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3000字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带来信息资源共享等极大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并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社会需求最大的研究方向,不仅关系到企事业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户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风险,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热门研究和人才需求的新领域。
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案例1】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监测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4年2月10日至16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8965个,比上周增长79.7%;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116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181个。其中,政府网站被篡改418个、植入后门的35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万个,新增信息安全漏洞280个。
另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其中位于美国的2194台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28.7万台主机,无论是按照控制服务器数量还是按照控制中国主机数量排名,美国都名列第一。
国内外网络安全威胁的现状及主要因由,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
(1)法律法规和管理不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外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等在解决信息资源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等方面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显得相对滞后且不够健全与完善。出现了一些企事业机构或个人用户法制观念淡薄,对网络风险和隐患不甚了解,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身管理措施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甚至出现内部监守自盗案件。重技术、轻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不够普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企业和政府的侧重点不一致
政府注重信息及网络安全的可管性和可控性,企业则注重其可用性、效益和可靠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OSI协议及美国政府组织的KRS系统等,由于不受企业欢迎而难以实施和推广。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对网络安全技术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或时常被挤占或挪用。
(3)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不统一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一技术的规范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施。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先进且对网络安全很重视,也同样存在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等问题。西欧国家则实行另一套信息安全标准,在原理和结构上与美国也有异同。
(4)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快速发展,伴随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攻击及计算机病毒变化多端。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相对滞后,更新不及时、不完善。
(5)网络安全风险和隐患增强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和其他各种业务的应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以及网络系统及协议等从设计到实现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缺陷和隐患,致使网络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威胁,详见1.2.3介绍。各种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和广告等也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应用。全球平均不足15秒就发生一次黑客入侵事件,全世界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美元。
注意: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常被称为网络安全技术的三大主流。这些传统的安全“老三样”为网络安全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却具有一定局限性,也存在许多新的问题: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滞后于实际的发生各种新病毒及繁衍变异。用户在系统中安装了防火墙后,却难以避免垃圾邮件、病毒传播和拒绝服务的侵扰。入侵检测技术在提前预警、精确定位、实时交互、整体性、漏报误报率和全局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另外,内网的安全还包含安全策略的执行、外来非法侵入、补丁更新及合规管理等问题。
摘自: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贾铁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㈡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手机存在安全隐患,Pegasus恶意软件可能会入侵用户的iPhone手机,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大数据时代用户或无隐私可言。
实际上,我国对打击大数据泄露安全事件有着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对用户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恶意软件在用户不点击链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入侵用户的手机,窃取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户的摄像头,此消息一出,网友大呼大数据时代无隐私可言,网络安全问题堪忧,实际上,在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有着强大的决心,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综合来看,滴滴事件对国家数据安全层面敲起了警钟,而iPhone此次网络安全漏洞问题针对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铃,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案的不断完善,我国个人网络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㈢ 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才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现在网络安全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破解网络安全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每个人的手机或者电脑中,都储备着非常隐秘的资料,一旦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给泄露出去,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才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想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还需要从源头上出发,只要每个人都有着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那么就不会有人利用网络安全去干一些坏事,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正确的使用网络,而不是利用网络来获取一些利益。
㈣ 网络安全现在前景如何
网络安全态势紧张,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约3200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次数日均达约998万次,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9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峰值超过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事件数量平均每月约4300起,同比增长18%;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录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个。网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监测发现约4.6万个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境内外约1.4万个IP地址对我国境内约2.6万个网站植入后门,同比增长约1.2倍,可见我国网络安全态势紧张。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短期内是通过频繁出现的安全事件驱动,短中期离不开国家政策合规,中长期则是通过信息化、云计算、万物互联等基础架构发展驱动。2020年网络安全领域将进一步迎来网络安全合规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2020年作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将陆续开始编制网络安全十四五规划。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㈤ 网络安全发展现状
