授奖。
诺贝尔奖”对中国,意义何在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就此也谈了自己的意见。如今,“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声。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忠贤院士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获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

■中国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学研究,设备是非常贵的。中国现在渐渐上来了,可是与先进国家最好的设备相比还差一截。第二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没有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索默菲实验室却有七个学生都拿到该奖,这就是因为索默菲实验室的学术传统影响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积累和传统方面都做到了,不断有年轻人发展起来,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科技就会出现,有人获奖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无疑是严重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

谈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我国着名科学家赵红州教授认为有四点: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甄选机制。

杨振宁认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落后。但他也逐渐乐观起来,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做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工作的条件正在成熟。他说,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这恐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当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却出现落后了,而在70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国科技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吗?

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访问中科院物理所时,曾半开玩笑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讲了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赵忠贤院士说,这些方面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所说的“努力”,不仅指勤奋,还指要选准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他所说的“机遇”,还包含着所选的工作的意义大不大,有的虽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义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奖;他所说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虽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做起来就困难了。今后我们要学会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要有安定、自由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为科学家创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条件。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总书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研究员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国外,几乎所有着名的研究室里都有华人,甚至一些在国内我都看不上的学生,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就成了人才了。

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杨振宁认为,要说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杨振宁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质量最好,可以说中国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杨振宁认为,过去,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是经济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已不是遥遥无期,而仅一步之遥!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不利因素

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来说拿到国际大奖的不利因素是,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太少。过去不先进,人家有成见,还需要了解我们。作为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触、交流,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间交流不够,原因往往是由于经费不足。刘德虎研究员说,一些科学工作者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去前要先写信给人家,看人家愿不愿意给你提供来往机票、食宿等经费。这就像“要饭的”一样,花自己的钱理直气壮,干吗不花自己的钱?因为一年一个项目经费只一二十万元人民币,你去国外开会,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经费还会有多少呢?按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申请必须写得非常完备,但是作为原始创新科技,又有谁能看得那么细、看得那么远、看得那么准呢?如果能先写出结果再进行创新的话,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了吗?

有专家认为,现在有的项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还要避免分散,应该把钱集中在真正献身科学又有科学素养的人身上,鼓励他们的好奇心。现在的评估体系不是把资金投资给科学家身上,甚至出现了该拿钱的人拿不到钱的现象;申请专利的体系跟不上,对已有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科研的连续性不够,不断地申请,科研过程不断地被打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

中国多少年能够拿到这个奖?杨振宁说,假如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而且中国领导人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对研究工作的投资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诺贝尔奖与中国擦肩而过的机会毕竟太少了。赵忠贤院士说,如果对个别事件做估计这很难。但是从整体水平来说,中国要拿诺贝尔奖,需要更多原始性创新科技。

任何一个原始创新科技都不是凭空出来的,不仅需要前人的研究作为基础,也要不断地产生新的观念,不断进行总结,才能挖掘出来。真能在前沿问题上做出比较深入的研究,会有重大原始性创新发现。

刘德虎研究员认为,关键不在于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环境怎么样,只要科研环境改变了,中国科学家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最基本的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别人不了解的会了解,有成见的会改变。

■中国哪些科技领域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问鼎诺奖的水平。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他特别谈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的实验。这一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进展,当然是具有获诺奖水平的。该实验设备已于1998年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飞行,获得了许多数据和成果,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而且参与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专家与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也备受国际瞩目。一旦他们的研究能领先美、日完成,则必获诺奖。据悉,截至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中国是少数建成原子对撞机的国家。在粒子物理学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绍,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课题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国科学家将获得不止一项诺贝尔奖。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国人类基因组工程负责人杨焕明博士不止一次说,基因研究不光拼技术,还拼资源,而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在这片资源的沃土上,随时可能结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实验一直令外国科技同行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验材料。在中国,由于生物资源丰富,中国科学家可以做许多外国科学家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研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中国生物科技的异军突起。杨焕明说,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国已形成了上游基础性研究与下游功能研究兼备的完整科研队伍。中国是世界上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仅有的六国之一,发展速度已位于世界前列,从长远看,中国有追上美、英等国的实力。

⑤ 为什么诺贝尔奖的地位这么高

首先,诺贝尔奖有辉煌的历史。诺贝尔奖正好设立于现代科学革命的开端,陪伴了二十世纪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那些伟大的名字,出现在教科书里的名字,多半也出现在诺贝尔奖得主名单里。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就有幸与他们排列在一起。对于科学家来说,这是无上的光荣。

第二,诺贝尔奖的评奖比较慎重公正,尽量评选出在过去对本门学科做出最重要的贡献的科学家。虽然也有失误,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绝大多数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是实至名归的。

第三,奖金还是可观的,特别在过去相当长一段历史内,奖金数目是巨大的。

第四,诺贝尔奖委员会管理有方。他们能够设法使诺贝尔奖持续下去。事实上,他们也做投资,保证资金充足。

第五,瑞典这个国家一直以来对诺贝尔奖工作的高度重视。诺贝尔奖是瑞典的国家名片,每年都由瑞典国王授奖,颁奖典礼非常隆重。瑞典全国欢度盛大的诺贝尔节和诺贝尔周!。

⑥ 莫言:被称为“中国的马尔克斯”,获得诺奖后,为何会争议四起

诺贝尔奖是世界范围内非常有名的奖项,每年的关注度都是非常高的。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随着而来的却是人们对于他的攻击,那么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出生平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5年,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的一个普通人家中,在童年时期,他经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也为他深刻的影响着他之后的写作道路。