过去,网络安全得不到用户的足够重视,行业发展缓慢。近几年,一方面,工信部和发改委对网络安全行业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致使网络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今,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基础设施逐渐成为了创新热点。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新基建”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其将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网络安全行业政策密集出台
2013年11月,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充分展示了我国对网络安全行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以满足对政府、企业等网络信息安全的合规要求。国家层面的政策从两方面推动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一方面,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提高网络安全产品的应用规模;另一方面,从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上杜绝网络安全隐患。
一系列法规政策提高了政府、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合规要求,预计将带动政府、企业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㈥ 网络安全面临哪些问题
新型木马病毒、DDo S、APT 等各类网络攻击带来的计算机系统受病毒感染和被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2010 年,“震网” 病毒的例子表明,网络攻击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互联网本身,而扩大到了重要工业控制系统、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军事国防系统以及电子政务系统等对网络和信息技术高度依赖的关键基础设施,这种恶意攻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成为国家网络安全的致命新威胁。
㈦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如今安全的信息系统已逐步成为企业拓展新业务、新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已从单纯的合规性需求、保障性需求发展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据悉,2018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接近500亿元,维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2019年达到600亿元。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意义
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到越来越重要。“家门就是国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分析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2020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网络信息安全边界不断弱化,安全防护内容不断增加,对数据安全、信息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也为网络信息安全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量空间。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近年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国家与个人的层面的信息安全威胁不断提升,国家网络安全政策也随之密集出台。
尤其是2019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三大标准,标志着我国等保2.0时代的开启。等保2.0将从两方面影响网络安全市场容量:一是增加安全保护范围,更加全面地监管。等保1.0的监管对象只针对信息系统,而等保2.0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领域也纳入等级保护和监管的范围,增加了信息安全的使用场景,扩大了网络安全的市场范围;二是提高了测评及格线,定级管理更加严格。等保2.0在等保1.0自主定级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家和主管部门评审环节,整体定级更加严格。此外,等保2.0还将测评及格分数从60分提高到75分,增加了测评难度。
近年来,我国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围绕网络安全法不断推出法律法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方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一方面规范传统新闻媒体的互联网新闻采编、转载和传播行为;另一方面规范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执法全流程。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出台了多项法律文件,规范微博、公共账号、群组和社区论坛等主体的网络信息内容发布行为。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方面,出台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运营者安全保护、产品和服务安全等方面阐述了相关保护条例。网络产品和服务管理方面,出台了《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对安全审查的试用范围、内容和机构等进行了规定。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方面,《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出境数据评估的条件和内容做了阐述。我国将会继续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系列网络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环境。
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特点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上市企业业绩平稳增长。白皮书显示,我国10家上市网络安全企业2018年平均营收规模为15.69亿元,较2017年的14.18亿元增长了10.69%;10家上市网络安全企业2018年平均净利润为2.6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在研发投入方面,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18年国内10家上市网络安全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2.67亿元,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25.2%。
2020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网络信息安全边界不断弱化,安全防护内容不断增加,对数据安全、信息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也为网络信息安全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量空间。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接近500亿元,维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2019年达到600亿元。
2020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对网络安全的愈加重视及布局,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 2021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 2019 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约为 57 亿元,增长超五成。预计 2020 年我国云安全市场规模将超 80 亿元,到 2021 年有望达到 115 亿元。未来,网络安全技术的划分会更加精细,安全能力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私有云等环境下尤为明显,虚拟化安全新架构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此,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 网络安全行业 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㈧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网络安全态势紧张,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约3200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次数日均达约998万次,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9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峰值超过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事件数量平均每月约4300起,同比增长18%;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录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个。网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监测发现约4.6万个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境内外约1.4万个IP地址对我国境内约2.6万个网站植入后门,同比增长约1.2倍,可见我国网络安全态势紧张。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短期内是通过频繁出现的安全事件驱动,短中期离不开国家政策合规,中长期则是通过信息化、云计算、万物互联等基础架构发展驱动。2020年网络安全领域将进一步迎来网络安全合规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2020年作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将陆续开始编制网络安全十四五规划。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