在小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文学水平,在班里,他的作文经常会被当成范文,让同学们学习。

但是因为时代和家庭原因,他从小就饱受饥饿,孤独的痛苦,为了读书,谁家有书他就会到那里做工,他做一天活可以借书看一天,在书中他找到了乐趣。

从1981年开始写作到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1年的时间中,莫言真正写作的时间也不过只有3年,而在这3年间,他写出了900万字。

在《红高粱》中,他将罗汉这个人物真实的描写出来,在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无力的感觉,在《丰乳肥臀》中,他表达了对母亲、生命、历史的多方位的思考,书中的主人公母亲为了能传承后代,找了很多的男人,经历了很多悲催的事情,在看后,内心会有很强的压抑感。

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他是有实力的,虽然有很多的争议,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现实的一面,这些现实的东西会让我们感觉压抑,但这也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的。

⑦ 诺奖得主称比特币是会永不消亡的,你认同他的观点吗

诺奖得主称比特币是会永不消亡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从比特币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抨击它。然而,根据他的新推特,他现在已经放弃了比特币将“立即消亡”的预测。

克鲁格曼认为,这种邪教般的数字货币总能找到新的信徒,而这些信徒会保证它无限期地存在下去。

与所有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不是由特定的货币机构发行的,而是由大量的计算按照特定的算法生成的。比特币经济使用由整个P2P网络中的多个节点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和记录所有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设计来保证货币流通各方面的安全。

2021年2月18日,第一支北美比特币ETF ——目的比特币ETF(股票代码BTCC)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⑧ 诺贝尔奖很重要吗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颁奖了,今年好像格外热闹。并没有具体留意谁得了什么奖项,只晓得网上炒得火热的有几个看点:一是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和平奖受之有愧;二是各界质疑为什么袁隆平没有获奖;三是为华人科学家高锟等三人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兴;四是期盼中国人有朝一日也能分得一瓢羹。诚然,一些人整日唠叨着中国人需要诺贝尔奖,心情可以理解,他们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在各方面在世界之林有地位了,风光起来了,唯独没有得一个“最高荣誉”的奖励,有损大国面子!这是许多人的心结,心有不甘!
诺贝尔奖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其实不然。诺贝尔奖从首次颁奖以来就和中国人无缘,诺贝尔奖的得主也从没对中国有过任何的贡献,就算是华裔得主,也好像没有。不得不承认,在历史上,诺贝尔奖的确曾起过很大作用,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名列其中,诸如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等,他们在获奖之前都对于世界有过重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也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难道我们因此而不认为他们伟大吗?李四光、钱学森、陈景润等许多中国科学家,他们心系祖国,不管祖国多穷,抛弃在国外的舒适生活,毅然回国,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呕心呖血,他们在我们心中岂是一个荣誉可以评价得了的?当代神农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救活了全世界多少人的命,岂是一个诺贝尔可以赞誉得了的?鲁迅先生激励了国人,岂是一个奖项可以铭记得了的?
其实,尽管许多人认为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奖项,但是并不完美。一是不全面。有许多重要领域没有设立奖项,比如就没有数学奖,数学可是科学之母,很多古希腊时代的数学成就是现代不少科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但是很遗憾,却没有数学家的名分。据说诺贝尔先生有个数学家情敌,于是不设此奖了。这只是历史,我们不能怪诺贝尔先生,可是既然其他奖项后来都增补了,为什么就不可以再增设一些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项目呢,比如农业奖,袁隆平的贡献举世瞩目啊!二是不公正。人们对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评审会议记录及细节须到颁奖的50年后才能公布之规定颇有微词,不少人认为此属“半黑箱作业”,50年后各评委多半已归西,谁还负得了责?当1975年,诺贝尔基金会公开那些50年前以上的颁奖文献时,后人发现评委会对如何界定化学与物理等的范畴也意见相左。比如物理奖,爱因斯坦因相对论而震撼全球,却因人为因素延后一年补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促成其美事的却是当时还属假设阶段的光电效应理论。此外,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贡献不可谓不大,却一生与诺贝尔奖无缘。三是不科学。比如评选文学奖,由于评审都是欧洲人,语言文化的不同看不懂或者不解其意,而翻译往往会失去原有的语言美感。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深奥的文字,中国作家要想获奖,看来任重道远。同时,没有合理的评定标准,谁该得这个奖项,理由并不让人信服,比如和平奖的设立,本来应该授予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可是评定出来的最终人选,非常令人失望。今年的和平奖为什么许多人嗤之以鼻,无需说更多了。这样的“大奖”不要也罢。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深度和高度的民族。诺贝尔奖是一个奖励做出卓越贡献者的奖项,当初设立这个奖项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促进科技的进步。发展进步,靠的是什么?难道依靠一部分或者几个尖端的科学家吗?想想建国初的两弹一星,这不是仅仅靠着几位留学归来的科学家搞出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恐怕是做不到的。比荣誉重要的是发展,比奖项更重要的是人才,只有培育一大批各类人才,才会搞出科研成果,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⑨ 明明前几天频繁上热搜,为何如今发现诺奖得主并没有中国热搜降低了

因为中国人人数庞大,关心诺贝尔得奖的人自然也多,发现没有中国自然没有兴趣。

阅读全文

与诺奖得主指责中国网络安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615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491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831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45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216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317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209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84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846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1084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91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146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70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529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528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229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458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660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1045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